有人說,能仁裏之于城南,就好比南湖之于城中。熙熙攘攘的能仁裏究竟有多 " 寶藏 "?6 月 19 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南京能仁裏附近看到,沿街各種早餐店、面館、馄饨店、小吃店,店挨着店,每一家都熱氣騰騰。窄窄的街道人流如潮,人們有說有笑,空氣中充滿了鮮活熱烈的煙火氣。
△熱鬧的水果店
餅香不怕巷子深
梅雨天裏,沿着雨花北路行走,五顔六色的傘挨着傘,拎着滿手菜的大爺大媽迎面而來。雨聲、叫賣聲、自行車的鈴聲 …… 每一步都很熱鬧。
△市民購買菜餅
" 來兩個菜餅,一個韭菜餡、一個白菜餡,分開裝。" 在能仁裏,阿财菜煎餅可謂是比較出圈的小店了。從 1992 年開始,老闆陳慶财和愛人胡麗開始在這裏紮根,一張鐵台、一口熱爐,夫妻倆日複一日攤着菜餅。
" 今天我們淩晨三點就起來攤餅了,兩個人配合着攤了 100 多個,是附近一家公司預訂的。" 一邊說着,胡麗手裏的動作忙個不停,鋪皮、放菜、淋蛋液,再像包衣服一樣把餅皮包起來壓實、翻面 …… 光看着就讓人垂涎欲滴。煎好的菜餅外酥裏嫩,即使是雨天也吸引了不少人。" 我幾乎每次路過都要買,孩子最愛吃韭菜餡的。" 市民王先生騎着電動車路過,捎帶買了兩個菜餅。
△胡麗在做菜餅
韭菜粉絲雞蛋餡、白菜餡、土豆絲餡、海帶餡 …… 從幾十年前的一元 4 個,到現在的七元 1 個,這個菜餅成了不少人的專屬記憶。胡麗笑着說,有時候,周邊的小區、公司來團購,在微信上下單,約好時間送貨上門。讓她感到驚訝的是,這幾年來,還有不少年輕人來光顧。尤其是節假日,從各種社交平台聞聲而來的年輕人在門前排隊," 有湖南、湖北的,還有浙江、廣東來的人。雖然我們不太懂社交媒體,但年輕人好像都知道我們家的菜餅。"
從早上五六點到晚上七八點,夫妻倆多的時候一天要賣七八百個菜餅,少的時候一天也能賣三四百個。生意非常好,夫妻倆每天都很忙很累,有時候過年過節老客都會惦記着菜餅。對此,胡麗笑呵呵地說,能被老客惦記着也是一種幸福," 忙不過來的時候,鄰居奶奶也會幫着洗菜。"
" 這些年,能仁裏附近一直熱熱鬧鬧的,我們也慢慢在南京留下來了,周邊都是熟悉的人,日子過得特别踏實。" 如今,胡麗的女兒在南京讀大三,兒子今年也參加了高考,她說,不怕起早貪黑,希望能一直幹下去,多攢點錢,讓孩子們也在此安家。
一碗元宵火了 20 多年
吃完鹹的,再來點兒甜的。不遠處,一陣香甜的味道飄來," 桂花酒釀 " 四個大字映入眼簾,一小碗大元宵 8 元,中碗 11 元,大碗 13 元。
湊近看,咕嘟咕嘟的大鍋中是桂花酒釀。這家小店的主人姓李,來自安徽六安,曾經賣過砂鍋,後來才改賣元宵。" 南方人愛吃甜的,元宵的生意在南京還不錯,就一直做了下來。"
△市民購買元宵
早上五點多,李師傅和工作人員到店後就會準備湯底和元宵。在一口大鐵鍋裏加入熱水、老紅糖、桂花、酒釀、紅棗等食材,開始慢慢熬煮湯底。" 食材要好,做法也有講究。" 他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大元宵有兩種餡,圓形的是芝麻餡,長條的是豆沙餡,另外還有一種小元宵,要煮得不軟不爛,恰到好處。
△大鍋裏的桂花酒釀元宵
從早上五六點到晚上八點半關店鋪,十幾個小時裏,店裏食客不斷。" 來碗小份元宵。" 顧客一進店,工作人員就拿起一個白瓷碗,鐵勺在鍋裏轉上幾圈,舀起六個大元宵,再加上一勺濃稠的甜湯,淡淡的桂花味沁人心脾。
" 二十多年前開店的時候,一碗元宵賣一元,一晃這麽多年都過去了。" 李師傅說,這些年小店的生意一直不錯,夏天一天能賣出三四百碗,到了冬天,一天能賣七八百碗,還有不少老顧客喜歡買生元宵帶回家自己煮。他感慨道:" 店鋪紅火主要還是因爲真材實料,這麽多年味道沒變過,這樣老客來吃也都有熟悉的感覺。"
△市民購買小吃
煙火氣充盈,端午味道濃了
" 粽葉 5 元一捆,艾草 5 元三把 ……" 端午将近,巷子裏用皮筋捆起來的粽葉、擺成小山式的艾草讓人駐足。
△市民購買艾葉
今年 70 多歲的史奶奶買了幾把艾草,準備回去擺在門前。她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自己在能仁裏住了幾十年,是 " 老雨花人 " 了。" 這兒離菜場近,要買啥都有,附近的每家店我都吃過。其中有一家早餐店專門賣烏米飯,還有一家夫子廟面館的小籠包和面條,都很地道。"
△夫子廟面館
史奶奶說的面館,幾年前憑借電影《我不是藥神》一下火出了圈,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食客紛至沓來。" 這家的湯包表皮略微厚重,滿滿的肉餡緊實彈牙。還可以按個買,倒上醋汁和辣油,味道很鮮,家人經常來吃。" 附近的居民李先生說。
走出店外,兩邊的舊房屋、粗壯的梧桐仿佛帶着人穿越時光,街邊白蘭花和栀子花的叫賣聲不經意間響起,附近一家烤鴨店前人頭攢動,從農貿市場裏走出來的人們拎着滿滿當當的菜 …… 街坊鄰裏、賣菜的商販們不少都是熟客,見了面打個招呼、聊聊天,充盈着煙火氣與舒适感。
閑暇時,不妨來逛個菜場,再順手帶上一袋水果、幾份小吃,感受一下老南京人的悠閑生活。
現代快報 + 記者 盧河燕 文 / 攝
(校對 張靜超 編輯 蔣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