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企查查信息發現,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近日新增一則股權凍結信息。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被執行人爲蘇州威馬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凍結股權數額爲 60 億元人民币,凍結期限自 2023 年 9 月 27 日至 2026 年 9 月 26 日,執行法院爲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
累計募資超 410 億元
事實上,近期威馬汽車頻繁出現股權被凍結信息。
9 月 20 日,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新增股權凍結信息顯示,被執行企業爲威馬汽車制造溫州有限公司,凍結股權數額高達 40.4 億元,凍結期限自 2023 年 9 月 20 日至 2026 年 9 月 19 日,執行法院爲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
除浙江溫州生産基地外,湖北黃岡生産基地所屬公司主體——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車有限公司也均面臨多項司法糾紛,僅在今年内就兩度被凍結股權,數額超過 60 億元。此外,8 月 22 日,該公司還被上海一家制造業供應商申請破産重整。
作爲國内最早一批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一度是資本市場的寵兒。根據公開資料,威馬汽車共進行了 A 至 D 輪 12 次融資,累計募資超 410 億元人民币,其中包括百度、騰訊,以及紅衫、SIG(量化交易金融公司)等明星資本和各路國資的投資,而 " 蔚小理 " 在上市之前,融資金額均未超過 200 億元。
盡管投入了數百億資金,但威馬汽車距離上市始終差了臨門一腳,同時在長期投入之中,威馬汽車的資金逐漸耗盡。
根據威馬汽車此前披露的招股書,2019 年 ~2021 年,其歸母淨利潤分别虧損 44.45 億元、50.84 億元,以及 82.05 億元,三年間共計虧損 174 億元。2021 年,威馬汽車實際已資不抵債。
在面臨資金缺口的背景下,威馬汽車一直在尋求 IPO(首次公開發行),并先後三次沖擊 IPO。9 月 10 日,威馬通過官方微博表示,經過深思熟慮,威馬汽車自願終止與 Apollo 出行(港交所上市公司)在港交所的 RTO(借殼上市)進程。這标志着深陷泥沼的威馬汽車第三次沖擊 IPO 失敗。
要 " 借殼 " 美股上市?
但威馬汽車仍未放棄,據開心汽車微信公衆号消息,9 月 11 日,開心汽車宣布已與 WM Motor Holdings Limited(以下簡稱威馬汽車)簽署了非約束性并購意向書,計劃增發一定數量的新股并購其股東持有的 100% 股權。
有觀點認爲,以增發新股的方式并購股東股權,實際上等同于換股的方式,讓威馬汽車 " 借殼 " 開心汽車實現美股上市,這也是不少企業在美國上市的最常用的模式。
據财聯社報道,有知情人士表示,開心汽車正是看中了威馬多年來積累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産資源和銷售渠道。開心汽車在公告中提到,目前威馬擁有溫州和黃岡兩座工業 4.0 标準的智能制造基地,并表示威馬汽車是一家在設計、研發、供應鏈管理、整車和電池包制造、線上數字營銷、線下銷售和服務、汽車金融等全能力的新能源智能整車企業。
" 盡管外界看來這個消息比較突然,但實際上兩家已經談了很久。目前該項并購尚處于審計階段,但美股的流程比較簡單,很快将有進一步消息。雙方權益會在 SPA(股權并購協議)中具體約定。"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此次開心汽車對于威馬的收購是整體收購,包括海外母公司和國内資産的一并打包,對于威馬來說,也是選擇到了更好的買家。因爲相比于在港股的 Apollo 出行,在美股的開心汽車的融資能力更強,而且交易手續流程上也比較簡單。
除此之外,威馬汽車還在嘗試其他方法來解困,比如謀求出海布局。今年 3 月,威馬汽車方面表示,在以色列、迪拜、土耳其、東南亞等地拿下超萬輛的海外訂單,這個數量已經接近威馬汽車在 2022 年全年累計銷量的三分之一。
一位威馬汽車工作人員也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目前,在海外的沈晖也會繼續推進威馬汽車在出海市場的布局。
但是,幾經波折的威馬汽車能通過與開心汽車的合作及出海布局找到新路徑嗎?随着後續威馬汽車公告發布,這一問題的答案将逐漸明晰。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