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則記錄某招工現場的視頻在社交平台流傳後,引發人們對勞務市場的廣泛關注。
這些視頻顯示,在浙江嘉興,一家材料工廠招聘 20 名員工,有 300 多人頂着寒冷天氣冒雨前來面試,工廠門口排起長龍;在四川成都,一家電子廠門口天不亮就排起長隊,300 個工位名額引來上千人哄搶;在河南一地,一位勞務中介隻需要招一名員工,卻被數十名應聘的人團團圍住;在勞工市場;一位廣東深圳的勞務中介則感慨,今年一家電子廠招工的需求和競争崗位的務工者比例是 1:5,職位供不應求 ……
據拍攝這些視頻的務工人員反映,2 月以來,不少招工單位開出工價越來越低,招工的崗位也越來越少,不少制造企業門前都排起了長龍,擁擠着找工作的務工者。
勞務市場是否出現勞力供大于求的現象,工價爲何一降再降?日前,九派财經采訪了多地勞務市場的相關人員,勞務中介和務工人員都向記者反映,進入 2 月以來,工價确實出現較大波動,工作機會也越來越少。有招聘人員告訴記者,由于春節後求職務工人員的集中爆發,同是企業還處于複蘇階段,導緻勞力供過于求。
【1】工價一天一個樣,崗位越來越多人搶
" 工價一天一個樣,一天比一天低。" 在深圳一家電子廠打工的李長義告訴九派财經,目前勞務市場出現工價波動較大現象。
近日,九派财經從深圳、東莞、鄭州、金壇等地勞務市場獲悉,進入 2 月,多地工價連續下降、招工崗位稀缺,不少工廠已經提前關閉招工通道,正在招聘得崗位也相應地提高了招工要求。
工廠前排隊應聘的務工人員。圖 | 網絡
李長義年後從老家貴州來到深圳。一開始,工廠給出的臨時工價是每小時 23 元,到 2 月 22 日,這一價格已經降到每小時 17 元," 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人前來應聘,還沒到正式上班時間,應聘者就在工廠門口大排長龍,工廠 " 根本要不了這麽多人。" 李長義稱。
一份勞務公司的報價表顯示,今年 2 月 1 日,東莞某電子廠工價爲一小時 23 元,月收入在 6900 元左右。一周後,其工價下降至 20 元,月收入降至 6000 元,到 2 月中旬,該工廠隻招收正式工。
一位深圳龍華人才市場的勞務中介告訴九派财經,今年多家工廠很早就關閉了臨時工招聘通道,隻招收正式工。龍華富士康的臨時工招聘在 2 月 24 日就停止了,今年富士康的臨時工崗位減少、招工時間也在縮短。
除此之外,工廠的招工要求也更加嚴格。一位江蘇的勞務中介向九派财經透露,在務工人員 " 過剩 " 之下,工廠正在提高招工的門檻,本來招聘啓事上寫多是男工 18 歲到 45 歲,女工 18 歲到 40 歲,但工廠更願意要年輕人,現在有些工廠的隐形門檻是男工 40 歲,女工 35 歲。
【2】求職需求集中爆發,企業複蘇滿足不了勞務供給
這位勞務中介向九派财經解釋道,去年國家防疫政策改變後,很多之前因爲出行受限,沒有外出打工的人一下子湧進勞工市場。過去三年擠壓的求職需求集中釋放,但工廠的用工需求沒有跟上,今年很多工廠的訂單都流失了。
在訂單流失、産能過剩的壓力下,工廠還會讓正式員工休假。
2 月 20 日,九派财經獲得一份來自上市公司東莞捷榮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放假通知。通知提到,受大環境影響,公司訂單量驟減,因此安排部分人員放假,時間爲 2 月 21 日到 5 月 30 日,長達 88 天,後續如需延長假期再另行通知。
工廠貼出的放假通知。圖 | 網絡
深圳一家電子廠的正式員工林靈告訴九派财經,工廠同樣因爲訂單縮減,發了休假兩個月的通知,自己在外打工多年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林靈的兒子也遇到了類似的狀況," 今年找工作真的很難 "。
一位富士康的前管理人員認爲,用工市場後續的招工環境不容樂觀。今年因爲訂單減少,工廠确實要不了這麽多人,按照往年經驗,8、9 月份訂單會增多,用工需求增加,工價也會漲起來,但今年也不太好說。
李長義坦言,沒想到今年會撞上用工需求下降," 早知道這樣就不出來了,在老家也能找到差不多待遇的工作,在大城市壓力還大些。"
九派财經記者 陳靜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