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8 月 25 日訊(記者 闫軍)證監會部署之下,以養老金、保險資金、銀行理财等中長期資金入市步伐或将加快。
8 月 24 日,中國證監會召開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和部分大型銀行保險機構主要負責人座談會,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金融監管總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叢林出席會議并講話,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李超主持會議。
此次會議圍繞深入學習貫徹 7 月 24 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和國務院全體會議工作部署,分析當前資本市場形勢,就共同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推進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建設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強調中長期資金與資本市場要互相促進,協同發展;強調中長期資金面臨難得機遇;強調要從戰略高度看待和重視權益投資,推動三年以上周期考核;強調專業機構要成爲連接資本市場與居民财富、實業發展的紐帶;強調要逆周期布局,加大權益類資産配置均成爲本次座談會的重要共識。
共識一:強調中長期資金與資本市場要互相促進,協同發展
在 8 月 24 日由證監會召開的機構投資者座談會上,首先着重強調了投資端與融資端的同頻互動,顯然沒有高質量的上市公司,就難吸引中長期資金的進入,良好的中長期回報也無從談起。
對此,本次會上有着相應重點闡述,即一方面,證監會接續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行動,市場生态不斷優化。近年來,證監會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爲龍頭,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确實取得了顯著成效。
另一方面,在于合力推動解決中長期資金入市的體制機制障礙,會同相關部門放寬保險資金、年金基金等股票投資比例限制,積極引導各類機構實施長周期考核,強化投資穩定性。
會上着重強調,投資和融資是資本市場最基礎、最重要的功能,養老金、保險資金、銀行理财等各類中長期資金與資本市場互相促進、協同發展。
總的看,中長期資金參與資本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獲得了良好的中長期回報,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逐步增強,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共識二:強調中長期資金面臨難得機遇
對于爲何要強調中長期資金入市?
"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疫情後穩定恢複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居民财富管理、資産配置和養老投資需求不斷增加,中長期資金參與資本市場改革發展面臨着難得機遇。" 在 8 月 24 日的座談會上監管則再度強調,在國内經濟轉型升級、金融市場改革深入推進、長期利率中樞下移的新形勢下,養老金、保險資金和銀行理财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加快發展權益投資正當其時。
據了解,近年來,社保基金、保險資金、年金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堅持市場化、專業化運營,整體保持淨流入,在保值增值的同時,實現了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但總體上看,中長期資金不足仍是制約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突出問題。目前,中長期資金持股占比不足 6%,遠低于境外成熟市場普遍超過 20% 的水平。
8 月 18 日證監會答記者問上,監管已有表态,即正在研究制定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方案。而圍繞着實際情況,在引入更多中長期資金方面,重點是營造有利于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環境,并提出六條具體舉措:
一是支持全國社保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年金基金擴大資本市場投資範圍;
二是研究完善戰略投資者認定規則,支持全國社保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參與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
三是制定機構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治理行爲規則,發揮專業買方約束作用;
四是優化投資交易監管,研究優化适用大額持股信息披露、短線交易、減持限制等法規要求,便利專業機構投資運作管理;
五是豐富場内外金融衍生投資工具,優化各類機構投資者對衍生品使用限制,提升風險管理效率;
六是豐富個人養老金産品體系,将指數基金等權益類産品納入投資選擇範圍。
值得注意的是,個人養老金正成爲增量資金的新動能。國聯證券研報指出,據保險資管業協會數據,截至今年年 3 月,個人養老金賬戶參與人數達 3038 萬人,其中 900 多萬人完成了資金儲存,賬戶總繳費金額達 182 億元。
在公募個人養老金産品規模上,截至今年 6 月末,個人養老金基金 Y 份額共有 151 隻,合計規模首次突破 50 億元大關,興全安泰積極養老目标五年、華夏養老 2040 三年兩隻基金 Y 份額均超過 5 億元。
共識三:強調要從戰略高度看待和重視權益投資,推動三年以上周期考核
業績考核周期是行業關注焦點,也成爲了資産管理人的一個重要指揮棒,如何用好這個指揮棒?需要監管與行業的共同智慧。
本次會議要求,各類機構要提高對中長期資金屬性和責任的認識,堅持從戰略高度看待和重視權益投資,不斷加強投研能力建設,壯大投資人才隊伍,建立健全投資管理體系,推動建立三年以上的長周期考核機制,着力提高權益投資規模和比重。
參會機構在此次座談會上一緻表示,将更好發揮中長期資金的市場穩定器和經濟發展助推器作用,正确看待市場短期波動,把握長期向好的大勢,強化逆周期布局,加大權益類資産配置,用實際行動引領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努力實現服務高質量發展、客戶資産保值增值、機構自身長期健康發展的更好統一。
事實上,作爲權益投資的主力軍,多家公募基金紛紛拿出大力發展權益基金的舉措。比如,廣發基金表示,将持之以恒推動權益類産品:主動權益方面,積極推動主動管理能力精進,優化投資策略,利用期權、期貨等衍生品積極研發新的策略;被動權益上,加強産品創新,優化産品布局、強化系統運營,開展體系化的投教與服務,與交易所、券商、指數公司等市場各方積極聯動,構建 ETF 生态圈,助力發展中國特色指數體系和指數化投資。
興證全球也表示基金,将發揮機構在研究和定價上的專業性,逆周期進行産品布局,引導基民在有估值保護的情況下買入基金通過持有賺到錢,是行業正循環發展的關鍵。
此外,伴随着資管新規落地的銀行理财子也是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機構之一。在銀行理财客戶求 " 穩 ",也求 " 收益 " 的背景下,平安理财首席配置投資官陳芳向财聯社記者表示,銀行理财要構建具有安全邊際的立體風險管理體系、守正創新的階梯式配置模式、動态資産風險定價的投資框架,通過多資産、多策略創造風險調整後的合意回報,爲客戶提供相對平滑的淨值曲線,持續提高客戶的體驗和獲得感。
另一方面,對于追求長期資本增值的投資者來說,含權投資是其重要投資組合之一。" 公司含權投資以絕對收益爲目标,通過适時的資産再平衡,建立止盈止損機制,同時通過投資穩健型絕對收益目标策略,控制回撤,減小波動。" 平安理财首席權益投資官袁野表示,平安理财看好下半年權益投資機會,将重點關注内需、消費、互聯網闆塊等内循環闆塊,高 ROE、高股息等具有比較優勢的标的,以及在全球具有競争力的制造業等。
共識四:強調專業機構要成爲連接資本市場與居民财富、實業發展的紐帶
本次會議提出,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是聯結資本市場與居民财富管理、實體企業發展的關鍵紐帶,要進一步體現行業發展的政治性人民性,強化宏觀思維、系統思維、辯證思維,深刻認識我國經濟總體向好、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變,切實把握好宏觀經濟與微觀主體、資本市場改革與資管行業發展、機構經營當前利益和長遠發展等各方面關系,在實現自身發展壯大、獲得更多長期投資回報的同時,與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相向而行,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大局。
當前這一紐帶最典型的代表中,ETF 首屈一指,以 ETF 的快速發展正在爲 A 股市場沉澱了優質的長線配置型資金。在國内 ETF 市場發展壯大的過程中,ETF 規模持續擴容,實現對 A 股市場的資金淨流入,截至 8 月 22 日,股票型 ETF 規模已經超過 1.26 萬億元,是 A 股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從國内市場來看,ETF 在促進國内權益基金發展,推動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落實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戰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ETF 市場的快速發展,不僅爲居民提供了豐富多元的資産配置工具,也爲資本市場注入增量資金,切實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
據悉,下一步,證監會将認真研究相關機構提出的意見建議,主動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政策協同,共同爲養老金、保險資金、銀行理财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參與資本市場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保障,促進資本市場與中長期資金良性互動。
共識五:強調要逆周期布局,加大權益類資産配置
當下市場情緒正待重建,信心比黃金重要。參會機構一緻表示,将更好發揮中長期資金的市場穩定器和經濟發展助推器作用,正确看待市場短期波動,把握長期向好的大勢,強化逆周期布局,加大權益類資産配置,用實際行動引領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努力實現服務高質量發展、客戶資産保值增值、機構自身長期健康發展的更好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