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2037 字
閱讀時間:6 分鍾
" 真正的競争不隻是靠價格,而是整個體系能力和效率的競争。" 岚圖汽車 CEO 盧放說。他這句話是針對近幾個月來車企間發生的價格戰。
5 月 1 日,岚圖汽車公布 2023 年 4 月交付數據,4 月岚圖交付新車 3339 輛,同比上漲 210%,環比上漲 10%。回顧其 3 月交付數據,岚圖交付新車 3027 輛,環比上漲 173%,同比上漲 116%。
不難看出,岚圖汽車銷量在一季度實現低開高走,增速明顯高于乘用車新能源市場大盤。面對衆多新品湧入、大打價格戰,岚圖汽車難得地實現了穩步增長。
品牌煥新,爲競争力加碼
當下,汽車行業進入新能源時代,最難受的可能是傳統車企了。它們仍以燃油車爲主要基盤,不得不面臨着大象轉身之痛。有些改變是必須的,但短期内成效或許并不明顯。
作爲東風汽車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圖一直以來都以豪華品牌身份示人,自誕生之日就被寄予厚望。然而,2022 年岚圖銷量隻有 1.94 萬輛,與 3.1 萬輛的年度銷量目标相差較大。" 今年,作爲企業要先活下來。" 盧放在本屆上海車展上表示。
爲此,岚圖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品牌煥新和新品發布。以 " 雅韻東方 向光而行 " 爲主題,開創了獨特的 " 中式優雅 " 格調。以中式優雅的形象與格調、更豐富的産品和服務,讓更多用戶體驗美好的出行生活。
岚圖汽車旗下首款轎車——追光,則是品牌煥新後的良好載體。
将中式美學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兼具運動與優雅,憑借光影美學、超級駕控、越級豪華、安全标杆、趣享智能五大優勢 , 以極緻的産品力打造中式豪華新标杆,爲用戶帶來獨特的高品質電動出行體驗。
至此,也标志着岚圖以最快速度完成了 SUV、MPV、轎車三大品類布局。
岚圖也同時掌握了三大關鍵核心技術,可兼容純電動、混動、氫能源三種動力方案的 ESSA 原生智能電動架構,支持純電和智能多模的 " 岚海動力 ",硬、軟件一體化的中央集中式 SOA 電子電氣架構。
堅持技術全棧自研,我們有理由相信,當技術創新構築起足夠堅實的 " 護城河 " 後,岚圖會迎來質的飛躍。
高管換防,隻爲最優解
早在 2020 年,時任東風汽車集團董事長的竺延風,就對于岚圖寄予厚望——開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沖刺。
數據顯示,岚圖首款車型岚圖 FREE 自 2021 年 6 月 19 日上市後,用了 205 天就完成了 1 萬輛的交付。對比蔚來 ES8 的 225 天,理想 ONE 的 195 天,作爲傳統車企轉型新能源的鼎力之作,岚圖緊緊咬住頭部新勢力。
隻不過,岚圖後面沒有按照預定的軌迹去發展。當越來越多新勢力達成銷量破萬的成績,岚圖的增長曲線卻有所放緩。在外界看來,定位和營銷層面,岚圖還有更大提升空間。于是,2022 年 7 月,岚圖管理團隊進行了第一次調整。
近日,前岚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經理餘飛離職,同時調整的還包括一些營銷等領域的總監級管理崗。從岚圖内部發展看,公司想要實現轉型,本來就是要通過改革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真正建立起與市場接軌的現代企業制度。
不僅僅是東風公司,其他傳統車企如上汽通用、東風日産等,新勢力如小鵬、極氪等,近年來都或多或少進行組織結構優化、業務管理調整。人事換防越來越頻繁背後,是汽車行業行至變革深處的一大反映。
據不完全統計,2022 年發生高層人事變動的車企多達 40 家,共計 130 餘個崗位和人員進行了調整。所以,我們更應該理性看待企業内部改革和人員調整,人才的正常流動,能爲公司帶來新的發展思路和資源配置,提高運營效率。
馬拉松,跑得快不如跑得遠
在岚圖看來,新能源造車是萬米長跑,競争從本質上來說是效率的競争,需要堅持長期主義,做長跑者,而不是拼誰跑得快。
新能源車發展前期,企業或者産品,隻要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标簽或單一優勢,就可以迅速令消費者爲之買單。但越到後期,拼得更多的是企業在産品、技術、供應鏈、服務、管理等方面的綜合體系實力。
盧放對此信心滿滿,岚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東風公司 54 年的造車技術和優勢資源,還有在電動車領域布局了 20 多年的電池和芯片優勢,疊加岚圖始終堅持技術全棧自研,這些爲其構築了堅實發展的 " 護城河 "。
産品層面,岚圖基于行業領先的 ESSA 原生高端智能電動架構,可以實現一年上市一款新産品,一年發布一款新産品。随着追光的上市,也構建了 SUV+MPV+ 轎車的豐富矩陣,成爲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裏産品布局最完整的車企。
" 我們希望今年的銷量在去年基礎之上能夠翻 1-2 倍,這是我們的底線要求。" 盧放表示。隻要解決好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問題,才能夠更好爲用戶提供可持續的服務。按照盧放的要求,岚圖今年的銷量目标在 4 萬 -6 萬輛之間。
鍾述
當前,汽車産業迎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傳統車企并不 " 安穩 ",新勢力也非常 " 動蕩 ",更何況是擁有傳統車企背景的岚圖。相對而言,它要面臨的挑戰更多,需要改革優化的地方更多,所花費的時間也更長。
THE END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