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商務部對進口牛肉啓動了保障措施調查。
商務部發言人對此表示,近期,中國畜牧業協會會同 9 個主産區協會,向調查機關提交保障措施調查申請,認爲近年來中國牛肉進口數量急劇增長,對國内産業産生了重大不利影響。
商務部發言人表示,申請人提交的證據顯示,中國牛肉進口量在 2019 年至 2023 年期間增長了 65%,2024 年上半年進口數量達到了 2019 年上半年的兩倍以上。在進口産品沖擊下,國内産業遭受嚴重損害。
商務部發言人表示,根據中國法律并遵循世貿組織(WTO)規則,在進口産品數量增加,并對生産同類産品或者直接競争産品的國内産業造成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的情形下,調查機關可以應國内産業申請發起保障措施調查,維護國内産業的合法權益。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副教授李思奇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在 WTO 法中,保障措施是 WTO 成員可以采取的貿易救濟措施之一。
他解釋道,WTO 成員可以在進口數量急劇增加,并且對國内相關産業造成嚴重損害或嚴重損害威脅的情況下發起保障措施,目的是保護國内産業免受因進口激增而造成的損害,幫助國内産業在保障措施實施期内進行調整,因此保障措施也被譽爲 " 安全閥 "。

調查程序
商務部信息顯示,根據申請人提供的證據和商務部的初步審查,申請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第三條和第十條有關國内産業提出保障措施調查申請的規定。
申請書主張,申請調查産品進口數量在 2019 年至 2024 年上半年急劇增長。2023 年比 2019 年增長 64.93%,2024 年上半年比 2019 年上半年增長 106.28%。2019 年至 2024 年上半年,申請調查産品進口數量占中國市場份額由 20.55% 上升至 30.90%,相對于中國總産量的比例由 24.87% 上升至 43.87%。
申請人同時主張,申請調查産品進口數量的急劇增長對中國國内産業造成沖擊,中國國内産業受到嚴重損害,且申請調查産品進口數量的增加與中國國内産業受到的嚴重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經審查,商務部認爲申請書中包含了法定的保障措施調查立案所要求的内容及有關證據。
據悉,本次調查确定的調查期爲 2019 年 1 月 1 日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具體而言,被調查産品爲牛肉(Meat of bovine animals),即爲活牛(牛屬)經屠宰加工後的牛肉産品,包括鮮、冷或凍的整頭及半頭牛肉、帶骨牛肉以及去骨牛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第十二條的規定,商務部可以采用問卷、聽證會等方式向利害關系方了解情況,進行調查。
利害關系方可以向商務部申請舉行聽證會,并可在商務部網站貿易救濟調查局子網站查詢聽證會有關信息。
商務部進行調查時,利害關系方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利害關系方所提供的資料應當爲規範中文,非中文資料應提交中文譯文及原文,并以中文譯文爲準。利害關系方不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的,或者沒有在合理時間内提供必要信息的,或者以其他方式嚴重妨礙調查的,商務部可以根據已經獲得的事實和可獲得的最佳信息作出裁定。
本次調查自 2024 年 12 月 27 日起開始,通常 8 個月内結束調查,特殊情況下可适當延長。
不區分産品來源地,調查期間不影響正常貿易
商務部發言人表示,需要強調的是,保障措施調查不針對特定國家和地區,不區分産品來源地,調查期間不影響正常貿易。調查機關将依法開展調查,充分保障各利害關系方權利,并根據調查結果客觀公正作出裁決。中方願就此案與各方保持溝通,進行友好磋商,照顧彼此關切,共同維護好健康穩定的國際經貿環境。
李思奇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我國對進口牛肉啓動保障措施調查是合規合理的。" 在進口牛肉産品沖擊下,我國相關産業遭受嚴重損害。商務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第三條的規定,決定對進口牛肉進行保障措施立案調查,符合我國法律規定和 WTO 規則,也符合我國産業的現實需要。" 李思奇稱。
簡單而言,保障措施是 WTO 所允許的三種貿易救濟措施之一。
貿易救濟措施是指,在一個國家某種産品的進口增加太快,對國内産業造成損害的時候,各個國家可以實施的一種臨時性的貿易限制措施。
保障措施跟反傾銷、反補貼的區别在于,針對的是來自全部國家的進口,而不是來自特定企業或者特定國家的進口;保障措施所針對的進口增加,不是因爲不公平競争導緻的,不是因爲對方國家的企業或政府做了違反 WTO 規則或者違反公平貿易的事情,而是指因爲不可預測的市場情況導緻的進口激增,對國内産業造成了損害或不利影響。此時進口方可以采取臨時性的貿易限制措施來減少進口,爲國内的産業赢得調整的機會,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再取消臨時性貿易限制措施。
李思奇還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國際上發起保障措施調查是常見的。根據 WTO 統計,1995 年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共 55 個 WTO 成員發起了 431 起保障措施調查。這表明保障措施作爲一種貿易救濟手段,在 WTO 框架下被多個成員所采用。
根據記者看到的《牛肉保障措施調查申請書》中的數據,以 2023 年上半年的牛肉進口統計數據爲例,中國進口牛肉總量中,巴西占 43%,阿根廷占 19.25%,烏拉圭占 10.03%,澳大利亞占 8.27%,新西蘭占 7.53% 以及美國占 5.70%,以上六國相加的份額爲 93.78%。

據報道,巴西牛肉出口商協會主席佩羅薩(Roberto Perosa)表示,即使在關稅提高的情況下,巴西生産商也能保持競争力。該協會還将努力爲巴西牛肉打開新的市場,希望長期實現出口多樣化。佩羅薩說,進行的努力包括與日本、越南、韓國和土耳其進行談判。
巴西農業部、貿易部和外交部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巴西将努力證明其牛肉出口不會對中國産業造成任何形式的損害,而隻是對當地生産的一種補充。
美國肉類出口聯合會表示,已經知道了這項調查,并将關注其進展情況。
阿根廷牛肉行業組織 Ciccra 負責人史利提(Miguel Schiariti)表示,阿根廷是一個規模小得多的出口國,因此不太可能成爲中國任何潛在關稅的目标。
( 本文來自第一财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