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跑跑,好久不見。
也許有很多話想問問他,但是我們又該怎麽面對他。
2023 年 10 月 14 日,範跑跑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采訪的契機是記者看到事發 17 年,互聯網上仍有範美忠的争議。
但很奇特的是,在事發後幾年裏,範跑跑是劣迹的代名詞,再後幾年,他成了一代人的電子寵物,大有晉升人生導師的勢頭。
采訪發出之後,有人猛烈發文抨擊,大意說範跑跑的事本身就是過去式,讓他重出江湖,無非是推波助瀾。
17 年前的事确實該争議的都争議了。
在範跑跑之前,應該有過他這樣的人,在範跑跑之後,也沒有人跑得比他快。
但或許這些争論本身,也才是範跑跑重出江湖的意義。
他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到時代下的人心轉變和命運轉折。
範跑跑的本名叫範美忠,現在他住在崇州鄉下的一棟民房裏,大部分時間就坐在房子裏看書。
也會出去講課,一節課 100。
" 我可以過一種物質很簡樸的生活,但不能讓我的小孩感覺窘迫。"
範美忠的女兒在 2007 年出生,2015 年又添了一個兒子。
跟随自己的一貫思想,範美忠的兩個孩子都沒有接受過公立教育。
但據範美忠說,女兒已經學到了高中數學,喜歡畫畫、寫文章、滑雪,有的作品還被藝術館收藏。
他覺得女兒的天性得以保全,還擁有了三個能謀生的技能,已經足矣。
至于小兒子,也很喜歡滑雪,範美忠專門請了教練,一個月花了五六萬。
讓人驚訝的可能不是範美忠還有滋有味的活着,而是時隔 17 年,他竟然沒有老去和脫發。
和過去的樣子一樣,甚至得益于照相技術的進步,鏡頭對焦下他的氣色竟比過去還精神了許多。
最後一張便是他的近照。
很難相信,這是一個已經 50 歲的人。
也很難相信,他又做回了 " 老師 "。
事實上範美忠從沒有離開講台,盡管他從頭至尾都沒有取得教師資格證,也不屑于去考證。
他說嫌申請和準備材料太麻煩。
" 你要是覺得我水平高,還不如直接給我發個特級教師的證書。但你要我去遞交申請材料,對不起,我不要了。"
講課之餘,他還寫書,不過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
" 曆史雖然有曲折,但一定會變好,這些書的價值不會被掩埋,将來情況變了,就一定能出。"
等待的這幾年,範美忠陸續退出了初中、高中、大學的微信群。
" 所有的群幾乎退完了。"
有一段時間外界的解讀是,他試圖證明自己從未依靠人脈趨炎附勢。
對記者的解釋是,範美忠說," 我基本上不需要跟任何人交流思想,我現在不渴望交流思想。"
用他自己的話形容," 人生的三次改變已經讓我走向内心的平靜。"
第一次是結婚,第二次是女兒出生,第三次是兒子出生。
範美忠結婚是在 2006 年,那時候他已經在光亞學校做教師,妻子吳文冰當時在成都華德福學校工作。
談起兩人的相戀,吳文冰說範美忠很 " 真 ",有一種不藏着掖着的安全感。
隻是她大概不會想到,日後十多年這個男人會成爲全中國最沒有安全感的男人。
2008 年 5 月 12 号那一天下午,範美忠照例上語文課。
剛講到秦可卿給鳳姐托夢,課桌晃動了一下,學生們不知所措。
因爲經曆過幾次輕微地震,範美忠安慰學生," 不要慌!地震,沒事!……"
話還沒完,教學樓猛烈地震動起來。
範美忠瞬間反應過來,地震。跑。
這句話後來範美忠說,自己喊給了學生。
但不知是沒人聽到,還是如何,在日後的報道中寫的是,他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多說,拔腿就跑。
在下樓的時候甚至摔了一跤。
最後以連滾帶爬的姿勢沖到了教學樓旁邊的足球場中央。
他是全校第一個到達足球場的人。因爲他所在的教室離足球場最近。
接着是從旁邊的教師樓出來的抱着自己孩子的老師,然後是從男生宿舍樓下來的一個學生。
逐漸地,學生老師都撤到足球場了。
範美忠随着其他老師組織疏散工作維持秩序。
那一天,他是最後一個離開現場的人。
" 他搭乘一個學生家長的車返回的成都市區 "。
而幾乎在範美忠跑到操場的同時,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在地震中因組織學生撤離遇難。
後來他被追認爲革命烈士,又被追授爲抗震救災英雄。
範美忠不僅和譚千秋是同行,還是朋友的朋友。
兩者行爲對比在互聯網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地震 10 天後,範美忠在天涯社區發表了一篇名叫《那一刻地動山搖》的文章,裏面說:
" 我是一個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卻不是先人後己勇于犧牲自我的人。
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隻有爲了我的女兒我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
郭松民駁斥他說:你就是怕學生擋住你的出路!
同行教師充滿鄙視:我的孩子跑出去我再跑,死了也無怨無悔。
鳳凰網發表評論: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時任教育部發言人也說:我們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允許無恥。
大 V 五嶽散人用詞更加直白,他把範美忠稱爲 " 範跑跑 "。
這個外号也由此廣爲流傳。
這裏有必要重新複述一下範美忠寫的那篇文章。
時隔 15 年,在網絡上很多人記住的隻有被反複提及的這段——
" 我是一個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卻不是先人後己勇于犧牲自我的人!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隻有爲了我的女兒我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
但這隻是長文裏的一小句話。
緊跟着這段,範美忠寫的是:
因爲成年人我抱不動,間不容發之際逃出一個是一個,如果過于危險,我跟你們一起死亡沒有意義;如果沒有危險,我不管你們你們也沒有危險,何況你們是十七,十八歲的人了!"
這或許是我的自我開脫,但我沒有絲毫的道德負疚感,我還告訴學生:我決不會是勇鬥持刀歹徒的人!
在這段之前,是一段範美忠和學生的對話。
" 老師,你怎麽不把我們帶出來才走啊?"
" 我從來不是一個勇于獻身的人,隻關心自己的生命,你們不知道嗎?上次半夜火災的時候我也逃得很快!"
不過這段對話是範美忠自我模拟的。
但他說," 這樣的話在回去上課之後我還會跟學生說也會跟其他人說 "。
這一觀點他迄今仍未改變。
再之前,還有一段話——
這樣完整的看,才是完整的範美忠,至少 " 逃跑 " 不再那麽突兀。
而整篇文章的第一句是:
我曾經爲自己沒有出生在美國這樣的自由民主尊重人權的國家而痛不欲生!因爲我大學畢業十幾年的痛苦與此有關,我所受的十七年糟糕教育與此有關。
有些無法理解,或許人與人的經曆真的不同。
範美忠出生在内江市隆昌縣金鵝鎮瓜子岩村的一個農民家庭。
他的父親喜歡賭博,又好吃懶做,5 個孩子的生活都要母親種地養活。
農忙時,母親兩點上床,4 點起床,起床之後父親早已外出賭博。
母親不是不愛我,但她必須去勞動,父親一早就去賭錢,我看不到他。
範美忠的童年記憶裏饑餓才是常态,挨餓之後父親和哥哥會用拳頭填飽他的肚子。
爲了更耐打,範美忠常年在自家的土牆上練拳,硬生生把土牆戳出一個坑。
打拳這件事,塑造了範美忠的性格。
" 青春期那種對父親的徹底反叛,是我特别成功的一點。後來那麽多人罵我,卻完全擊不垮我,爲什麽?因爲這種經曆讓我十幾歲就完成了人格的獨立。"
1992 年範美忠成了縣裏的高考狀元,20 歲的他迫不及待坐着火車離開了這個壓抑暴戾的家庭。
他打算成爲一個學術大師或思想家。
那時候進入大學要先軍訓一年,相當于大學要上五年。
範美忠熾熱的心被澆了一盆冷水,他不理解被子爲什麽一定要疊成方塊,這跟變态的父親有什麽區别。
開始上課之後,這種感覺更加強烈。
出身農村的他沒有讀過書什麽都不懂,和大學格格不入。
爲了不讓自己看上去很 " 瓜 ",他把諸子百家、古代史、《劍橋中國史》全部惡補了一遍。
特别是魯迅的作品範美忠尤其喜歡看。
但是懂得多了,心更亂了。
範美忠覺得北大的教授、同學和書裏的孔乙已别無二緻,沒有任何獨立的思想,對社會毫無貢獻。
再後來他直接不去上課了,每天在宿舍和舍友辯論,成績常年倒數第一。
畢業那年,範美忠寫了一篇文章《點評北大曆史系諸先生》,把系裏老師通通罵了一遍。
罵完範美忠賣掉了自己的一千多本書,回農村當了老師。
北大的師生不理解,一個成績倒數第一的人罵誰呢,一個荒廢學業的人怎麽去教育人呢?
範美忠後來曾專門寫文章解釋《我爲什麽要去中學當老師》。
大意是說,自己這一輩子已經被耽誤了,所以要給下一代人傳播新思想。
他确實做到了,但也被學校開除了。
不按教育大綱的教學無疑于誤人子弟,之後範美忠又投身先鋒雜志,但因爲太先鋒,雜志也被他害倒閉了。
人生最好的 8 年,東進西行南下北上,範美忠卻是走投無路了。
在一台二手電腦上,他寫到:
魯迅自身對社會抱有過于完美的理想主義态度 ... 故反而産生失敗和受挫感。
寫的不是魯迅,是他自己。
2005 年前後,範美忠終于有了穩定工作,一位朋友推薦他去光亞做語文老師。
光亞的那批學生不需要參加國内高考,沒有考核壓力,甚至根本不用學國内的教材。
如此寬松的環境,他應該不會再惹事了。
結果範美忠每天抱怨學生太差勁,直至在互聯網上制造了一起大地震。
" 我和範美忠不是苦海。"
在謾罵中,不少女性對範美忠的妻子感到同情,擔憂下一次他會抛棄妻子獨自逃命。
吳文冰卻出人意料的堅定的站在了丈夫這邊。
甚至在 2015 年範美忠辭職之後,吳文冰也跟随他從學校辭職。
在 2018 年前後,兩人又一塊在成都郊外開辦過一個教育實踐點,也就是私塾。
招收的年齡從 6 歲到 16 歲,10 來個學生,包括一些患有疾病的孩子。
一直到現在,吳文冰負責掙大錢,範美忠在家研究自己的哲學帶孩子。
而地震之後,辭職之前,範美忠一直在光亞正常上課,光亞的校長卿光亞替他周旋。
也就是當年教育部要求吊銷範美忠的教師資格證,都江堰市教育局接到命令才發現,範美忠根本就沒有教師資格證。
卿光亞口頭宣布已經開除範美忠,不過背地裏,範美忠依然留在了學校,還有工資,以補助的名義發放。
爲何這樣做,卿光亞說,自己一不是愛才,二和範美忠沒有親戚,隻是感覺範美忠的所作所爲并沒有違反相關規定。
也因爲學校完好無損,沒有任何學生受傷,罵他首先就沒有條件。
" 我希望大家罵那個修樓修垮了的人。" 卿光亞說。
就這樣,地震後的 7 年裏,範美忠一直潛伏在光亞學校,如果教育局來檢查,卿光亞就給他通風報信。
這 7 年裏,範美忠有給學生們表達過歉意,從沒有爲自己的觀點道過歉。
至于罵他 " 範跑跑 ",他都看到了,還建了一個文檔收集罵人的話,他說并不在意外界的評價。
現在也是。
不過矛盾肯定是有的,否則吳文冰不會介紹範美忠去信基督教。
但是沒能成,他做不到無條件的去愛。
2015 年 1 月 31 日,範美忠辭去了光亞的職務。
他發文說接下來要做三件事:迎接新生命的誕生;準備華德福高中的曆史課;寫《莊子解讀》。
範美忠背叛了魯迅,放棄上帝,轉而研究莊子去了。
如今範美忠 50 歲了。
知天命的年紀,這三件事他都做到了,而且自己感覺做的還不錯。
曾經他說自己是研究魯迅研究的最透徹的人,現在他說,自己是研究老莊最牛的人。
" 不是自以爲的最好的學者,而是今後有人提到莊子研究,第一個就會提到我 "。
不過比起老莊,可能範美忠本身更值得研究。
如果沒有他,或許我們不會如此赤裸裸的直面一種選擇。
向左還是向右?
而如果他今天沒有再出現,我們也不會得知做出選擇的結果。
是對還是錯?
範美忠的存在連同塑造他的過去、這些争議本身,都是答案。
人性存在邊界,人也不是無所不能的超人。
在世俗與理想的框架下,看到生命和職業的價值,在凡人與英雄的辯論裏之間,成全一種更好的追求。
這其實也是範美忠自己一直想研究的哲學:
自保是一種本能,善良是一種選擇。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