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職場,身不由己。連作爲隐私的朋友圈,發微信都不自由,大家都挺不容易的。
從老闆角度來說,發布關于單位的宣傳文章,自然希望得到下屬捧場。不然他發這個幹啥?他心裏是這樣想的,我征服不了别人,至少征服了本單位。現代通訊宣傳講究連鎖型,一人轉十人,十人轉百人,效果也不錯。
然而,現實是骨感又殘酷的,很多時候老闆的宣傳文章壓根沒人轉,大夥就當平時工作忙沒看到一樣(雖然這根本不可能,因爲大夥天天都在玩手機)。這就帶來一個問題——爲什麽?
爲什麽?
從員工角度來看,當然是既不好看,又不酷炫呗。
說不好看,這是肯定的。多數單位的宣傳文章都經過領導反複修訂,四平八穩,嚴肅得要死。進入一看,材料化語言、刻闆化配圖,中規中矩。有時候,領導在發表前還在推敲,恨不得滴水不漏。
試問,員工轉發這種純粹宣傳單位的微信給朋友幹啥?丢不起人!要知道,轉發不僅意味着本人認可,還意味着自己要承擔單位宣傳員的角色。
進入 21 世紀 20 年代,大夥對微信的認識比以前深刻多了。2013 年微信剛出來那會,誰發個微信到朋友圈都是要人人點贊的。不點贊好像就沒有站隊。時至今日,在人人都有好幾百微信好友、微信日益成爲工作平台的情況下,微信沒有以前那樣熱乎了。微信空間不但不再隐私,還宛如公共場所。堅持不懈發微信的,不是微商就是炫娃的父母,一個圖擴大知名度好銷售東西,一個圖博取點贊滿足心理虛榮。
不酷炫就更好理解了。有些人 " 語不驚人死不休 ",發微信必須要有人喝彩,質量必須要高,體現小資品味場所。沒有達到此效果的微信,不能濫竽充數。
生硬刻闆的單位宣傳微信,在标題、内容、語言、結構等方面都不吸引人。别人懷着各種各樣目的點擊進入後心裏在想,這厮大概是活膩歪了,功利性太強,居然想打廣告從老朋友那裏掙錢呢,以後得防着他,再這樣就屏蔽他。
于是乎,一個簡單的微信宣傳文章就可能影響本尊形象。誰還敢輕易轉發呢?
不點贊與不評論,不但與上述心理有莫大關系,還附帶其他原因:
1、怕被其他人看到。拍就拍嘛,天下誰人不拍馬屁?可是你拍馬屁能否隐蔽一些?居然在領導微信群裏發,讓大家都看到了,你以後怎麽混,拍馬屁水平真低!
2、不知道該說什麽。宣傳單位本來是大好事,大河有水小河滿,但是很多人不懂如何宣傳,又怕言多必失,戰戰兢兢,小心翼翼。除了發送豎大拇指點贊的符号,好像不知道該說什麽話。
3、老闆的主觀帶入很尴尬。有些老闆要求很迫切,在發送這類宣傳文章時還附帶了很多條件,比如要求發表正面評論,集滿多少個點贊。有些文章内容曲高和寡,别人跟不上。有的老闆拍的照片和攝制錄像質量很模糊。員工看着就不舒服,當然甭提轉發和評論了。
4、心理上不認同。如果員工心理不認同這個單位,随時可能離開辭職,他怎麽能主動轉發、評論和點贊呢?他甚至可能因爲最近的一些事情引以爲恥。
【職場法則:要有領導意識,敬畏領導;要有掩護意識,爲領導分憂;要有領先意識,先想一步。】
首先,要有領導意識,把握好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領導就是領導,作爲下屬就要尊重領導,這是職場的生存法則。如題中所說的領導發微信群或朋友圈,作爲下屬多去點贊總是沒錯的,這也是拉近與領導的關系的方式之一。
其次,要有掩護意識,積極爲領導分擔憂。當領導工作有錯或得罪人時,要積極爲領導分擔憂愁。俗話說,錯是下屬的,功勞是上司的。這句話是沒錯的。
再次,要有領先意識,什麽事情都要想在前面。要做到,領導沒想到的,自己要先想到,并及時提醒領導。
領導就是領導,我們必須正确處理好關系。要有領導意識、掩護意識、領先意識,才能在尊重領導的同時讓領認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