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張天元)3 月 15 日,央視 315 晚會曝光了 " 香精大米 " 事件。315 晚會提到,安徽壽縣永良米業庫房内堆放着印有 " 泰子王 " 二代泰國香米的大米,但該大米并不是泰國米,而是當地的稻子。" 泰子王 " 隻是注冊的商标," 泰子王 " 二代泰國香米實際和泰國香米沒有任何關系,但光在安徽省内年銷量約一萬噸。
無獨有偶,在安徽香王糧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倉庫裏,堆放着數十噸大米,外包裝寫着泰國茉莉香米,原料産地泰國。但公司負責人沈經理承認,這些大米同樣和泰國香米沒有任何關系。沈經理介紹道,本地産大米原本沒有泰國茉莉香米的香味,但該款大米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是經由一種香精調配而成,此種香精呈淡黃色,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僅僅需幾滴,便能使本地大米散發出淡淡的泰國茉莉香米的香味。李經理表示,在生産時,他們會把香精挂到提升機上,通過注射器加到大米裏,年銷量能達到一千餘噸。
與此同時,在淮南市楚豐工貿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同樣存在香精,工廠負責人仇經理坦承,他們也是在本地産大米中添加香精,冒充香米。而關于香精從何而來,香王公司和楚豐公司兩位負責人都承認,他們的香精是從上海一個名爲郭經理處買來的。
根據晚會曝光内容,合肥香王糧油、淮南楚豐工貿等多家米廠都是從上海朗楓香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朗楓公司 ")郭經理處購買香精,雖然郭經理的兩家公司都沒有食品添加劑生産許可證,但郭經理表示生産大米香精已有多年,都是通過各種方式偷偷賣給老客戶,而且郭經理非常清楚,加工大米不應添加香精。從郭經理提供的兩款大米香精能看出,該産品沒有标明廠名廠址等,隻是寫着泰國香米、香米字樣,郭經理介紹道,兩種産品分别模仿的是不同香米的香味。
而朗楓公司加工的各種食用香精,用的都是什麽原料呢?曝光視頻顯示,在該公司原料庫房,成百上千種原料被随意堆放,大部分外包裝上粘貼着各種代号,看不到具體名稱。郭經理稱,大米的香精原料都是 Z 打頭的,這些有字母編号的都是原料。有些東西是爲了避開環保,好多名稱看到的不是真實的名稱。不僅如此,上述公司所用到的香精添加都是空白包裝,對此,郭經理表示 " 不貼标簽沒有任何問題,一貼标簽,萬一桶賣出去了,大家都不好。" 據了解,早在 2010 年,315 節目就對一些企業違規使用大米香精、加工假香米進行過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