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3 月 20 日訊(編輯 潇湘)盡管市場或許尚未真正對周日瑞銀收購瑞信的行動感到徹底安心,但正如美銀首席投資策略師哈奈特 ( Michael Hartnett ) 所指出的那樣—— " 當中央銀行開始恐慌時,市場就會停止恐慌 " ……
周一亞市盤初,全球避險資産普遍從上周五收盤的高位出現回落,在又一個攸關全球銀行業生死存亡的周末過後,人們似乎暫時獲得了喘息之機。
在經曆了一波三折的多輪談判後,瑞銀于當地時間 3 月 19 日終于宣布以 30 億瑞士法郎 ( 約合 33 億美元 ) 收購深陷困境的瑞信。這項由瑞士政府促成的曆史性交易,旨在遏制已開始在全球金融市場蔓延的信心危機。
這筆交易将以全股票方式進行。瑞銀表示,瑞信股東所持 22.48 股瑞信股票将換得 1 股瑞銀股票,相當于每股 0.76 瑞郎,總對價爲 30 億瑞士法郎。該交易預計将于 2023 年底完成。按照協議,瑞士央行将向瑞銀提供 1000 億瑞郎的流動性援助,同時政府爲瑞銀接管的資産可能造成的潛在損失提供 90 億瑞郎的擔保。
而幾乎在同一時間段,包括美聯儲、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在内的六大央行當地時間周日也發布聯合聲明稱,将通過常設美元流動性互換協議增加流動性供給。
上述央行同意将 7 天期操作頻率從每周變成每天。這些操作将從 3 月 20 日開始,并将至少持續到 4 月底,以幫助安撫因金融業動蕩而驚慌失措的投資者。
AllSpring 全球投資公司高級投資策略師 Brian Jacobsen 表示:" 這似乎是一次規模非常大的果斷幹預。如果市場沒看到其它無法解決的問題,我認爲此舉是相當積極的。各國政府正緻力于在火勢失控之前撲滅危機蔓延的火星。"
避險資産周一開盤普遍回落
從周一開盤後全球金融市場的表現看,避險資産在瑞銀收購瑞信落定、以及美聯儲等六大央行聯手增加美元流動性的消息傳出後,普遍出現了回落。而盡管日澳等亞太股市依然有所低開,但美股期貨則開始從低位出現了反彈。
行情數據顯示,10 年期美債收益率目前已升至了 3.508%,升破 3.50% 大關,日内升逾 10 個基點,脫離了上周五觸及的僅兩個月低位。債券收益率與價格反向。
現貨黃金價格日内也跌逾 0.70%,最新交投于 1974 美元 / 盎司附近。
在美股期貨方面,道指期貨和标普 500 期貨日内亞市盤初的漲幅普遍達到了約 0.6%。
不過,亞太股指依然普遍出現小幅低開:日經 225 指數低開 0.26%,東證指數低開 0.39%。韓國首爾綜指低開 0.2%,但此後迅速翻紅,最新上漲 0.18%。
在外彙市場上,交易平台 EBS 和 Reuterss Dealing 的數據顯示,歐元、英鎊和澳元彙率開盤後均小幅上揚,日元和美元指數則出現回落,這是風險偏好即将反彈的早期迹象。
過去一周,美國兩家區域性銀行的倒閉以及瑞士信貸股價的暴跌,在市場上掀起了一輪猛烈的銀行業沖擊波,喚起了投資者對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的記憶。一些業内人士在周末前曾預計,如果瑞士監管部門周日沒有采取幹預行動,金融市場很可能會在周一進一步承壓。
當然,即使在周日的瑞銀收購瑞信的交易達成和全球央行聯手提供流動性後,許多分析師的樂觀情緒中也夾雜着不少的謹慎和懷疑。
法國興業銀行 ( Societe Generale SA ) 美國利率戰略主管 Subadra Rajappa 表示," 乍一看,這似乎是一種預防性舉措,但很難知道,因爲所有市場尚沒有完全開放。股票期貨的反彈是溫和的,很難對此進行過度解讀。"
Vanda Research 全球宏觀策略師 Viraj Patel 也指出," 當前的風險環境仍然相對脆弱。我懷疑在我們都完全弄清楚前因後果之際,沒有誰會真正大舉冒險入場。"
各國央行接下來的行動将成爲焦點
按照日程安排,美聯儲、英國央行和瑞士央行都計劃在本周舉行貨币政策會議。對央行和政策制定者來說,目前的風險很高。他們都在強調本國銀行業的韌性,但也意識到,有必要遏制可能破壞金融市場穩定的信心危機。
投資者将繼續辯論美聯儲究竟是會在 3 月 21 日至 22 日的議息會議上再次加息 25 個基點,還是會暫停加息。交易員們已幾乎完全否決了美聯儲本周加息 50 個基點的可能性,而這其實是一系列銀行業危機引爆前市場的主流預期。
22V Research 的 Gerard MacDonell 表示," 完全不清楚避免加息是否有助于解決銀行系統的金融問題。美聯儲周三推遲加息可能會發出恐慌信号。這還可能導緻通脹壓力進一步加劇,令債券市場未來出現更多波動。"
根據芝商所的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目前交易員預計美聯儲在本周議息會議上加息 25 個基點的概率爲 73.8%,按兵不動的概率爲 26.2%。
上周,規模高達 22 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市場剛剛遭遇了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動蕩的一段時期,波動甚至超過了 2020 年 3 月的水準,矽谷銀行破産引發投資者蜂擁買入安全的美國國債,日成交量增加逾一倍。
Trace 數據顯示,上周一美國國債的交易量接近 1.5 萬億美元,随後三天每天的交易量都超過 1 萬億美元。這是近期日均交易量的兩倍多。根據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 ( Sifma ) 的數據,今年 1 月和 2 月的日均交易量約爲 6500 億美元。
目前的動蕩突顯出,瘋狂的波動已成爲美國國債市場的新常态,這引發了一些人的擔憂,即發生金融事故的可能性絕不遙遠。道明證券全球利率研究主管 Priya Misra 表示,如果再發生一場危機,美國國債市場流動性就将會完全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