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眼下消費創投退潮,我們依然看好新銳消費品牌嗎?
答案毋需懷疑。
消費是一個長坡厚雪的賽道,品牌養成不是一朝一夕,而一旦立住,就不會輕易死亡。我們看到,經過一輪高速成長的陣痛,一些新品牌公司擁有了忠實用戶,進而獲得了可觀的規模甚至利潤,進入穩定增長的新階段。它們大多誕生于 2014 年之後,乘上 2019 年刮起的投資熱風,在激烈競争中勝出。
基于此,36 氪未來消費決定挑選 36 家新消費品牌公司,以專訪、案例分析等方式,持續跟蹤它們的發展,并彙集在 " 厚雪專訪 36" 這個欄目中。」
文|任彩茹
訪談|任彩茹、楊軒
編輯|喬芊
因 " 考研報名禁用 " 登上熱搜後,海馬體創始人黃逸涵近期開始頻繁露面。
這一個月裏,解決問題、回應媒體之外,他思考的重心更多在于 " 該如何做出改變 "。黃逸涵說,自己不是一個會陷在情緒裏的人," 因爲每一件重要的事情,其實都是外界給你的信号。" 風波之後,它推動團隊看到用戶需求的變化,重新思考化妝、攝影、修圖究竟該做到什麽程度,相應的産品線也已進入調整通道。
過去近十年,海馬體走過的道路是順暢的。黃逸涵大三創業,從給同學拍照到走進購物中心開店,從 1 家店開到 40、100、600 家,他的攝影愛好也和商業夢想完美結合。這家公司一路上沒打過多激烈的仗,甚至唯一一輪融資,都是在疫情爆發的前幾天交割完成,頗爲幸運。
海馬體的規模化,也讓這種服務和體驗兼備、但又 " 輕快簡 " 的模式,被業内人士和投資人們看見并相信。在購物中心持續鋪開新店的時期,不少朋友對黃逸涵說," 攝影竟然可以這樣做。"
隻是,消費環境驟然生變,曾經一路奔跑的大小公司們開始面臨一場大考。海馬體也是曆經新消費從熱到冷的一個典型樣本。
那些在過去常被忽視的 " 坑 ",海馬體也踩到了。黃逸涵回憶起前幾年,在業績的指揮大棒下,多開店、開大店、猛招人,一度是公司的主基調。直到今年将目光投向 " 利潤 ",他才發現租金、人力成本之驚人,意識到 " 光景好的時候,沒有去珍惜每一分錢。"
他開始一步步調整航向,常常與跨行業的朋友見面,聊起那些 "detail" 的經營問題。最近,海馬體在每月的經營分析會後要召開 " 閉店會議 ",理性整改連續虧損的門店,同時也重新思考價格帶、價值點的問題——高性價比的證件照、兒童攝影、旅拍等 " 非剛需中的剛需 " 産品,優先級被極大提升。
" 中國經濟這兩年走在創意加效率的一個交界點。" 這是黃逸涵對當下商業環境的判斷。圍繞在海馬體身上的,恰恰是商業和情感相彙、審美和效率交織的故事線," 過去我修的那一課是創意,效率是現在要解的課題。"
海馬體創始人黃逸涵
以下是 36 氪與海馬體創始人黃逸涵的對話: 01 一個改變的信号
36 氪:" 考研報名禁用海馬體照片 ",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麽?
黃逸涵:其實沒有太多去想怎麽回應的問題。有些用戶拍了海馬體的照片,沒來得及上傳,那可能會因此突然用不了。所以就是趕緊安排門店,如果有人要補拍不化妝、不修圖的,就提供免費補拍,如果有上傳失敗的,也可以退款。大家的信任更重要吧。
36 氪:海馬體被作爲一個代名詞,指代了 " 過度精修 " 風格。你覺得爲什麽會這樣?
黃逸涵:後來我們和官方溝通了,他們也理解爲這是一個風格,并不是針對具體的品牌。其實我們有個考研專區,用戶如果選了這個專區,會拿到兩個版本的照片,一版是修圖非常簡單的原生版,另一版是更精緻的,當時出發點是希望大家能 " 一照多用 "。
36 氪:證件照現在能爲海馬體帶來多少營收?
黃逸涵:包括結婚登記照、形象照這些在内,證件照闆塊的收入占比大概在三分之一。
36 氪:現在這件事影響到生意了嗎?
黃逸涵:會有一小部分。如果這樣的情況多了,對證件照這個主力産品的影響可能會很大。但我覺得每一件重要的事情,其實都是外界的一個信号,也是推着你做出改變的動力。
36 氪:它帶給你的信号是什麽?
黃逸涵:我在考慮把産品做一些調整。比如推出不修圖或輕微修圖的證件照産品,售價可以相對便宜,也符合大家的訴求,甚至可以不提供化妝。
之前我們是化妝、攝影、修圖三個性能都拉到頂格,背後是很多人力和投入,部分用戶還會覺得很貴。包括審美也是,會有用戶覺得太過了、不夠真實。所以化妝、修圖部分可以做簡化,通過攝影、光線依舊拍得非常漂亮,這是我們的技術能做到的,價格可以比以前更便宜。
36 氪:調整已經在進行中了嗎?
黃逸涵:對,我們昨天開會開到很晚,就是在讨論這個問題。一是推出這樣的新産品,另外也想上一些證件照的服務。比如說,在我們的小程序裏提供自檢自測的功能,用一個嚴格的标準,用戶上傳照片後,可以提前看這張照片能不能通過審核。
02 在互動中校準審美
36 氪:你之前說海馬體是服務行業裏一個審美密集型的公司。
黃逸涵:對。今天大家讨論的點其實也是 " 美 "。
36 氪:你現在怎麽定義 " 美 "?
黃逸涵:我最近起了一個新項目,叫做 " 定義海馬體的新一代審美 "。 内部有幾派觀點:一種是認爲 " 美 " 沒有标準,要根據每個用戶的需求做個性化定義,可能實踐起來成本就會非常高;第二派是說我們可以用圖片方式給用戶幾個選項;第三種觀點是,美就有一個絕對的方向,我們今天要找到這個方向,盡可能把它量化、顯性化,在此基礎上根據每個用戶的特質做微調。
36 氪:你是哪一派?
黃逸涵:我認爲美是有指向性的,當然也可能是幾個指向。我還是希望能明确告訴用戶,海馬體對于美的理解是什麽樣的。因爲這個世界的審美很多樣,有些是更前瞻、更藝術的,但可能不是我們能做的。我們想做的一直是 " 輕快簡 ",讓大部分中國人在重要的時刻,和重要的人走進海馬體,記錄下那一刻。
海馬體的文藝照産品 j
36 氪:聽說海馬體有 800 多個修圖師?
黃逸涵:總部大概有 800 位,門店還有 700 位。
36 氪:修圖師培訓的标準是什麽?
黃逸涵:它不是具體的标準,因爲我們沒辦法說 " 這個臉一定要液化一毫米 " 或者 " 皮膚一定要調成這個色 "。我們會給修圖師看大量圖片,一起判斷哪些是修得不夠的、哪些是修過度的、哪些是修得恰到好處的,不斷在互動過程中去校準這個标準。
36 氪:在這個 " 美 " 的标準裏,你的主觀意志占多大比重?
黃逸涵:關鍵的審美可能确實跟少部分人有關,比如研發總監、雲端修圖負責人、烏裏(海馬體聯合創始人)和我,會讨論更多。我們也都很熱愛偏審美、時尚、藝術的東西,再随着年齡的增長,對于什麽是美不斷有新的認識。
但這些讨論也是在一次次的産品上新中完成的。比如聖誕照,我們會做用戶調研,也會看往年的銷售情況和反饋,可能會有四到五個小組去做新品提案,這些過程中其實融入了很多人的審美互動,最後形成共識。
36 氪:你覺得普通還行的攝影師和專業攝影師的區别在哪裏?
黃逸涵:我覺得最底層的還是人文素養。我經常跟朋友說,攝影有幾個階段,第一級隻是随便咔嚓一下的圖片;第二級可能有構圖,是好看的圖片;第三級要表達主題,要有情緒和觀點;第四級是,通過照片去提出一個好問題,讓大家有思考。但還有一個第五級,就是真正無我的狀态,他今天真的感受到這個人,就拍出來了,沒有任何主觀的部分,但能把感受和美表達出來。
36 氪:這個靠天賦嗎?
黃逸涵:我也不确定,可能喬布斯就是這樣的人。
36 氪:你自己處在哪個階段?
黃逸涵:不知道。但我覺得,去拍照的話,至少先做到不要有太多的主觀想法。肯定是不斷的修煉吧,但也不用有那麽多壓力,其實拍照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
36 氪:你希望海馬體能做到這樣更藝術、更個性化的攝影風格嗎?
黃逸涵:如果要拍到這樣的照片,代價至少是上萬塊,因爲全球的攝影大師就那麽幾個。我想做的是讓更多人拍到高品質的照片,如果人人都想要那樣的照片,短時間内可能做不到吧。
03 今年對價格的理解跟以往不同
36 氪:藍标店、大師店、缦圖是海馬體目前的梯隊,它們之間最大的區隔是什麽?
黃逸涵:價格梯度上不一樣,标準門店的寫真起步價可能是 300 左右,大師店的單一寫真可能在 600 左右;缦圖更高一些。空間上,大師店更多選在重奢型商場,面積更大,服務、産品風格也會不太一樣。我們現在大概有 520 家都是标準店。
海馬體大師店的作品
36 氪:對大衆來說,标準店的價格似乎已經不低了。
黃逸涵:我今年對價格的理解跟以前不一樣了。中國每一個價格帶都是巨大的市場機會,向下解鎖一個價格帶,可能是三到五倍的市場,這在奶茶、運動行業已經很清晰了。
之前我的看法是,産品性能是第一維度,價格是 "follow" 的。但現在來看,其實可以先定價,再來看真正難以取舍的、用戶最在意的價值點是什麽。中國有 4 億中産,還有 9 億大衆用戶,怎麽去服務更廣的用戶,是我們在研究的。
36 氪:價值點的取舍,比如呢?
黃逸涵:比如證件照,化妝、攝影、修圖這三個維度可以有更合理的組合。如果再放開了看,我今天到底在寫字樓裏、在街邊,還是一定要在購物中心?購物中心租金很貴,但對一些用戶來說停車、逛街很方便,體驗是很好的。另一些用戶能接受街邊,隻是需要快一點、便宜一點。對于不同的用戶需求,我們接下來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案,也會有更細緻的價格帶的産品。
36 氪:那你們接下來會做 "80 分品質 60 分價格 " 的産品嗎?
黃逸涵:海馬體的話,還是要做 100 分的産品,但價格不一定固守 100 分,通過産品結構的升級、效率的提升讓用戶能夠以 80 分、甚至 60 分的價格體驗到。80 分的産品 60 分的價格,我覺得也是 OK 的,而且市場規模會更大,我可能會用一個新的品牌去做。
36 氪:如果做一個新的品牌,可能相當于新開一局了,你們确定性要做這件事嗎?
黃逸涵:還是會先試驗。比如我們去年收購的小象館,接下來我可能想往這個方向去發展。
04 過去落下了「效率」這個課題
36 氪:從一個小團隊到管一家公司,認知上需要跨越的東西多嗎?
黃逸涵:我大概有三種途徑:一是内部共創,跟城市經理、店長、夥伴聊;第二是理論支撐,有些問題在經典書籍裏能找到答案,比如《定位》、《坪效之王》都給我很大啓發;第三是跨行業的學習,我可能會跟零售、餐飲行業的朋友聊,聽聽他們的門店管理、單店模型。
36 氪:你最近有跟跨行業的誰去交流?
黃逸涵:非常多,我覺得中國經濟這兩年真的是站在創意加效率的交界點。以前我們靠創意、品牌、藝術性就能有很快的增長,現在會發現如果這些點伴随着高價格,用戶依舊不會對你滿意。效率這個課題是我要去解的,所以我會跟百勝、麥當勞以及很多餐飲企業去交流。
36 氪:得到的最大啓發是什麽?
黃逸涵:說起來可能很好笑——要去關注利潤,要去關注單店。
36 氪:以前沒關注嗎?
黃逸涵:之前看得比較多的是增長、用戶滿意度和夥伴體驗,利潤确實會少一些。但利潤其實是一個結構性的指标,關注以後發現,定價、單店模型,包括收入和成本的部分,都得有一個平衡。如果隻看增長,可能會做很多事情,堆很多性能在裏面,帶來了好的收入和規模,但是沒有盈利性和效率。
36 氪:把視角更多放在利潤上,回頭去看之前的業務,有什麽以前沒注意到的事兒嗎?
黃逸涵:一個是人力費率。我們在門店配了非常多的崗位,有些店人力和修圖成本超過收入的 50%。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其實崗位越多,協調難度也越大。用戶不滿意的時候,修圖師認爲是看片環節有問題,看片師覺得修圖不好,崗位之間不閉環。
36 氪:還是會互相踢皮球。
黃逸涵:對,而且它的整體費用其實很高,然後每個人的人效低了、薪資收入也低了。
海馬體門店
36 氪:除此之外還注意到什麽?
黃逸涵:另一個是,如果不看利潤,拿店會傾向于拿大店。以前我們拿的店其實都在 180 平左右,去年新開門店有一半都是 300 平以上。因爲那時候的重點就是 " 體驗 ",我們希望空間要寬敞明亮,影棚要大要多,用戶無等待。但是最後發現這些店的租金可能翻了一倍,收入并不是成倍上升,利潤、效率比之前那些店要低很多。
36 氪:利潤很可能就被租金吃掉了。
黃逸涵:是的。大店還有個問題,比如周末訂單會比較滿,那我們會傾向于按照峰值需要的人數去配,但工作日這些人員又會閑置。小店的話,旺季淡季需要的人員不會差太多。
36 氪:波峰的人員配置,有辦法靠兼職來解決嗎?
黃逸涵:其實是可以的,但之前這對我來說是個盲區,我們 7000 多人都是全職。現在意識到這一點,我慢慢也在調。
36 氪:過去大家會有一些做業務的虛榮心,比如門店數量多、GMV 高,就意味着發展好。現在關注點回到利潤上,以前那種 " 做大做強 " 的 " 妄念 " 是不是也要收一收?
黃逸涵:這個說得很對。其實有一陣子,我們全國 12 個區,大家都在比增長。那時候業績就是指揮棒,可開可不開的門店,就一定開,因爲開出來一個月二三十萬也是業績。門店招人也是按高峰期的需求去配,工作日就會有很多閑置。現在看了利潤,會讓我們更沉下來,回到真正的經營上。
36 氪:這個心态其實是不一樣的。
黃逸涵:我印象很深,那時候我去巡店,有些門店其實都沒達到保本點,我想把它關掉。但區域、門店的夥伴還是想再争取,就繼續開着。最後發現有些店真的應該早關。
光景好的時候,大家是沒有利潤思維的。因爲門店開了,大部分還是能賺,不用做太多激烈競争就有收入,所以不會去珍惜每一分錢。我現在最大的感受是,當所謂 " 消費降級 " 來臨,對企業真的是新的考驗。
36 氪:一次大考。
黃逸涵:如果不能轉變過來,就可能被淘汰。轉變過來的企業其實會練就一個新的本領,就是效率管理、精細化管理,再和我們之前的創意、藝術化疊加,那可能會真正有持久性的未來。
36 氪:這個過程是不是也對心力有很大挑戰?面對 " 收縮 ",很多老闆會狠不下心。
黃逸涵:是的,因爲它是很反人性的事兒。我們現在每個月有閉店會議,一家門店從虧損的第一個月起就進入名單,啓動亮燈機制,進入改進期。如果前後努力了幾個月,依然虧損,不管什麽理由、什麽決心,一律關掉。這部分就交給規則和機制。
05 在可選消費中找到必選點
36 氪:經濟下行期,大宗消費和可選消費受到的影響會更大一些,海馬體其實也是這個部分。
黃逸涵:是的,但我最近還有一個認知。消費理由如果不剛性,人們确實不一定會來消費,所以才要找到那些很重要的場景,去結合它。
例如生日這個場景,我們今年有個産品叫 " 鎏金之夜 ",賣得非常好,大家覺得生日一年一次,要讓它有儀式感。包括婚紗,我們的輕婚紗系列今年增長 100%,以前大家花一萬塊拍婚紗照,現在海馬體三四千塊拍出的效果可能還更好,隻是說沒有外景和一對一的服務了。
這是一種價值的重塑,把性價比以及那些最重要的東西給到消費者,反而是有機會的。比如現在的兒童照、旅拍,我認爲就值得重做一遍。環境好的時候,兒童照動辄三四千,還各種加修。這個需求現在依然在,隻是之前那種供給的性價比不夠了,我們能做得更好。
圍繞生日場景推出的 " 鎏金之夜 " 産品
36 氪:旅拍這個産品跟你們現在的産品很不一樣,它要出外景,時間也不太可控,你覺得好做嗎?
黃逸涵:旅拍是要到外景拍的,所以我們旅拍業務内部的 slogan 叫 " 透過世界的美 看見你的美 "。它肯定得邊做邊看,确實空氣、溫度、光線的變化都會更複雜一些。但定好時間點、把線路設計好,時間方面其實還是可控的。
36 氪:你會怎麽拆解旅拍這個産品?你們能在哪裏做得更好?
黃逸涵:首先風格審美上要保持一個很高的水準,海馬體可以把這麽多年的風格經驗融入進去。第二個,我們其實很擅長服務标準化,所以想把服務做得更優秀、更可靠、更透明。
36 氪:你們會在熱門的旅遊目的地開店嗎?
黃逸涵:目前在杭州三台山路那邊租了一棟樓,正在裝修。當時選址的時候有幾種選擇,這個地方有西湖、有山、有亭子,也有些著名景點,很适合拍照,我們就選了。
36 氪:現在旅遊景點有很多旅拍店和個人攝影師,但用戶痛點确實還很多。
黃逸涵:是的。我們做的話,還是要圍繞 " 輕快簡 " 來的,要讓用戶拍得很輕松,在做決策的時候也很輕松,因爲價格透明、服務标準确定、修圖和交付時間也都是可預期的。
36 氪:其實我有點好奇,按道理說連鎖公司效率更高、性價比更好,但有時候情況好像是相反的。
黃逸涵: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覺得你這個觀察是對的。之前我引以爲豪的是,我們有一個大總部、大中台,覺得這是競争優勢。但到頭來一看,怎麽個體戶做 15 萬業績就能賺錢,我要做 25 萬才能不虧。
這個問題其實是,如果總部很脫離一線,和門店的分工職責不清晰的話,效率就是起不來。我去跟海底撈交流,它是完全授權給一線,總部的定位就是服務中心,那門店才會真正積極地去做有效的事情。
36 氪:總部要适當做輕一點。
黃逸涵:我之前的總部太重了,高峰時期 800 多人。我們是服務行業,一線的能動性很重要,要讓門店的收入和每位夥伴的利益挂鈎。我以前還是蠻有包袱的,學的是很多偏科班的管理學,現在會覺得要充分理解人性,讓大家很清晰地知道,這個店越好,自己的生活也會越好。
總部也不要那麽高大上的東西,什麽數字化、業務驅動、BP 化,還是要回歸到業務。否則,可能會出現總部沒那麽了解業務一線,但卻太集權的問題,很割裂。
36 氪:你怎麽讓門店店長像老闆一樣工作?
黃逸涵:我之前是給店長設一些目标,有一個質量評級,評級裏可能會有十多個指标,這些指标會作用于績效和一部分的獎金。但未來我想做得更具有激勵性,讓店長和夥伴真的跟這家店的業績和利潤挂鈎,同時門店的服務和夥伴的體驗滿意度也要跟質量評級挂鈎,不能犧牲夥伴的工作強度去換取業績。
36 氪:你們有 600 多家店,這個轉變對人才的要求也不低的。
黃逸涵:這是時間問題。我的預期是,這個調整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先做标杆,再複制推廣,到時候組織上就會很不一樣了。
36 氪:有沒有類似轉變做得比較好的公司?
黃逸涵:海底撈就做得很好,餐飲裏面其實蠻多的,米村拌飯、海底撈、小菜園等等,都是把門店作爲經營主體。
06 「情感」是海馬體的第一性
36 氪:妙鴨相機橫空出世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現在回頭去看,你當時對它是什麽反應?
黃逸涵:我們當時專門讨論過 AI 這個部分。它肯定會有一些用戶需求,比如說想要一張好看的照片。但海馬體的定位還是給用戶一種體驗,比如坐在化妝台前看着自己慢慢變美的體驗,包括在攝影過程中更自信表達情緒的體驗。我相信這種體驗是能在一個人的記憶中占據一席之地的。
36 氪:你們的 slogan 是,生活需要儀式感。
黃逸涵:這句話很多年了。我覺得通過人與人的交互,最後給你帶來一個好的狀态、真實的美的自己,這種過程不會消失的。情感部分就是海馬體最底層的 " 一 ",通過我們的審美看見用戶的特質。
36 氪:當時融資的時候,投資人對你們也是類似的評價嗎?
黃逸涵:對,他們覺得這是一個跟美、跟情感相關的事情。當時很搞笑,投資人最後一次盡調,問了我很多問題,當我說出情感這兩個字的時候,他們有一種終于 " 确認了 " 的感覺。
" 輕婚紗 " 産品,今年增長 100%
36 氪:如果 AI 還不算一個危機,你現在最大的危機感會來源于什麽?
黃逸涵:還是審美吧。我在想,一個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人們需要的到底是什麽?應該不是更多物質,而是精神、視覺、情緒、體驗,我還是相信攝影的體驗。所以照片一定是個好産品,是被這個時代所需要的。
隻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的産品競争力、審美能否不斷跟上。前段時間有文章說海馬體老了,我其實不能接受。
36 氪:這很刺痛你。
黃逸涵:很刺痛我,我一直覺得我們是個很年輕的品牌。這就好像我還是個少年,然後很多人說看到我有皺紋、有白發了。
36 氪:其實有年紀或者有曆史不是壞事,但過時是個壞事。
黃逸涵:是的。要符合年輕人的口味,這個我以前都不提的,因爲創業的時候,從來不會覺得這是個問題。現在我會很主動地去思考,到底大家怎麽看我們的風格和審美,尤其是年輕人怎麽看。
36 氪:" 審美更新 " 這個事兒很難嗎?
黃逸涵:首先我不覺得海馬體的審美是過時了的。我們的審美是在一次次的産品研發裏去叠代的,比如說今年聖誕照,我們推出了 " 聖誕日 " 的産品,它是很 CCD 的風格,放量測試的時候賣爆了。包括我們之前出過洛麗塔、膠片記憶、國風、芭比、狐妖小紅娘,各種各樣的風格。其中一些可能并不那麽好賣,但如果這是個很酷的事兒,我們會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