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2 月 1 日訊,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重要講話時都明确就 " 發展新質生産力 " 提出了新的要求,體現出中央對于新質生産力的高度重視和深遠謀劃。地方政府對這項工作要求的部署也在提速,近日密集召開的地方兩會上,多個省市宣布向 " 新質生産力 " 發力。
總書記、總理近期強調,推動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
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 1 月 31 日下午就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進行第十一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重要講話。
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必須牢記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戰略任務落實到位,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考核評價體系,爲推動高質量發展打牢基礎。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
習近平強調,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産力理論來指導,而新質生産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需要我們從理論上進行總結、概括,用以指導新的發展實踐。概括地說,新質生産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産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産力質态。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産要素創新性配置、産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爲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産率大幅提升爲核心标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産力。
值得一提的是,國務院總理李強 1 月 29 日至 30 日在陝西調研。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更好帶動和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新質生産力成今年熱詞,這個新概念究竟是什麽?
去年 9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 " 新質生産力 ",爲新時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近期,在陸續公布的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新質生産力 " 成爲高頻詞。那麽這個新概念究竟是什麽呢?又将帶來哪些影響呢?
人民日報發文表示,新質生産力相對于傳統生産力而言的,是指大量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與高素質勞動者、現代金融、數據信息等要素緊密結合而催生的新産業、新技術、新産品和新業态。新質生産力的形成是人類改造自然手段和方式的明顯進步,是先進生産力替代傳統生産力,質量效率更高、可持續性更強的發展模式加速形成的過程,代表着生産力水平質的躍遷,具有豐富内涵和顯著特征。
形成新質生産力的科技創新不是一般性的科技創新,而是具有巨大潛力的基礎科學、前沿技術和颠覆性技術的創新。這些重大科技創新将深刻地改變人們的生産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進而爲經濟社會帶來深刻而持久的變革。
從經濟層面上看,能夠帶來顯著的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新質生産力所帶來的效率變革不是單個生産要素的效率提高,而是全要素生産率的提高,其所産生的動力變革來自于科技創新這一核心推動力,通過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從而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一國或地區擁有的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的戰略性新興産業的規模和質量,以及未來産業的培育和發展狀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該國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地位。
從社會層面上看,能夠帶來生産生活等多方面的深刻影響。首先,新質生産力極大提高了勞動生産率,在給企業帶來更多利潤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特别是重體力勞動強度,改善了勞動環境,有效縮短了勞動時間。其次,新質生産力所提供的新産品、新服務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改善了生活質量。再次,從長期來看,發展新質生産力帶來的技術進步會使腦力勞動增加,并促使更多的勞動者從事研發、服務等工作。還要看到,新技術的應用在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同時,也可能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比如信息技術的發展能夠給人們帶來極大便捷,但也有洩露個人隐私等風險,客觀上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和規則等。
地方兩會密集召開,多地宣布發力 " 新質生産力 "
近期密集召開的地方兩會上,多個省市宣布向 " 新質生産力 " 發力。多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4 年将錨定培育新興産業、未來産業,聚焦以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發展,促進形成新質生産力,培育強勁新動能。
北京市、天津市、廣東省、江蘇省、四川省、河北省、山西省、遼甯省相繼提出," 加快 " 發展新質生産力。
北京市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實施制造業重點産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天津市提出,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切實增強經濟活力。
廣東省提出,堅持實體經濟爲本、制造業當家,建設更具國際競争力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
江蘇省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持續打造 "51010" 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
四川省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
河北省提出,搶占未來新賽道,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
山西省提出,加快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壯大和未來産業布局發展。
遼甯省提出,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着力推進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機器人等戰略性新興産業融合集群發展。
上海市、重慶市、浙江省、湖南省、甘肅省相繼提出,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
上海市提出,加快建設 "(2+2)+(3+6)+(4+5)" 現代化産業體系," 大力 " 發展新質生産力。
重慶市提出,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大力培育新質生産力。
浙江省提出,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 一鏈一策 " 推動新興産業提質擴量。
湖南省提出,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支持存量企業擴能升級,精準開展招商引資。
甘肅省提出,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塑造現代化産業體系新優勢。
山東省、安徽省、海南省、黑龍江省、吉林省、陝西省、雲南省、廣西、甯夏也相繼對培育 " 新質生産力 "進行了部署。
山東省提出,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更多新質生産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
安徽省提出,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發展壯大新質生産力。
海南省提出,培育新質生産力,充分發揮氣候溫度、海洋深度、地理緯度和綠色生态 " 三度一色 " 優勢。
黑龍江省提出,前瞻布局深空、深海、深地等未來産業,培育形成新質生産力。
吉林省提出,催生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發展新質生産力。
陝西省提出,以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産力,争做西部示範。
雲南省提出,布局發展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未來産業,形成新質生産力。
廣西壯族自治區提到,加強科教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新質生産力。
甯夏回族自治區提出,加力推進科技創新提質增效。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爲培育新質生産力和提升綜合競争力的主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