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向往的生活》等一系列慢綜藝的走紅,農家鄉村樂的生活模式也逐漸受到了年輕人的追捧。
誰不想三五個朋友聚在一起聊天喝茶,在原生态的鄉村裏享受遠離都市喧嚣的惬意時光呢?
于是慢綜藝之後,慢 · 生活劇也悄然開始登陸市場。
前有劉亦菲和李現的《去有風的地方》,受到了不少好評。
而咱們要聊的,則是近期的黑馬劇——
《最食人間煙火色》
這劇屬于 " 三無 " 小成本網劇,沒什麽宣發,沒什麽大咖,也沒什麽噱頭。
但是口碑還不錯,豆瓣上超 2 萬網友給了 7.5 分的評價。
也算是同期裏的高分了。
而且和現在市場上改編小說、改編 IP 的火熱不同,這是一部原創劇本。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的取景地是浙江武義縣,圍繞着職場社畜和傳統手藝匠人之間先婚後愛的故事展開。
女主司清是一家銀行職員,每天忙得暈頭轉向。
爲了拉投資,她去給人家陪酒,爲了要貸款,她去對方家門口守夜。
職場上的那點糟心事,司清全都碰上過。
但她如此拼命努力,就是爲了一個字,錢。
從小經曆了父母離婚再各自組成新家庭的司清,孤獨感深種内心,爲了能在城市裏站穩腳跟,司清唯有工作存錢。
所以還未滿 30,她靠自己買了車,付了房子的首付。
但犧牲也是巨大的,被同事們私下議論是靠美色上位。
熬夜掉發、經常陪酒都讓她的身體發出了預警。
而就在這個時刻,貸款人還提前跑路了。
于是爲了追債,司清隻好連開十幾公裏跑到武義縣的璟園。
結果誤打誤撞和璟園裏的手藝匠人景琛有了交集。
和司清幹什麽都跟打雞血的激進不同,景琛過着非常佛系的人生。
不玩遊戲,不上網,不抽煙,不喝酒,唯一的愛好或者說職業,就是手工。
他的爺爺是璟園裏非常有名的工匠,在爺爺的修繕之下,璟園這個保留了浙皖贛閩風格建築精華的古民居,也順利評上了 4A 景區。
而景琛則繼承了爺爺的手藝,在美院畢業之後,專心在家裏做手工。
當然,收入很低。
景琛的代步工具僅僅是個自行車,和有房有車的司清比起來也是相當寒酸。
但唯一好的,那就是他住在璟園的大宅子裏,而且外人想來還得買門票。
起初兩個人誤會重重,司清嫌棄景琛這種自持清高的态度,景琛則對于司清滿口的金錢觀念充滿了不屑。
但是爲了追債,司清來來回回出入璟園,被工作人員誤認爲是景琛的女友,還特地給免了門票。
結果幾次碰面之後,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峰回路轉,他們跑到了民政局裏領證了。
别驚恐,畢竟劇情是先婚後愛。
而結婚的契機,是司清因爲陪酒被造黃謠,心裏委屈又無處發洩,而渴望有一個家的她,借着醉酒的機會直接向景琛求婚了。
而感同身受的景琛,因爲同情司清,所以也就同意了。
景琛雖然在璟園裏長大,但實際上他是個孤兒,被爺爺收留後才有了現在的名字。
如今爺爺年事已高,他孤單一人,對于家有着同樣的渴望。
你以爲兩個人結婚之後就該甜了嗎?
還真不是。
兩個人在價值觀上産生了巨大的分歧,景琛對于司清愛慕虛榮喜歡攀比很是反感。
所以當衆拆穿了司清的謊言,害她下不來台。
這一下點燃了司清的怒火,結婚本來就有點沖動,現在她後悔了,于是兩個人決定中止這個錯誤。
不過離婚得先過了離婚冷靜期的 30 天。
在此期間,已經退了租的司清隻好暫時住在璟園。
她起初非常不适應這裏的生活節奏,一大早就有雷打不動的雞鳴狗叫,點不到外賣,逛不了商場,除了青苔、石階、木樁、溪流,别的什麽都沒有。
她真的不解爲什麽景琛能對着一跟木棍坐上整整一天?
但漸漸的,田園鄉村的慢生活,終于也讓她的腳步停了下來。
停下來駐足去欣賞美景,去感受生活,去親近大自然,去聆聽清風拂過竹林時的細語。
改變她想法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景琛的自律。
他不熬夜,每天堅持晨跑,家裏的飯菜都是他自己燒的,家裏的桌椅闆凳都是他手工做的,簡直就是男版李子柒。
在這樣的安全感中,司清終于脫下了盔甲,慢慢敞開了自己的内心。
快節奏的生活裏,我們習慣性地用外賣軟件吃飯,去網紅地點排隊打卡發朋友圈,會爲了新款的包包省吃儉用。
卻不想同一時空下,也有人過着依山傍水、與清風楊柳爲鄰,以藍天白雲爲伴的低物質欲望的慢生活。
《最食人間煙火色》的劇情很簡單,談不上跌宕起伏,但兩個人的平淡相處日常又實在是戳人。
現在的偶像劇裏,有幾部能看到男女主角一起洗碗的場景。
更爲難得的是,該劇還對景琛的職業,也就是" 守 " 藝人進行了關注。
作爲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他們大多已經上了年紀,不懂複雜的設計,技藝也趕不上機器,但他們的雙手卻編制了幾代人的回憶。
雖然整部劇充滿了無法推敲的 BUG,但相比于那些問題,該劇的優點明顯更打動人。
男主不再是邪魅一笑的霸道總裁,而是一個靠雙手來養活自己的普通人。
他也會被世俗鉗制,會因有求于人而低頭,會因爲囊中羞澀而退縮,也會爲夢想而戰鬥。
雖然他依舊被編劇塑造成了什麽都會什麽都懂無所不能的六邊形戰士,但故事的結局還是回歸到了現實。
女主因爲晉升,爲了加薪離開了璟園去往了異地工作。
男主也因爲打官司湊錢,被迫将璟園的宅子進行了轉賣。
縱使世外桃源如何讓人向往,但現實的困境總須是要有人去解決。
沒有一味的雞湯,也沒有一味的虛幻。
好在最後男主堅定地說出,無論如何我都不會放手。
是吧,能遇到一個真正懂自己的,願意爲自己做出犧牲和讓步的人,有什麽理由不去抓住呢?
對于觀衆來說,即使你知道這可能是個現實裏不可能出現的故事,但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的生活,又有誰能抗拒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