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之家 3 月 17 日消息,爲加強大氣污染整治,我國在 2019 年出台了重點針對燃油車尾氣治理的驗車制度,2020 年又規定,尾氣排放不合格的車輛必須進入 M 站,也就是汽車排放性能維修站進行專業維修。
然而據央視新聞昨日發布的最新一期每周質量報告,随着國家對汽車尾氣治理要求越來越嚴格,多地對汽車排放性能維修站,也就是 M 站亂收費、弄虛作假等問題的投訴也日益增多。

報道提到,随着尾氣治理相關維修業務量的大幅增長,一些根本沒有維修能力的 M 站魚龍混雜,弄虛作假的現象開始突顯。
中國汽車質量網智庫專家阚有波表示:" 影響尾氣一共有 100 個以上的原因,而現在修理廠經常聽到的就三闆斧:洗三元、加好油、換火花塞,别的招就沒了,隻幹了 3%,邏輯上來講 97% 的活都沒幹,所以這是現在 M 站一個最尴尬的地方。"
報道還提到,不具備維修能力隻是 M 站維修亂象的一種,執法部門發現,還有相當數量的 M 站用造假手段幫助尾氣不合格車輛檢測過關。隻是在汽車過檢前臨時裝了一個尾氣處理裝置,汽車通過檢測後就把這個裝置拆了下來。
此外,有一些 M 站在取得資質後,隻收取所謂 " 解鎖費 ",而不進行任何尾氣維修治理,利用 M 站資質,向檢測場傳送虛假數據,直接爲不合格車輛解鎖。
IT 之家從報道獲悉,截至 2024 年底,生态環境部等六部門聯合開展機動車排放檢驗領域第三方機構專項整治行動,共檢查 M 站和維修機構 8916 家,發現問題機構 2185 家,占比 25%。專家表示,問題不容忽視。目前,相關部門正抓緊對檢測機構和 M 站進行進一步的治理。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