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貴州茅台和瑞幸的合作掀起一陣聯名熱潮,給逐漸陷入沉寂的白酒行業帶來了不少的熱度。
不過,相比于貴州茅台,作爲行業老二的五糧液卻多少顯得有點安靜。其實,在 " 茅台咖啡 " 爆火之後,市場也傳出五糧液将和蜜雪冰城展開合作推出飲料 " 濃香檸檬水 ",但很快蜜雪冰城就作出了否認,而五糧液更是直接選擇了不作回應。
對比兩家酒企在跨界合作、多元化、年輕化上所呈現出來的态度,很顯然作爲行業龍頭的貴州茅台明顯更爲積極。
實際上,除了上面提到的态度之外,對比近兩年的經營狀況,貴州茅台和五糧液兩者之間的差距也是越來越大。僅以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貴州茅台實現營收和淨利潤分别爲 709.9 億和 359.8 億,增速分别爲 19.42% 和 20.76%,而五糧液實現營收和淨利潤分别爲 455.1 億和 170.4 億,增速分别爲 10.39% 和 12.83%,很顯然,五糧液的業績要明顯弱于貴州茅台。
今年以來,白酒行業已經從增量博弈逐步轉變爲存量博弈,酒企之間的競争格外激烈,作爲行業老二的五糧液也受到了沖擊。據媒體報道,今年五糧液旗下的多款産品都出現了價格倒挂的現象,經銷商對五糧液的信心也在減弱;再從存貨數據來看,上半年五糧液的存貨更是超過了 160 億,同比增長高達 12%。從種種數據來看,當下的五糧液正面臨着巨大的壓力。
增速放緩,五糧液也賣不動了?
此前,侃見财經曾分析過白酒行業,認爲當下的白酒市場呈現出了 " 兩超多強 " 的局面。
所謂的 " 兩超 ",指的自然是貴州茅台和五糧液;而 " 多強 ",則是指山西汾酒、泸州老窖、洋河股份等多家一線酒企。
不過,雖然坐穩了行業前二的位置,但跟貴州茅台相比,五糧液的實力确實要弱上不少,這一點從産品端就可以看出來——貴州茅台的 "53 度飛天茅台 " 現在仍是供不應求的狀态,網上動辄都要加價上千元;而五糧液第八代普五目前仍是平價銷售。
實際上,最近兩年來五糧液的處境并不是太好,跟貴州茅台的 " 不愁賣 " 相比,五糧液卻出現了 " 賣不動 " 的迹象。
從營收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五糧液實現營收和淨利潤分别爲 455.1 億和 170.4 億,營收和淨利潤增速分别爲 10.39% 和 12.83%,雖然依舊維持着雙位數的增長,但拉長時間來看,這是自 2015 年以來五糧液交出過最差的一份半年報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二季度五糧液的營收和淨利潤增速僅有 5.07% 和 5.11%,這可是其近十幾個季度以來首次單季度業績增速跌至個位數。
再看一下産品端的數據。今年以來,市場已經多次報道五糧液旗下多款産品價格倒挂的新聞,而據《南方 / 都市報》在 6 月份的報道,建議零售價爲 1499 元 / 瓶的第八代五糧液,普遍的零售均價在 1100 元 / 瓶左右,而在 6.18 大促期間,部分電商平台還出現了低于 1000 元價格的産品,最低售價去到了 859 元 / 瓶,甚至比 889 元 / 瓶的計劃内出廠價還要低。
受到價格倒挂的影響,五糧液的多項銷售數據均有惡化的情況。例如反映經銷商信心的合同負債數據,今年上半年五糧液的合同負債爲 36.49 億,而在去年四季度時五糧液的同期合同負債數據爲 123.8 億,今年以來合同負債減少了近 90 億;而在存貨數據方面,今年上半年五糧液的存貨已經超過了 161 億,而在去年同期,五糧液的存貨還隻有 143.6 億。
從各項數據來看,不可否認的一點是當下五糧液的産品已經越來越難賣,其跟貴州茅台的差距也是越來越大。或許是受到銷售不順的影響,今年以來五糧液股價也回調了 11.76%。截至最近一個交易日收盤,五糧液股價報收 156.1 元 / 股,總市值爲 6059 億,和 2021 年的最高點 347.81 元 / 股相比,如今五糧液的股價已經腰斬,市值則蒸發超過了 7400 億。
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裏?
同爲白酒行業巨頭,爲什麽五糧液會出現賣不動的情況呢?
這背後的原因,其實跟五糧液自身的産品體系以及經銷商體系都有着很大的關系。
衆所周知,在 2000 年之前五糧液可是妥妥的行業一哥,甚至被授予了 " 中國酒業大王 " 的稱号。但是,由于當時選擇了走大衆路線,五糧液開始采取 OEM 生産模式,市面上五糧液的産品開始泛濫,這位曾經的一哥也就此走向下坡路。
在發現錯選經營策略之後,五糧液開始大舉改革。首先 " 動刀 " 的是産品——五糧液選擇大幅精簡産品結構,旗下的産品結構經曆了 "1+9+8" 矩陣、"1+5+N" 矩陣、"1+3+5" 矩陣、主品牌 "1+3" 系列酒 "4+4" 矩陣等多次演變。目前,五糧液主要采用主品牌 "1+3" 系列酒 "4+4" 矩陣,即以五糧液系列四大産品爲主,五糧春、五糧醇、五糧特頭曲、尖莊 4 個全國性大單品爲輔。
對比産品來看,五糧液的主品牌并沒有太大問題,問題主要是出在了系列酒身上。根據财報顯示,上半年五糧液産品實現營業收入 351.79 億元,同比增長 10.03%;其他酒産品的營業收入爲 67.13 億元,同比增長 2.65%,顯然系列酒的增速低于主品牌産品。需要注意的是,白酒企業的産品都是一個體系,雖然核心品牌最爲重要,但低端産品也會對核心産品造成影響。
以貴州茅台爲例,除了核心大單品 "53 度飛天茅台 " 之外,近幾年貴州茅台也在大力推行系列酒 " 茅台 1935"。但是,跟五糧液的系列酒相比,茅台 1935 的情況卻要好不少,零售價格已經來到上千元,這穩住了貴州茅台核心大單品 "53 度飛天茅台 " 的競争力;相比之下,五糧液的系列酒則對其核心單品造成了拖累,之所以會價格倒挂也是受到了系列酒的影響。
除了産品之外,五糧液的經銷商模式同樣面臨着一定的問題。此前,五糧液主要采用大經銷商模式,即五糧液以區域爲單位,指定實力強大的經銷商全權負責該地區五糧液的銷售活動,下設二級、三級經銷商,由此形成多層級的經銷模式。在此模式下,大經銷商擁有定價權、主導權,積極性較高,此前五糧液之所以能快速發展,離不開這一模式的幫助。
不過,大經銷商模式下經銷商權力過大的缺點在後面慢慢體現,于是五糧液開始建立大經銷商體系下的直銷模式,即 " 廠家對接大商、大商對接小商 " 的銷售模式,篩選出 500 多家大商由廠家直接管理,其他經銷商則通過大經銷商進貨。但是,這一種模式無非也隻是對大經銷商模式的優化,五糧液對經銷商的掌控力依舊不夠,依然難以避免價格倒挂和竄貨現象的發生。
從目前來看,五糧液之所以會慢慢出現賣不動的情況,其實跟産品以及經銷商有很大的關聯,想要改變并不容易。當然,跟其他的一線酒企相比,五糧液仍有巨大的領先優勢,但無論是看着跟貴州茅台越來越大的差距,還是面對競争越來越激烈的環境,作爲行業老二的五糧液或許難以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