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大概是個愛面子的人。
25 年前,爲慶祝自己的第一輛汽車吉利豪情正式下線,他專門挑了個黃道吉日,并向全國的官員和經銷商發出請柬,打算擺上整整一百桌酒席。
結果等了很長時間,名單上的人沒有一個人應邀。
原因很簡單,産業政策的藩籬下,彼時的吉利還沒有拿到國家規定的生産目錄,在那個民營造車尚如女兒紅般的心事欲說還羞的年代裏,萬一這個浙江商人涉嫌違法牽連到自己可就不好了……
然而,25 年彈指一揮間,變了天地。
2 月 16 日,吉利正式宣布自己的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問世——吉利銀河。
随後的事,人們都知道了," 銀河,每個人仰望的星空 " 的海報标語,似疾風之驟起,将整個國産汽車江湖的一池春水徹底攪動。
雖然春水的湧動來源于吉利對比亞迪的有意 " 喊話 ",雖然浩瀚繁星下每一個應和者也都盤算着自己的傳播收益,但這種自發的、熱烈的蜂擁而和;浩蕩的、磅礴的華系同舟,在國産汽車營銷史上尚屬第一次。
" 仰望 "" 銀河 ",一抹 " 深藍 ";" 星途 " 夢旅," 瑤光 " 绮燦;少年 " 追光 "," 蔚來 " 新境……這一屆國産車的起名,哪一個不是高雅有深意,哪一個不是懷揣着九天摘星、五洋遨泳般的星辰大海夢。
什麽,你說土味美人豹,怪誕 " 手風琴 "?
兄弟,格局小了。
造車人的事,能叫土嗎,那是爲大夥趟河探路攢經驗,可不能總是翻老黃曆。
雖然總是不乏有人探讨 " 彎道超車 " 是否是個僞命題,但時至今日至少有兩個觀念已深入人心:
" 當下不投新能源,就像 20 年前沒買房。" ——經濟學家任澤平博士。
" 如今買電動車看國産就夠了 " ——大夥。
所以你看,從投資理财到切身消費,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人盡皆知電動之潮興、國産之雄起。
" 哪吒 " 鬧海," 好貓 " 争寵;海闊 " 豚 " 魚躍,天高任 " 鵬 " 飛;" 岚圖 " 霸業," 王朝 "" 理想 ";自主電動潮,大道滿 " 宏光 " ……
幾句順口溜,當然遠不足以概括出電潮争霸的全部諸雄,但你卻能夠從這種蔚然蓬勃之勢中,感受到它們無所不至的存在感,似乎每一個級别區間都不願放過,每一個價格裂縫都想塞滿。
塞不下了怎麽辦?那便繼續向上!
于是,我們便看到了 " 仰望 " 橫空出世,看到 " 銀河 " 落下九天,看到 Hyper SSR 超跑驚四座!
雖然 " 銀河 " 到底定位幾何仍待明晚揭曉,但 " 仰望 "80 萬 +、Hyper SSR 賣到 120 萬卻是不争的事實!
" 厲害了,國産車!" ——衆網友。
咦?很多年前,人們可不是這麽說的。
在國産車被根深蒂固地釘上 " 低端 "、" 廉價 " 标簽的那些年裏,似乎隻有貓着苟着、潛身縮首;躲于陰角、猥瑣發育才是正确的做法。
可你李書福居然要造什麽跑車,還起了個 " 美人豹 " 這個雷人的名字,真是讓人笑掉大牙!
果然。
2003 年,美人豹上市,不出意外地遭到了群諷—— " 這哪裏像個跑車,反倒像個跑鞋。"
所以你看,人性是虛僞與複雜的:我們一邊頌揚着寒門翻身、出人頭地的勵志故事,一邊又對那些不甘平庸的向上渴望施以不屑與鄙夷……
這還要什麽捷達富康桑塔納?
就這樣,美人豹上市第一年就賣出去了 5000 多輛,一下占到了當時國内跑車市場的四成,并一度掀起了國産土味跑車的制造潮。
可見,雖然都不是什麽好名詞兒,但相對于 " 鍵盤 "," 老六 " 們總是還能幹些實事的。
甚至,蔚小理從當年人人喊打的 PPT 到如今電動風起弄潮兒的命運轉變,也少不了 " 老六 " 們的默默貢獻。
隻是,後來的美人豹,并沒能改變昙花一現的命運。
畢竟,彼時如枯枝、似弱柳的民族汽車工業,沒有任何談高端、攀豪華的想象可能。即使," 美人豹 " 們要顔值有顔值,要性價比有性價比,要 " 老六 " 有 " 老六 " ……
事實證明,自主騰飛的真正希望,技術,技術,還是技術。
同時,這種技術的勃興,還不能隻是某一家一企的孤傲獨秀,而是整個華系陣營的百花齊放,亦兼整個産業供應鏈的協同進化。
尤其是對那些圖謀高端的野望者更是如此。
所以你看,動力電池上領域," 刀片 " 安天下," 彈匣 " 正出鞘," 麒麟 " 破虎煞,蔚來的 1000 公裏續航的半固态電池也問世在即,不管是材料創新還是結構創新,中國動力電池産業都屬世界第一梯隊;
在底盤領域,以往隻能夠在百萬豪車上看到的空氣懸挂也正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蔚來、理想、極氪、小鵬、智己、岚圖等品牌均提供配備空氣懸架的車型,甚至電磁 + 空懸的這樣的頂級組合也屢見不鮮;
而進入車内,智能座艙領域就更不必說了,高清大屏蔚然成風,8155 幾成标配,玩大彩電,玩元宇宙,幾乎沒有人比得上自主玩家……
當然,技術是個複雜的話題,你很難講得清楚如今我們的電動車是否真正掌握了核心技術:一方面,我們動力電池 43.2% 的市場份額在全球一騎絕塵,我們的電動技術專利占據了全球相關專利總量的 70%,我們的混動技術一個接一個地突破日系的多年封鎖;但另一方面,在某些具體而微的關鍵領域我們依然望洋興歎,比如說,決定電動物種能耗、性能、續航上升空間的碳化矽産業,依然呈現出美、歐、日的三足鼎立之勢……
同時,上述電池、底盤以及智能座艙等優勢,也并不足以構成 " 技術興業 " 的充分必要理由,因爲這其中,既有技術的突破,也難逃堆料的嫌疑。它們所能夠支撐得起來高端天花闆,似乎隻能達到李斌所說的—— 40 萬的蔚來平均售價。
然而,高端豪華,是個很寬泛的詞語,國産枭雄的渴望,民族汽車的使命,并不是隻是讓 BBA 尤其是它們的中低端産品線饞哭。
這時," 仰望 " 們,需要更加濃墨重彩的技術底色,需要更加獨領風騷的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于是,我們便在仰望 U8 上看到了比亞迪壓箱底的易四方平台,看到了原地掉頭、浮水模式、橫向行駛等不明覺厲的黑科技;
同時,百公裏加速跑進 1.9 秒、号稱 " 中國第一超跑 " 的 Hyper SSR,也不隻是在普通電車上加上一扇裝 X 的鷗翼門而已,而是集埃安獨創的兩擋四合一高性能電機、極緻的液冷散熱以及輕量化技術于一身……
隻是,話又說回來了。高端豪華,本是就是一個與性價比相離相悖的詞,那些立志跨越 40 萬的天花闆甚至欲與百萬試比高的國産枭雄們,或許手裏确實握有技術猛料,但你很難說得清到底值不值這個價。
" 仰望 " 們的誕生,一方面,爲品牌立新高,爲自主拓新境,爲中國制造、中國智造樹大纛!從民族自豪感上,我們渴望這樣的沖天香陣透長安,我花開後百花殺。
但另一方面,它們也像很多豪華品牌的中高端車型那樣,承擔着提升利潤率的使命,畢竟,似乎除了特斯拉與比亞迪外,其他電動品牌有一個算一個,全部在是虧錢賣車。
同時,從成本論的角度來看,除了碳纖維等材料上的物以稀爲貴,當産品走量漸漸攤平研發投入,流水線的大工業生産下,80 萬仰望和 30 萬漢的生産成本,定然不會像他們的售價那般懸殊。
于是,話題的症結便來到了——電動物種,究竟是否具備超豪華的底色?
衆所周知,排量即正義、缸數論貴賤的燃擎時代,寒門與勳貴之間,有着泾渭分明的且難以逾越的階級鴻溝。單單是 8 缸 12 缸的手工組裝,就是一個破費成本的漫長工序。
而催生出加速平權時代的電動物種,似乎并不存在這樣的鴻溝,很所示後,家用電動和超級電跑的區别,隻是幾塊電池包,幾個電機的區别。
從工程原理上講,這個世界似乎是不需要百萬電 " 跑 " 的。
然而,一如牛頓所說:我可以計算天體運行的軌道,卻無法計算出人性。
亘久以來,有人的地方就有門閥分化、有階級差異,富人們,或許不需要這樣這麽貴的車,但需要一輛與你不一樣的車。
燃擎時代是這樣,電動世紀亦如此。
直至今日,我開卡宴的表哥還時常會念叨着:之前那個長着蜻蜓翅膀标志的超跑怎麽倒閉了,着實可惜了(liao ) !
後來,偶然試駕到高合 Hiphi X 後,他更是心心念念傾慕之:" 過幾天高低得整上一輛,真拉風,真好玩!" 絲毫不介意那晃晃悠悠的庸常動态質感。
那一刻,我沉默了:作爲保時捷 + 寶馬雙車主,再加上發家前跟着我爸修了十年車的經曆,他對汽車的理解,本不該這麽膚淺……
而同事,也曾經采訪過另外一個高合車主:" 你爲什麽買高合?"
" 在保時捷 4S 店裏,我隻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帕梅或者卡宴車主,而買高合時,他們會來十幾個人拉個群專門伺候我…… "
究竟是人有多大大膽,定價有多高還是豪奢新境、物有所值?潮水還未散,靜待子彈飛。
最重要的事,有錢人的事,真不好說……
撰文 I 戶志強 圖片 I 網絡
不想再錯過有趣有深度的好文章?
快把名車志 Daily 設爲星标吧!
▼ 掃碼獲取《情迷英倫 100 YEARS OF EXCELLENCE》電子版 ▼
撰文 I 戶志強 圖片 I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