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南周》采訪陳思誠,被問到 " 媚俗 " 時,他回答的大義凜然——
" 如果資本都沒錢掙,那還有什麽電影。"
《陳思誠談 < 消失的她 >:我從來不谄媚什麽》
翻譯一下,就是說故事的稀爛與商業價值就必須捆綁,普羅大衆生性就是熱愛吔屎。
言之鑿鑿的程度,簡直叫我歎爲觀止。
市場下沉可能是事實,電影短視頻化可能也是趨勢,但有誠意的人永遠明白," 酒香不怕巷子深 " 是亘古不破的鐵律。
好比最近在後台被瘋狂點播的
《古相思曲》
。
一部避開愛優騰,在無人在意小破站悄然上線的網劇,無轟轟烈烈的宣發,無鋪天蓋地的熱度,男女主演還都是叫不上名号的鑲邊配角專業戶。
唯一拿得出手的,大約也是最關鍵的,唯有豆瓣 8.5 的評分。
但人家憑着自來水,愣也火了。
全靠過硬的講故事功夫。
以往的穿越,多半是穿越者遇見千年之前的 soulmate,兩人相知相識,相愛相殺,然後相濡以沫,共築曆史,最後在 21 世紀的博物館上轉世相見,譜寫一曲穿越千年的愛戀。
不能說不好嗑,但真能拍出跨越時空的極緻浪漫的,來去也就那幾部。
大多都不過是落了一個模子的俗套。
而《古相思曲》卻不然。
男主
沈不言
,一位專研究九國時期南晟國的曆史區 up 主,誠然在穿越後也與他研究多年的女主——南晟著名 " 妖後 "陸鸢——有相知相識,相愛相殺的過程,卻并不同步,更是從第一集就斷了未來 " 相濡以沫 " 的念想。
爲何?因爲沈不言是
逆時空穿越
什麽意思?
他經曆的四次魂穿南晟——
第一次,陸鸢 36 歲。
第二次,陸鸢 26 歲。
第三次,陸鸢 21 歲。
第四次,陸鸢 18 歲。
給懵了的小夥伴捋一捋。
意思是,當沈不言第一次見到陸鸢(36 歲版)之時,已是陸鸢見到沈不言的第四次。
可想而知,如今已身爲百姓口中 " 妖後 " 的陸鸢,早深愛沈不言多年。
但伴随沈不言的視角,我們隻能看到一個情深卻無可訴說的陸鸢,與滿腹疑惑的曆史學家沈不言。
一邊,是現代曆學者公事公辦的好奇。
一邊,是正值曆史下的人,生靈活現的私情流動與克制。
陸鸢想替沈不言整衣領,他躲。
陸鸢爲沈不言以柳枝沾水祈福,21 世紀唯物主義學者沈不言正色道:" 我從不信這些。"
主打一個你的深情我非但一無所感,還要認真地後退半步。
完全錯位。
可這畢竟是沈不言故事的開端,也并非一無所獲。
私情上,陸鸢一桌時令下的好飯好菜,一些輕聲細語的關照,多少動搖了沈不言本以妖後看人的偏心。
公務上,沈不言穿越當日恰逢史料記載的元啓之變之夜,偷跑去現場吃瓜的他窺見了曆史真貌的一角——
史書中的 " 千古賢臣 " 李擁,實則是通敵叛國的大奸臣。
而人人唾棄的陸鸢,卻是拼死抗衡李丞相,維護家國百姓的南晟英雄。
震驚之餘,沈不言在情急之下也犯下所有穿越者的錯——試圖給曆史糾偏。
結果是,爲了保護亂入的沈不言,陸鸢中箭,而沈不言也在混戰中猛然穿回現代。
但陸鸢那一箭,讓沈不言更執着于彌補過失,從而開啓了他第二次穿越。
然後是第三次。
第四次。
沈不言抱着救下陸鸢,改正曆史的心思穿越,一次次回到陸鸢生命更早的時期,但最終發現,自己試圖篡改結局而做出的每一個舉動,都在以千回百轉的形式導向最終的結局。
好比第三次穿越,本意是替陸鸢解決心腹之患,好帶她徹底離開朝堂,結廬鄉野,所以沈不言借着現代人的智慧,進言 " 科技興國 ",将本打算全民皆兵的小皇帝說得心悅誠服。
卻不想一下就被年輕氣盛的皇帝封了個 " 丞相 ",奪了李擁飯碗。
而這一切,都被暗處的李擁聽了牆角,并直接導緻了屢次拒絕同敵國互通有無的李丞相,徹底對這位年輕新皇的失望。
氣急下的李擁聽信了敵國說客爲他畫的 " 南晟未來帝王 " 的大餅,徹底走上了不歸路。
到底,沈不言是因,也是果。
更改曆史的行爲,終究是在完成曆史罷了。
唯一改變的,隻有沈不言在一次次穿越中與陸鸢的羁絆越來越深。
直到穿回陸鸢 18 歲那次,屢次失敗的沈不言終于放棄扭轉陸鸢命運的執念,決定用自己最後的時間教會陸鸢未來用得上的一切技能,期望她能自己改寫命途。
然後觀衆才明白,後來陸鸢種種機敏的心思,在廟堂上周旋的技巧,原來都來自沈不言之手。
可最初隻是一門心思來出公差的沈不言,習得這些招式的應用,也未嘗不是受教于中年陸鸢。
自此,沈不言徹底完成了這段穿越的因果閉環。
怪道彈幕都言這是 " 互相養成 "。
也亦如貫穿全劇的那句台詞," 魚在水中遊,是尾也是頭。"
《古相思曲》的 be 美學,也大抵來自這點題句。
逆向的時空,陌路的愛人,錯位的情感。
猶如本傑明與黛西的一生,一個由老向幼,一個由幼邁老,注定隻能在盛年短暫交叉,片刻幸福。
電影《本傑明 · 巴頓奇事》
初見即訣别,這設定确實容易賺足眼淚。
可說實在,我也一度顧慮這麽好的設定,未來又會走向逆天改命的俗套。
如果沈不言真在最後一次穿越中更正了一切,帶陸鸢逃離了命運,過上沒羞沒臊的古言小情侶日常。
那這逆時空的内核,終究還是套着花衣的王子救公主。
好在,《古相思曲》并未走這老路,且也真正意識到了逆時空這個設定下,最終極的 be 美在何處。
這不僅是愛人注定變陌生如此簡單。
更是凡人愛上一個不凡之人,卻又因愛上,開始渴望平凡。
這本就是個最大的悖論。
在逆時空的設定下,沈不言從頭愛上的,就不是一個普通的鄉村婦人。
他從來是被那個溫柔又堅毅,聰慧又悲憫的傳奇皇後陸鸢吸引。
可也因爲愛上,所以他會用盡全力去改寫曆史,想要讓陸鸢不再爲後,與他結廬鄉野。
卻終究發現,這無異于禁鸢至雀籠,非但到底留不住,還會徹底折了她羽翼。
這才是《古相思曲》真正的 " 逆向 "。
它并不是一支男女主完全鏡像的愛情悲歌。
講述的,其實是一個凡人強留生命中奇遇的徒勞。
前文有道,許多彈幕說沈不言與陸鸢是互相養成,有道理,但也不完全有道理。
有道理在如上所述,二者确實是打着時間差,完成一個奇妙的教學閉環。
但不完全在,這種說法未免顯得二人過于對稱,可實際上,相較陸鸢之于沈不言的影響,沈對陸的影響其實并不那麽獨特。
誠然,18 歲的陸鸢隻是身居鄉下的一個天真少女,粗衣淡飯,不懂國事,若沒有來自未來的沈不言出現,她似乎就永遠不會懂得 " 見微知著,謀定後動 " 這些道理,也便不會踏入仕途,卷進廟堂的厮殺之中。
但陸鸢的不凡當真是沈不言成就的嗎?
還真不是。
縱使那些 " 以錯音傳信息 "" 看軍事地圖 " 的技能均來自沈不言之手,但最重要一條卻很容易被忽略。
那是在沈不言第一次穿越,現場吃政變瓜時就展現了的——
陸鸢以一當十的不凡身手。
文的功夫,或許是沈不言之功。
但這冷兵器時代搞政治鬥争最要緊的武能力,可無關生長在和平年代,手無縛雞之力的沈不言什麽事。
這完全是陸鸢自己習得的。
18 歲的那次穿越,在沈不言湖邊授課時,就對陸鸢說過:" 你得學些功夫自己防身。"
而陸鸢則回到:" 那你可小瞧我了。"
足以證明,此時的陸鸢,早就一身的功夫。
這哪裏是個真心安于鄉野的村姑娘會去做的事情?
成爲妖後,死于元啓,這一切真正的因,從來不是沈不言。
而是陸鸢自己。
亂世下是救國救民,太平之下大抵也難逃經國濟世,總之波瀾壯闊,向來是埋在陸鸢 DNA 裏的一粒種子。
而沈不言帶來的方法與理論,隻是助力種子發芽的重要工具。
其實在晟國并未生靈塗炭之前,陸鸢的弟弟陸時,便劇透了結局。
因陸鸢教育他不要再氣反對他習武的爺爺,弟弟反問陸鸢:" 你真的甘心一輩子采菌子,然後随便找個人,潦草嫁了嗎?"
陸鸢抱以沉默。
她不甘的。
這也是沈不言在第三次穿越中終于悟出的道理。
彼時的沈不言爲絕後患,在陸鸢入宮當夜強行策馬 " 拐走 " 陸鸢,被陸鸢發現後,她流着淚懇切地說:
" 沈公子,若我爲了一己私欲與你隐居南夢湖,那牽制李擁,昭雪沉冤便無人去做了。"
" 也許我們身上有不同的使命,帶着不同的使命,走不同的方向。"
" 但請沈公子,一定不要試圖阻止我。"
這一刻的沈不言才明白,阻撓陸鸢 " 逆天改命 " 的,從來不是什麽外在力量。
這是陸鸢選擇的路,而她永遠會這麽選擇。
沈不言苦求替陸鸢轉命,卻沒曾想這命,向來就是由得陸鸢她自己的。
也因此,第四次穿越的沈不言才決議不再試圖扭轉什麽,隻盡力教會她傍身的技能。
陸鸢固然愛沈不言,但陸姑娘打小便不是庸人。
她癡,卻不執。
她一生的确愛了所愛,想了所想,卻也平靜的失去所失。
不是不悲恸,隻是太明白生命的每時每刻,質比量都更爲重要。
而沈不言卻隻是再平凡不過的一個世人,未必真的癡,卻十分執。
知愛,卻不知如何愛,隻想替 ta 做出最好的選擇,哪怕強求,也要一個隻具備物理意義的天長地久。
沈不言驚豔陸鸢的種種,其實依仗了太多 " 未來人 " 這個身外的設定。
他的确是陸鸢傳奇生命中的一處歇息地,一抹暖色。
但陸鸢,才是沈不言生命中的奇迹。
(以下内容涉及大結局劇透)
這幾日網上流行一個梗,叫 " 質疑婉瑜,理解婉瑜,成爲婉瑜。"
說的是《愛情公寓》中,婉瑜因追求自我而放棄男友展博,像當初從金絲籠的家中闖入愛情公寓一樣,決定繼續離開,又繼續闖入新世界的故事。
很多女孩說這是 2013 年的子彈,終于在 2023 年擊中自己。
确實,這關于一種覺醒。
但另一面,抛開性别議題,我也想說,對長相厮守有所執念的展博,或許才是普通人對愛情的常态。
非要分,這世間的人,大約是有兩種的。
一種有辦法享受平凡,一種沒辦法甘于日常。
前者是生活,後者是故事。
悲劇在于,處于生活之中的凡人,很難抵禦意外降臨的故事的誘惑。
而這兩者相愛,便永遠會變成一曲關于 " 自由還是愛情 " 的悲歌。
電影《時時刻刻》裏,深愛詩人理查德的克拉麗莎夫人,阻止着這位罹患艾滋的天才在無數次叩問生命後決議的求死之心。
因爲她同理查德在一起的那段時光,是她生命中唯一感受到 " 活着 " 的時刻。
極緻美好的故事若意外發生,便會讓所有本隻是平凡的日常,變得不堪忍受。
克拉麗莎對女兒描繪那段日子:
" 我睜開眼,以爲這就是幸福的開始,但我錯了,那不是開始,那就是幸福,那一刻,那個當下。"
普通人的奇遇,最是留不住了。
大多數人的一生,值得在神志不清時咂摸的,多半不過幾個反反複複的時間節點。
節點以前的所有日子,都像在爲它蓄力。
而節點以後的所有日子,都在憑借它的餘味,期待它的再現而活。
它離開後,回歸庸碌的時時刻刻,均爲折磨。
電影裏,理查德對克拉麗莎說:" 達洛維夫人(根據伍爾夫《達洛維夫人》起的昵稱),你必須放我走,也放了你自己。"
他知道克拉麗莎的執,與其是在執他的命,不如說是在執心中的不敢平庸。
哪怕代價是互爲牢籠。
亦如曾經的沈不言也執,他是在執着地拯救愛人,卻也是在執着締造一個 " 妖後非妖 " 的曆史奇迹,不願再回到曾經的人生。
可真正的奇迹本人,卻根本不在乎。
故事的結局,沈不言沒能更改任何曆史。
但陸鸢其實也并未死于元啓之變,中箭本身也是她扳倒李擁的一項計謀。
在最後李擁的反咬一口下,在民衆的層層誤會下,她登上處決妖後的層樓,奏了一曲相思曲,從容赴死。
她不是不能活,亦如曾經選擇入宮一樣,她隻是選擇了死。
《時時刻刻》中的另一段故事裏,著名女作家伍爾夫在寫就《達洛維夫人》時,小侄女雷納德問她," 爲什麽一定有人要死?"
伍爾夫說:" 爲了對比,爲了讓活着的人更加懂得珍惜生活。"
雷納德又問:" 那麽誰會死?"
伍爾夫回答:
" 詩人。"
" 那些心懷夢想的人。"
那些永遠叩問生命,無法沉浸于日常瑣碎的人。
所以理查德會死。
伍爾夫會死。
陸鸢也會死。
傳奇陸鸢的人生結束了,凡人沈不言的奇遇才得以開始。
後面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36、26、18。
而沈不言也終于慢慢放下執念,完成了故事的閉環,讓奇迹成爲奇迹。
直到第一集,最後一集,也是真正的最後一次。
沈不言的第六次穿越。
來到陸鸢的童年。
她說她叫陸家丫頭,沈不言明白這是同他一樣的另一個平凡卻深愛她的人——她的爺爺所爲。
但即便喚作陸家丫頭,她也透出不同凡人的早慧。
此刻的沈不言已深知這陸家丫頭,是翺翔在天上的鸢,是鸢飛戾天的鸢。
最後的最後,本打算送陸家丫頭回家的沈不言,卻在半途上聽到鍾聲敲響。
他的奇遇時間結束了。
他蹲下身,對陸家丫頭說到:
" 要記住,鸢的本意,是鷹。"
" 所以,你可能要自己走回去了。"
而平行時空裏,千年後的伍爾夫在描畫女性意識的《達洛維夫人》中寫下振聾發聩的開篇句:
"She would buy the flowers…"
"herself."
她們識得了 " 自己 " 二字在女性人生中的重量。
陸鸢的故事開始了。
就似伍爾夫寫于遺書裏那樣。
一個 " 直面人生,了解它的真谛,愛它的本質,"
" 然後,放棄它 " 的故事,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