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世超網上沖浪時,有個感受:這幾年針對老年人的騙局越來越多樣。
呐,在社交平台上随便刷刷。
有沉迷在微信裏各種上課買保健品的,子女一翻老人收支明細,人都傻了。
有斥巨資買 " 養生保健 " 的床墊的,子女們看看價格,再看看産品,不得不質疑,這是不是新式傳銷。。。
越來越多老年人因爲網絡受騙,網友們也開始呼籲,大家有空得翻翻父母的手機,小心他們已經上了網絡騙局的套。
畢竟,現在的互聯網上,不僅有讓父母們消磨時間的視頻内容,還有極度欣賞他們的 " 馬雲 " ,渴望跟他們共度餘生的 " 弟弟 / 妹妹 " ,以及邀請他們免費旅遊的駱駝奶企業。
今天咱就來聊聊這些隐蔽的新套路。
世超之所以會關注到這些網絡騙局,起因是一位小紅書博主的動态。
一位博主吐槽,自己的姥姥跟訂閱号裏面的人談上戀愛了,認爲自己跟訂閱号裏的人兩情相悅,瘋狂發消息,等他來接她,跟她結婚,一度影響到現實生活。
在評論區裏,網友表示這還不是個例。
這些賬号大多名爲 "XX 伴你餘生 " 、 "XX 隻想愛你 " 、 "XX 陪你餘生 " 等,總之,直接表白,袒露心聲。
内容和排版也非常一緻,粗糙的像是站在上個世紀呼喚 " 姐姐 " 們的愛。
文章内容也簡單粗暴,就兩種内容。
其一,土味情話,情話切入點包羅萬象,從 " 夢裏夢見你 " 、 " 你一直在我心裏 " 、 " 到我生活的城市來 " ,再到 " 一起醒來看清晨的那縷陽光 " ,全方位爲中老年人黃昏戀畫餅。
其二,乞讨,在 " 弟弟 " 們表達完愛意後,就到 " 姐姐 " 給予關注和支持了。
還有更赤裸的。
" 姐姐,我現在真的非常擔心 " 。
" 姐姐,弟弟現在好不容易有機會參加專業的學習 " 。
" 弟弟也不希望姐姐破費,隻需要再補 2 個 188 ,弟弟就不是倒數幾名了 " 。
在這套 " 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 " 的操作下,很多中老年人被騙的一愣一愣。
世超感覺,這事跟孤寡老人上門做 " 兒子女兒 " 的騙局有些雷同,都是 " 建立 " 親密關系後騙錢。
但傳統騙術得 1V1 ,而電子乞丐可以 1VN ,群發讨飯,還不用上門,手機發發消息或者發發朋友圈就行,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也被打破。
着實被互聯網賦能了。
不僅如此,這套路隐蔽性還賊強,要是總有陌生人來你家登門,你鄰居多少會知會你一聲,但爺爺奶奶們把騙子 " 藏 " 手機裏,偶爾來波打賞,不到這騙子準備鬧的你家天翻地覆時,你還真不一定能發現。
發現的時候,可能都從你爺爺奶奶那騙走五萬了。。。
除了 " 情感需求 " 之外,對金錢的貪婪也是無法回避的人性弱點。
最近 " 創業騙局 " 系列也特别流行,顧名思義, " 創業騙局 " 就是把某項勞務活動包裝成低門檻、高收益的創業項目。
比如,讓你花 600 錢買一份串珠子的材料包,串完一包并寄回,就能拿回 600 的材料費,再賺一筆 700 元手工費。
串串珠子,日入 700 ,是不是還挺不錯的?
但,等你賺了幾次,開始雇傭幫手一次購入上百份材料包後, APP 就卷錢跑路了。
你想着賺點辛苦錢,但别人想着騙光你的養老金。
而像我們家裏的老年人,平時娛樂活動少,時間一大把,很容易就被這類能賺點錢的 " 創業騙局 " 吸引。
不過,也有一類老人,他們平時不愛幹活,那怎麽辦呢?
沒關系,還有純線上的「 中國夢 」騙局在等待。
" 中國夢 " 的騙術手段是,先對老年人噓寒問暖,然後邀請老年人進微信群上課,以各種正能量跟傳統文化爲噱頭,等時機成熟以後,再誘導老年人交上千元的會員費。
這會員費也不是白交的,而是能賺錢的。。。
隻需要他們繼續拉人進群學習,就能獲得高額提成。
當然,這一切都是不能告訴别人的,包括你,用他們的話來說,這是保守 " 國家機密 " 。。。
如果說以上這三種騙局比較簡單粗暴的話,那麽接下來這個騙局則是堪稱巧妙—— 駱駝奶騙局。
根據網友們的爆料,近兩年這個騙局還挺廣泛的。
跟家裏長輩說買保健品,他們可能會猶豫,跟他們說免費旅遊,他們可能會猶豫。
但如果你告訴他們買駱駝奶可以養生( 保健品 ),駱駝基地還會邀請他們免費參觀,看看給自己産奶的駱駝( 免費旅遊 ),得,那就是按捺不住的心動。
近幾年,駱駝奶、羊奶、耗牛奶等 " 小衆奶 " 開始擁有神奇功效,比如駱駝奶含有極高的營養價值,鐵含量是牛奶的 10 倍,鈣含量也遠超過鮮牛奶,而維生素 C 的含量更是牛奶的數倍之多等等,但由于它産量低、采集和保存難度大,因此駝乳要比牛羊乳價格要高。
在這些噱頭下,純駱駝奶粉的價格可以達到牛奶奶粉的十倍以上。
然而,稍微搜索一二,會發現記者爲此特地采訪過中國首批注冊營養師谷傳玲。
營養師表示鮮駝奶的鈣含量也隻有鮮牛奶的 44% ,而充分加熱時,怕熱的維生素 C 會損失,所以喝駱駝奶并不補維生素 C 。
看了這一連串騙局後,世超也總結了一些經驗:
莫名其妙獻殷勤,親近家裏老年人的;輕松就能賺錢的;當然,現在還得加一條,低門檻,純辛苦就能賺大錢的也可能是騙局;以及邀請免費旅遊 / 考察的,這些是騙局的高頻關鍵詞。
平時咱們多跟老年人聊天,多關注他們的日常生活,分享這些案例,或多或少能預防一二。
寫這篇文章時,我也想起了前幾年讀過的一本《 中老年人反欺詐白皮書 》,這本書是根據中老年用戶受騙的大數據撰寫的,書裏提到中老年人 " 屢屢中招 " 的主要是六大詐騙類型:交易詐騙、返利詐騙、交友詐騙、兼職詐騙、仿冒詐騙以及金融信用詐騙。
無論是當時流行的騙局,又或者近幾年出現的新招數,其實内核都很常見,直白點說,那就是十年前的騙局換個名詞還能再騙一遍。
但科技飛速發展,如今老年人要面對的社會情況又更複雜,面對突飛猛進的新事物,很多老年人無所适從。
有人把短視頻平台裏的直播,當成是視頻電話。
有人沒有接觸過線上購物,刷到點個鏈接丢了幾十萬的新聞,讓他們對此也望而卻步。
也許我們更應該做的,是耐心引導家裏的長輩慢慢接觸這個 " 嶄新 " 的數字社會。
圖片、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