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之家 10 月 22 日消息,據《科技日報》、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公衆号等報道,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馬星、副教授金東東團隊近日構建出了液态金屬磁性微型軟體機器人,相關成果已經登上《自然・通訊》期刊。
據介紹,該機器人有望進入人體内的狹窄區域執行診療任務,尤其是常規醫療手段難以觸及的區域,在生物醫學領域中具有巨大應用潛力。
相比于剛性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具有更高自由的度變形能力、高靈活性,可根據外界磁場變化改變自身形狀、運動狀态,在進入人體内部遇到碰撞時還可更好吸收能量,從而有效彌補機器與人之間機械性質的差異,具有更高安全性。
▲ 圖源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公衆号
此外,這種磁性微型軟體機器人可通過編程外部磁場的驅動控制,實現多種大幅度可控變形和主被動變形、分列、融合、遷移等運動行爲。團隊目前已在内窺鏡和 X 射線成像的檢測下,驗證了該機器人應用于胃部環境的可行性,爲液态金屬微型軟體機器人的臨床應用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撐。
IT 之家附《自然・通訊》期刊該團隊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