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 月,各地兩會傳來利好—— 2023 年養老金大概率上漲 5% 左右。目前,養老金體系的主要矛盾是差距過大。按 5% 的漲幅,1 萬的漲 500 元,1 千的隻漲 50 元,高的永遠高,低的永遠低,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尤其是那些年齡大、收入低的退休老人根本等不起慢慢上漲,也許等不到漲至 5000 元那一天就 " 閉眼 " 了。所以,退休老工人呼籲:在普調 5% 的基礎上,按照年齡、工齡以及特殊曆史貢獻等要素,給工齡 40 年以上、65 歲以上的退休工人一步調整到 5000 元,滿 70 歲普調到 6000 元。
【一】社保專家反對的理由。
養老基金不是慈善機構,不可能搞這種一步到位的普調,吃大鍋飯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按照工齡和年齡上調養老金,這是走回頭路、拉倒車、搞平均主義,違背了多繳多得的經濟規律和市場法則。
退休工人的養老金低,那是他們工資低、繳費少、貢獻小,憑什麼給他們多漲?再說了,養老金全國平均水平才 3000 元,一步到位漲至 5000 元,養老基金的家底撐不住。
【二】退休工人呼籲的理由。
【1】三類退休工人值得善待。全國有企業退休人員 1.3 億人,其中有三類退休工人最辛酸。他們是當年支援邊遠地區傳統國企建設的老工人,當年為了響應号召下崗分流的老工人,當年為了深化改革買斷工齡的老工人。
【2】他們付出過熱血和青春。40 年工齡以上、年齡 65 歲以上的退休老工人,往往不是大城市裡的機關單位人員,也不是福利待遇好的央企員工,而是當年去偏遠地區投身國企建設的老工人,奉獻了熱血和青春。
【3】他們做出了 " 三重 " 犧牲。第一重,低工資、沒積蓄;第二重,勞動強度高,累出一身病痛;第三重,繳納社保不高、養老金太低,值得善待。
【4】他們沒有享受時代紅利。這一批退休工人,遭遇過下崗分流、買斷工齡、提前内退,晚年普遍比較凄苦,子女也沒沾上光。相反,高收入群體集中在大城市和機關事業單位,享受到了房地産黃金二十年的紅利,享受了高工資的紅利,子女也占了大便宜。
【三】從曆史背景和現實因素分析兩方面的建議。
【1】從理念上應該支持。老有所養、弱有所扶。這不是口号,而是需要實實在在的措施,那就是要拿出真金白銀出來。
【2】不違反經濟規律和市場法則。經濟規律不能覆蓋一些,市場法則也不能處處應用。市場的歸市場,福利的歸福利。養老金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大的保障,不應該完全走市場規則。
【3】體現社會公平的大原則。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為高齡老人提高養老待遇,不損害任何人的利益,反而促進家庭和諧。
PS:如果你贊同,就轉發給更多的退休老人,讓惠民政策更加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