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Unsplash
芥末堆文 在中國文化中,住房不僅是用來居住的住所,也是老年人維系家庭關系的重要紐帶。近日,北京鏈家研究院與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專家課題組聯合發布《2023 年北京老年居住需求洞察報告》。
北京作爲典型的快速與深度老齡化疊加型 " 老化 " 城市,老年群體的置業行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對當地老年群體置業特征的分析有助更深入了解住房市場。
《報告》顯示,超過 77% 的北京老年人居住在 1998 年房地産商品化改革前建成的住宅中,比重明顯高于中青年群體。老年群體住房價值享受了時代發展紅利,且較早地擁有了區位優勢明顯的自有住房,但總體呈現出 " 老人老房 " 的特征。
多數人的住房屬于 " 老破小 ",其居住條件及周邊配套在适老化與舒适度越來越難以滿足養老需求,原有住房與老年群體适老化需求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凸顯。這也可能是老年人置業的重要誘因。
從研究結果看,老年群體置換需求 " 理想的約數 " 是五到六環之間、2008 年以後建成、有電梯、80 平方米兩居室的商品住宅。
《報告》顯示,在北京售房老人調查樣本中,出于改善性換購動機的占比達到 40.8%,出于改善住房條件或周邊配套動機而購房的占比則高達 69.1%。此外,有 42.2% 老年群體将房屋變現有出于支持子女的原因。其中,最多的是幫助子女購房,其次是作爲财産分配給子女或幫子女還債。
整體看來,中國的老人作爲很重要房屋持有者,所釋放出來的住房需求,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仍然在貢獻着非常巨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