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大家剛剛《狂飙》結束,警戒線外拽拽的高啟強還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而國産影視劇的春天卻似乎正在來臨,不少佳劇才露尖尖角。
蟬主已經提前為各位試水,好看的不好看的都檢驗一番。
今天想要聊的,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女性群像劇——《今生也是第一次》。
國産劇中,近些年關于 " 女性 " 這個話題的電視劇不少,但很可惜,要麼過于懸浮,要麼過于理想化,女性話題的故事,總是不盡如人意。
《今生也是第一次》目前看下來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揭開女性生育的冰山一角
故事的設定乍一看和《緻命女人》比較像,都是通過三線并行的叙述方式,講述三個不同年代女性的故事。
(但質感上會略有 " 低配版 " 的感受。)
從訪談的視角切入,初看還有些綜藝感,但也通過這種形式,直白的交代了背景并迅速切入話題——聚焦新手媽媽的生育故事。
1993、2008、2022,時間橫跨近 30 年。
而在三位媽媽身上體現的時代女性特征也尤為明顯。
1993 年的戴思瑾(胡杏兒飾演)。
是我們記憶中傳統老一輩裡 " 賢妻良母 " 的代表,即使挺着快生的孕肚,還要買菜做飯為丈夫準備成套的出差衣物。
一個人孕檢生産毫無抱怨,那頭隻會畫大餅的老公卻欠錢跑路。
要養娃要還債,戴思瑾随着 90 年的的下海經商潮開啟了創業人生。
2008 年的陳蘭青(唐藝昕飾演)。
正經曆着變革的時代,新舊事物的萌芽,這也導緻了陳蘭青與婆婆媽媽的觀念矛盾的碰撞。
出生于 " 計劃生育 " 政策的年份,陳蘭青是 80 後獨生子女。
且作為生活在千禧年之後的一個新世紀裡網絡作家,陳蘭青經常充滿着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2022 年的路遠方(王子文飾演)。
路遠方十分貼合當下的女性形象,集 " 獨立女性 "、" 單親媽媽 "、" 工作狂 " 等多方要素于一身。
遇事冷靜沉着,羊水破了就自己打 120,工作耽誤不得就邊生邊開會。
相同的是,三位女性正在迎來自己的人生第一次母親的身份。
1993 年的戴思瑾,獨攬生育還要忙着所有的雞毛蒜皮,俨然一個人就是一個部隊。
孕後撕裂漲奶,産後失禁,嬰兒哄睡一道道難關。
可戴思瑾也不是完全苦情角色,反而多了一重女性的我意識覺醒的意義,她下海創業不再以完全依賴丈夫而生存。
2008 年的陳蘭青有丈夫的承諾," 我隻管生就行,别的什麼也不歸我管。"
(想象的狀态)
有婆婆媽媽都幫着帶娃,算是 " 比較 " 幸福的新手媽媽了。
但那些生育的磨難一個都沒有少,胎盤粘連、手術休克、乳腺炎和産後抑郁,以及育兒産生的婆媳矛盾,依舊是一地雞毛。
(真實的狀态)
而 20022 年的路遠方,擺脫婚姻的束縛,對生孩子擁有絕對的話語權,是當代意義上的獨立女性。
孩子和事業如何平衡,即使再有條不紊做計劃、條理清晰做選擇,依舊因為這個降臨的新生命打亂了陣腳。
開篇就是印象深刻的一幕。
沒有夢回大清 " 保大還是保小 " 的狗血台詞,但陳蘭青卻在生産時遭遇胎盤粘連,卻面臨了一個 " 保命還是保子宮 " 的抉擇。
婆婆不願簽字,丈夫猶豫不決。
然後,就是一段讓人血壓飙升的台詞:" 沒了子宮,她就不是女人了。"
很憤然,但這樣的事情卻真實發生着。
當年,湖南湘潭一名産婦遭遇羊水栓塞,醫生要求切除子宮才能保命。
丈夫在一旁沉默不語,在場的婆婆是這樣回應的:
最終,這位産婦帶着尚未出世的兒子,離開了這個世界。
而她的死亡,變成了家屬向醫院訛詐的工具。
然後,過不了幾年,她的丈夫會拿着高額賠款再迎娶新妻,繼續要求對方 " 延續香火 "。
将女性視為生育工具的糟粕觀念從來不是影視劇的編撰和抹黑,甚至往往現實來得更為殘酷。
《今生也是第一次》正是試圖通過這些視角,揭開女性生育困境的冰山一角。
劇情有可圈可點的地方,但可惜高開沒能高走。
目前幾集看下來,原本認真探讨女性生育的議題開始出現岔路,最終朝着狗血劇方向漸行漸遠。
正視問題比回避有用多了
聊一個女性生育話題有沒有必要的問題。
在此之前,有過任素汐和秦昊主演的《親愛的小孩》。
把女性在婚姻中的 " 狼狽 " 形象展露無遺,卻被點名成了 " 販賣焦慮 "。
但有沒有一種可能,生育原本的面貌就是這樣殘酷而充滿考驗的呢?
回避和隐匿它們,焦慮就會消失嗎?
衛生巾在電視劇裡要沒消聲為洗臉巾,妊娠紋的圖片會被平台限流甚至屏蔽。
" 無所不能的媽媽 " 猶如一副沉重的枷鎖,讓女性在生育上成為一個被動的角色。
生育和養育的困苦無處述說。
所以,當陳蘭青站上樓頂的時候,婆婆和老公隻會大罵她 " 神經病 "。
曾經豆瓣上一位媽媽發表了一個關于 " 女性生育尊嚴 " 的帖子:
" 剛剖腹産完的幾天,我感到自己像一頭不能動的豬,被放在案闆上等着切了賣還是整頭賣。"
" 在醫院哺乳,七大姑八大姨鑽進簾子裡面圍觀,甚至直接把簾子拉開指手畫腳。"
" 查房的時候,醫生帶着十幾個實習生,三個人輪流内檢讨論,肚子疼又沒尊嚴。"
引發了無數媽媽感同身受的共鳴。
同樣在綜藝節目中,gai 的妻子王斯然就曾形容過在哺乳時承受的羞恥感。
這種被大衆習以為常的操作,卻從沒有人去了解女性面臨這一切的窘迫和痛苦。
演員孫銥就曾表達了懷孕期間身體會有變化,而丈夫卻吐槽她 " 胸部下垂 "、" 胖成球 "。
委屈傾瀉而出。
評論區裡,許多女性袒露自己懷孕時丈夫的忽視和不理解,身體的不适都會被吐槽為矯情。
紀錄片《人間世 2》有這樣一句台詞:
「" 祝你生日快樂 ",這是我們每年聽到的最為開心的一句祝福。
可是有多少人清楚,追溯到出生之日,每一個生命的降臨是多麼艱難?」
女性生育的困苦有必要被衆所周知,女性要知道,男性要知道。
焦慮從來不是因為知道所以焦慮,而是恐懼未知所以焦慮。
生育意願也從來不是靠勸退的,而是有丈夫的理解,家人的關照,足夠的準備後的自主選擇。
去你的 " 媽媽是超人 "
很多長輩喜歡把 " 誰不是一邊上班一邊把娃養大,怎麼到你這就那麼矯情 " 挂在嘴邊。
這個社會需要媽媽既能站着把錢賺了,又能站着把娃帶了,既要賺錢養家,又要貌美如花。
劇中就曾提到了關于職業女性被問及 " 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我想這是當代無數女性隐形的痛。
看似輕飄飄的一問,卻沉重的壓在女性的職業道路上。
但因為被賦予的生育能力,女性就是需要一并肩負起
國外就曾為女性生育後面臨的職場困境起名為—— mommytax(媽媽稅)。
正如美國反脫胎法實施時,詹青雲所說:
" 個人博愛到連胚胎的痛覺都能感知,難道感覺不到真實世界裡許許多多女性她們真實的痛苦嗎?
連一個活着的人的具體的痛苦都不感知,他真的能夠感知一個胚胎的痛苦嗎?"
可現實是,比起體諒和關照,社會上對此更多的态度卻是理所當然。
然後,無知造就苛責,誤解導緻冒犯。
甚至連女性自己也要被洗腦,在一期綜藝節目中,張歆藝提出她想要開始工作,婆婆很自然的提到," 照顧孩子本來就是女人該多承擔一點。"
因為母親要被架在 " 無私奉獻 " 的光輝之上,久而久之連她們自己也對這種犧牲引以為豪,然後以此規誡下一代女性。
因為天生肩負着生育責任,女性長期被冠以 " 賢惠 " 的要求。
但一如劇中路遠方有力回擊:
" 我為什麼一定要賢惠呢?"
" 勇敢行不行?"
" 善良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