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老謀子的名字但凡出現,就必定會受到萬人矚目。
如今,72 歲的張藝謀依舊像黃土地裡的勞模,以平均兩年一部的效率不斷地拍着電影,堪稱電影界的一股清流。
論眼緣,這個年輕時就血氣方剛的國際導演,喜歡赤膊上陣拍電影。
論經曆,老謀子插過隊,拍過肌肉寫真,據說還看見過 UFO。
但論作品種類和時間跨越度來說,張藝謀絕對是中國電影界前三的大導演。
如果說一定要在中國找一個" 既主流,又另類 "的電影導演,桃覺得還是得老謀子。
那今天,就和桃一起坐上影視快車,從老謀子的銀幕曆史情節中," 再認識一下老謀子 "。
在張藝謀的作品中,有一類題材非常獨特,這就是曆史題材。
額 …… 當然不是這種
這類作品非常考驗導演的功力。如果把導演比作學生,那麼普通學生會把曆史的呈現,當作書籍文字上凝固的墨水,帶給觀衆們厚重的體驗。
但張藝謀卻屬于超常生。當其他人還在參考标準答案的時候,老謀子已經想出了屬于自己的解題思路。
譬如 2002 年,《英雄》橫空出世,很多人把這部電影當作武打片看,認為其意境的描摹,已經超脫了張徹的 " 陽剛暴力 " 和胡金铨的 " 儒意空靈 "。
除此之外,《英雄》對于曆史的 " 颠覆 " 仍可圈可點。早在《史記》中,司馬遷就曾鋪陳過荊轲刺秦的 " 慷慨悲歌 "。
但張藝謀卻選擇另辟蹊徑。電影的無名能十步殺一人,卻刺殺失敗。這是因為他已看透刺客的境界:有的刺客是為 " 兒女私情 " 而殺,有的則是為舍生取義而殺。
而在七國征戰,塗炭蒼生時,如有人能一統天下,或許這就是在拯救蒼生,于是無名選擇了 " 為天下而不殺 "。
4 年後,《滿城盡帶黃金甲》上映。同樣,這部電影也體現出了深刻的曆史演繹意味。
故事中的曆史背景,頗像五代十國時的後唐,但故事框架脫胎于《雷雨》。整個故事仿佛是曆史中的内面,夾雜着宮廷政治的殘酷,以及人性卑劣的一面。
而這樣的情境,好像擱在哪個朝代都适用。甚至一場稀松平常的辦公室内鬥,都能在電影中找到貼切的樣本。
這麼一看,你或許會認為張藝謀喜歡改編曆史,但老謀子不是一個死闆的曆史改編導演。
沉重的史料隻是他手中的切盤菜碼,而他的廚藝總是能夠讓食客的味蕾做不規則的跳動。
治電影如烹小鮮
張藝謀給我們的感覺,就像是油潑面上的辣子遇到滾燙的熱油,粗粝的多種香辣料包裹着的面條筋道且回味無窮。
但是,用影視演繹曆史知易行難。難就難在表達,導演不能像辦講座一樣,直接把信息告訴你。
那老謀子到底用了什麼秘訣?能夠一邊俘虜觀衆們的視覺,一邊闡述自己心中的曆史符号呢?
答案十分簡單。這就是色彩。我們可以從老謀子的電影畫面中窺探一二。
在《滿城盡帶黃金甲》中,高飽和高密度的黃色貫穿着整部劇。一方面,在黃色的海洋中,權力和财富交織出了無與倫比的奢糜感;一方面,黃色帶來的瘋狂也預示着人性的迷失和倫理悲劇。
尤其在故事最後,菊花蓋住了斑駁的血迹,充滿了無限的象征意義
而在《英雄》中,多種顔色又化為景物構成的寫意,無名和殘劍兩大絕世高手之戰,沒有血漿四濺,反而像是老謀子手中調色盤裡的蜻蜓點水,畫面色彩悠揚且輕盈。
到了《影》中,老謀子幹脆一切從簡,使用了中國獨有的水墨風格,片如其名,影子和真身,虛虛實實,老謀子就像在一張宣紙上用一隻筆将國畫的意和境展現得淋漓盡緻。
但要說起張藝謀的電影色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得是那極具民間色彩的——紅色。
在老謀子的鏡頭下,單一的紅色往往能夠千變萬化。
在《大紅燈籠高高挂》中,紅色象征着家族高院的枷鎖,看似喜慶的燈籠與黑磚灰瓦的鮮明對比,就像被禁锢的紅色精靈。
《英雄》裡的紅色則是誇張的情緒表達,兩個女刺客身着紅衣手持利劍相互殺戮,此時的紅色是充滿嫉妒的危險情緒。
你或許又會認為老謀子的紅色怎麼淨是壓力和兇險,也不盡然。
張藝謀的首作《紅高粱》裡的紅色,象征着豐收以及摻雜着泥土氣息的原始欲望,反而接地氣。
而最新的紅色,則可以在即将上映的《滿江紅》中窺見。
就在前兩天,桃十分榮幸地受邀參加了電影首映禮。為了不劇透,暫且隻透露一點:這是一部一看就知道是張藝謀才能拍出來的電影。
我們先說說故事和其中的曆史。《滿江紅》的背景發生在嶽飛死後的四年,秦桧率兵與金國會談。會談前夜,金國使者死在宰相駐地,所攜密信也不翼而飛。
小兵張大與親兵營副統領孫均機緣巧合,被裹挾進這巨大陰謀之中。宰相秦桧限兩人在一個時辰之内找到兇手。但環環相套的局面一度把肅殺的氣氛搞得活潑逗樂。
同樣是老謀子眼中的 " 曆史 ",《滿江紅》裡從頭到尾沒有出現嶽飛的角色。反而是秦桧,這個早已臉譜化的奸人形象得到了另類解構,也讓我們對于秦桧和嶽飛的 " 忠與奸 " 有了新的曆史解讀。
盡管電影畫面盡是暗色的懸疑氣氛,但老謀子在 " 紅色 " 的運用上,卻可以說已臻化境。可謂 " 畫中無紅,心中有紅 "。
看完了電影,年逾古稀的張藝謀也登台和大家見面。此時的老謀子并沒有給觀衆一種滄桑感,而是一種從人到作品中飄溢撲面的精氣神。
這就是張藝謀導演身上無形的紅色,而這個紅已經脫胎換骨。
老謀子電影中的紅色不僅僅是視覺上的表達,已經産生了一個文化共鳴。
而這種共鳴,有如 " 伯牙子期 ",不是每個人都能懂。
畢竟能夠讀懂張藝謀的紅,也就相當于讀懂了靈動多變的美,和綿延千年的曆史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