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在最熱門的緊湊級 SUV 領域,廣汽本田仍然憑借 ZR-V 緻在 e:HEV 開辟出了一個全新的細分市場。
緊湊級 SUV 一直都是中國車市當中競争最激烈的領域。幾乎所有主流汽車品牌,都會在這一細分市場集中布局。然而,當消費者手握 20 萬預算,計劃購買一款顔值高、智能裝備豐富、同時又兼顧駕駛樂趣與油耗的合資品牌混動 SUV,面對的居然是——無車可選?
的确,在曾經看似火熱的市場上,擺在消費者面前的其實隻有兩個選擇,要不然增加數萬元預算,勉強能買到幾款主流合資品牌的緊湊級 SUV;要麽就隻能受限于預算,放棄對品牌的堅持。
于是,前不久剛剛上市的廣汽本田 ZR-V 緻在 e:HEV,憑借 17.99 萬 -22.89 萬元的售價區間,幾乎成了同級市場上的唯一選擇。那麽問題來了,在 20 萬元的價位段上,ZR-V 緻在 e:HEV 主打的智能且好開都體現在哪裏?透過産品本身,又能看到廣汽本田怎樣的市場敏銳度和産品自信?
1
外觀 " 自帶氣場 ",車内 " 精緻實用 "
雖然定位于一款 20 萬元的緊湊級 SUV,但相信很多第一次見到 ZR-V 緻在 e:HEV 的人,或多或少都會覺得 TA 應該不止這個價。這不僅得益于其自帶氣場的外觀,在車内,ZR-V 緻在 e:HEV 也顯得十分精緻而且實用。
作爲一款混動車型,ZR-V 緻在 e:HEV 外觀有着許多專屬設計,其中,最醒目的是 Honda 在中國市場首次采用的豎狀式進氣格栅,散發出十分激進的設計語言。此外,像是鋁合金輪毂、後視鏡、鲨魚鳍天線和雙排氣管等細節,ZR-V 緻在 e:HEV 都進行了熏黑處理,在藍色車身的映襯下,與生俱來一種與衆不同的獨特氣場。
進入車内,ZR-V 緻在 e:HEV 同級首創采用了珠光漆高級軟材,不僅觸感柔軟,而且在陽光照射下還能閃爍出珠光色澤,精緻考究的品質感撲面而來。同時,在 " 馬鞍形 " 中央扶手内,鑲嵌着 SBW 電子換擋等控制按鍵,再搭配中控台上精緻的空調控制旋鈕,讓 ZR-V 緻在 e:HEV 的内飾質感在同級市場當中脫穎而出。
作爲一款 Honda 新品,人們自然會對其車内空間有着更高的期待。ZR-V 緻在 e:HEV 擁有同級别最寬的儀表台,配合隐藏式雨刮設計,爲駕駛員帶來開闊通透的車内視野。同時,秉承着 Honda 乘員空間最大化、機械空間最小化的産品理念,ZR-V 緻在 e:HEV在擁有 2655mm 皓影級别軸距和 1840mm 同級領先車身寬度的基礎上,打造出領先同級的駕乘空間。在車内,不僅擁有超過 20 處儲物空間,而且布置形式變幻多樣,滿足不同場景下,用戶豐富多樣的空間需求。" 本田空間魔術師 " 的稱謂名不虛傳。
2
" 入門即滿階 " 的智能體驗
别看定位在 20 萬元價位段,ZR-V 緻在 e:HEV 全系标配了 Honda CONNECT 3.0 智導互聯系統,内置的語音助手可識别超過 1000 條指令,包括導航、音樂、空調、車窗和頁面等操作,以及豐富的娛樂應用都可通過語音指令輕松完成,爲消費者帶來 " 入門即滿階 " 的智能出行體驗。
此外,廣汽本田還在 ZR-V 緻在 e:HEV 車内首次搭載了十色氛圍燈,共有 7 種色彩及 3 種色調智能切換,配合可随發動機轉速 / 聲浪模拟律動的全新功率儀表,讓駕駛者沉浸在爽快、愉悅的駕駛感受當中,盡情享受正宗的 Honda 駕駛樂趣。
與此同時,ZR-V 緻在 e:HEV 還擁有 12 個揚聲器組成的 BOSE 音響系統、卡片式鑰匙、座椅通風與記憶、手機 APP 鑰匙等裝備,不僅爲消費者帶來耳目一新的座艙氛圍,更是以智能化的方式,爲人們帶來十分便捷、舒适的出行體驗。
除此之外,ZR-V 緻在 e:HEV 還配備了 Honda SENSING 安全超感系統,依托同級少有的前廣角攝像頭、8 個聲呐傳感器、2 個邊角雷達,爲 ZR-V 緻在 e:HEV 帶來涵蓋 ACC 主動巡航控制系統、CMBS 碰撞緩解制動系統、LKAS 車道保持輔助系統、TJA 交通擁堵輔助系統等 10 大輔助駕駛功能。同時新車還提供了 6 英寸擡頭顯示系統,在車輛行駛時,駕駛者無需将視線離開前方路面,即可将關鍵信息盡收眼底。
3
兩大技術王牌加持下的動态表現
在技術控眼裏,ZR-V 緻在 e:HEV 最大的亮點在于其擁有廣汽本田兩大技術王牌:第四代 i-MMD 混動系統與 Honda Architecture 新架構平台。
之所以被稱作王牌,自然有着不凡的來曆,同樣也被寄予更高的期待。據了解,ZR-V 緻在 e:HEV 上搭載的這套第四代 i-MMD 混動系統,是本田 20 多年混動技術的最新成果,甚至還集合了本田在 F1 賽事中的多年經驗。
從參數上來看,其中所搭載的全新 2.0L 阿特金森直噴發動機,在缸内直噴、13.9 超高壓縮比、350Bar 高壓噴射多段噴射技術的加持下,能達到 41% 的世界頂尖熱效率水平。配合峰值扭矩高達 315N · m 的驅動電機,讓 ZR-V 緻在 e:HEV 的動力輸出堪比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同時得益于全新 PCU、IPU 的電控能力,在日常 0-120km/h 的速度區間内,ZR-V 緻在 e:HEV 能始終保持線性又暢快的提速表現。再加上雙電機的加持,讓 ZR-V 緻在 e:HEV 無論強力加速還是高速巡航時,都展現出了領先同級的靜谧性水平。
ZR-V 緻在 e:HEV 的另一張王牌,是 Honda Architecture 新架構平台。近年來,新車架構成爲了各大國際大廠比拼的關鍵,架構平台的特點,直接決定了所誕生車型的産品實力。
Honda Architecture 新架構平台爲 ZR-V 緻在 e:HEV 帶來了低重心、高剛性和輕量化的三大車身設計基礎。其中,更低的重心能夠帶來更平穩的行駛姿态,高強度鋼占比高達 49% 的高剛性車身增加了車身扭轉剛度,而輕量化則帶來了更靈活的操控體驗。有了上述三大車身設計作爲基礎,ZR-V 緻在 e:HEV 擁有極具樂趣的駕控性能,讓新手小白也能輕松享受到遊刃有餘的駕駛樂趣。
4
Views of Autoskline
一直以來,緊湊級 SUV 都是中國車市當中競争最激烈、關注度最高的領域。但随着混動技術的普及,消費者對緊湊級 SUV 的訴求也在發生着微妙的變化,這也導緻了無形中,一個全新的藍海細分市場逐漸浮現。
但誰都知道市場機遇稍縱即逝,要想在全新的細分市場中占據先機,不僅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更要有前瞻性的技術布局和對産品十足的信心作爲保障。
以 ZR-V 緻在 e:HEV 所開辟的 20 萬元緊湊級合資混動 SUV 市場爲例,在當前的中國車市,幾乎找不到能直接構成競争關系的車型。雖然豐田在華相繼推出了榮放和威蘭達的雙擎版本,但受限于偏高的産品定位,讓 ZR-V 緻在 e:HEV 找到了機會。
更重要的是,正因爲 ZR-V 緻在 e:HEV 的推出,讓手握 20 萬購車預算的消費者不必妥協對品牌的追求,讓他們看到了來自合資品牌的新選擇。
表面上,這體現出的是廣汽本田極高的市場敏銳度,在其背後,實際上是混動系統、産品架構兩大技術王牌,所賦予的實力自信。憑借這份自信,讓廣汽本田率先拿出了 ZR-V 緻在 e:HEV 占據市場先機,在如今汽車市場中針對此級别 SUV 中價值稀缺的精準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