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關注第一職場網
" 教練式 " 職業規劃首創者
專注職場——定位、規劃、晉升、轉行
更有一群上進積極的小夥伴
一起分享一起成長
一起活出自信美麗的自己
♥
文 / 文馨
前陣子,《縣委大院》熱播,刷到朋友圈好幾位朋友,大家褒貶不一,有三個在體制内上班的朋友,基本上都在說以人民為中心、人民是衣食父母等等這樣絕對正的宗旨,另一個在體制外的,則表示質疑,飯都吃不上了,工資都開不了了,作為排名倒數的貧困縣,還要大力搞環保、搞創城、關廠子等等,這些真的可行嗎?
不得不說,電視劇不過是電視劇,《縣委大院》的核心就是縣域治理的艱難求索與基層公仆的人民情懷,基層多麼難幹,現實多麼無奈,但又怎麼艱難破局,一場場圍爐夜話,增進官民情感,流轉土地,機械化農業……領導普通百姓們走上特色農村緻富之路。
願望是美好,幹部形象是實幹且有魄力的,可是鐵打的縣委大院,流水的幹部,真的幹部就都這麼破釜沉舟實幹嗎?相信,在現實體制中,我們還是會遇到更加棘手的問題。
先講個真實的案例。
我同學的弟弟,一位普通的農家子弟,先是考進中部某省大學生 " 村官 ",工資自然也很微薄,但他從未放棄,相當刻苦,學習能力非常強,經過三年努力考上老家鄉鎮公務員,卻又被分配到全縣最偏遠且唯一的純山區鄉鎮,條件相當艱苦,工資也隻是比之前做 " 村官 " 時,多了 500 塊錢。你别忘了,這是三年後了。
但後來又遇到了一次絕佳的機會。就是組織部幹部科通知他,全縣 " 六個一批 " 公開選拔副鎮長,并且他是有資格報名試一試的。
他确實用功,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筆試成績第二。
在面試環節,又遇到了一個熟人,是他之前做 " 村官 " 時,打過幾次交道的上面領導,這個領導對他很是認可,覺得能吃苦、有學習能力、敢擔當等等,非常可貴。于是成績可想而知,他完美勝出。
我記得他曾說過公開選拔的第三關,就是述職報告。他戰戰兢兢熬夜整了報告,把報告從最初的 3500 字,壓縮到 1000 字,那是在組織部會議室,一邊啃面包一邊修改稿子,後來抽到 4 号,演講能力也不算特别出色,不過,最終還是勝任了,于是後來加入了鎮領導班子,現在也算是當地年輕有為的一個小領導者了!
所以,在體制内一定要具備筆杆子能力,還能吃苦,任勞任怨,你看《縣委大院》中林志為先是在縣委辦公室,後來進材料組,後來做縣長聯絡員(秘書),很多次展示他寫稿子、改稿子的場景,甚至思路、方向都不對,然後開始不厭其煩地修改,就害怕領導不滿意,就害怕領導不重用。
不得不說,總有一種奮鬥,讓我們淚流滿面。
你也許會認為《縣委大院》中林志為明明得到了那麼挑剔的艾縣長的認可,為什麼還要主動申請去做村官,傻不傻?但當他為了村裡百姓上下奔走時,甚至自己掏錢雇律師為村民讨個公道,他跟律師的對話,很是讓人感動,多少個村子的人員信息,他随手拈來時,你要知道,這是一位值得任何人尊敬的年輕人。
你以為整天在評論區裡面抱怨抱怨這個,罵罵那個,就能為自己的平庸找到理由時,還有許多像小林一樣的年輕人在默默奮鬥着,年輕一回,要瘋狂的愛一次,也要瘋狂的拼一次,不是為了讓别人認可你,而是要讓你自己瞧得起你自己。
小林木讷、寡言,但這種實幹的精神,着實讓人感動。
不管電視劇後面是不是奇迹,但小林這麼實際的走一遭,對自己的未來是大有好處的,隻有在實踐中,才能體會到不可言傳的東西,那是别人奪不走搶不去的,而且學不了,就是:經驗。
宣傳部是一個大家庭,以集體利益為主,由範太平帶領的隊伍,注重榮譽感,團結力強。每位下屬有自己的任務,不随波逐流,不趨炎附勢,發揮專長。
新人林志為,在格格不入的環境中,遇到第一位導師袁浩,一字一句給他分析見到各階級領導的叫法,一日三餐吃飯掌握的禮儀,規矩。
心底幹淨得像一張白紙,做事不紊不亂,不追名逐利,可是卻遇到有心機的男同事,這個男同事就是趙樂恒。他屢次從中作梗,奪林志為的成果,蓄意弄錯常委開會時間,釀成損失,林志為被迫背鍋,淪為受氣包。
辦公室隻有江霞知情,那份經濟數據是林志為熬夜錄,忍着孤獨和寒冷,一夜未睡,任勞任怨出色完稿。林志為經得住小人構陷,默默發光,範太平看到好員工承受巨大不公,噓寒問暖,暖心開導。一方面制止内部惡意競争,颠倒黑白的事情越描越黑,總有一人主持大局,另一方面借以機會鞭策好幹部,官場不可能為品質好,素質高的人員鋪路。
但是後來林志為赢得了領導器重,善于表現自己,比如翻譯英文,不求回報,把獎賞留給了上司等等,處處為上司考慮,換位思考,情商也在逐漸提升。
後來,林志為主動申請去村裡,鍛煉社交弱的本性,深入性了解基層基建工作,直到翻身才知,艾鮮枝提拔他……
林志為當聯絡員的生存法則:不要總想着如何和縣長關系搞好,而是要多揣摩領導心扉,不要等到辭退了再問原因,事出有因不做解釋。
舉一個鮮明的案例,這些其實是他表哥告訴他,比如就是這樣的場景:
辦公室來人了:
" 什麼時候,需要泡完茶馬上就走 "
" 什麼時候,需要你坐下來記錄,那個筆記本在場 "
" 關系好的,有事要聊的,别當電燈泡 "
" 關系不好的,本來不想見的,必須要見的,主動坐下來意思一下,讓客人的某些話,沒法說出口。"
" 門,辦公室的門,縣長是高級保護動物,來找領導彙報的,既要按照先來後到,又要按照級别,同級别排隊。"
從這五句簡短深度的言語,林志為仿佛看清艾鮮枝破格選他為聯絡員的事實,說的蒼涼一點,就是艾鮮枝信賴沉默寡言,虛心做事,有主見有想法,有判斷對錯方針的聯絡員。
岚縣之行,林志為學到一個詞—堅韌,遇事冷靜,沉着,對污染水源,看見證據不死心的家夥,要适當懲戒,借助媒體工具曝光,不能一味縱容,刻意避免。作為幹部手下的小兵,有所作為才能不丢臉。
仔細回看林志為順利又勤于專一,專注的升職路,不免發現以下三點:
上天會獎勵那些在黑夜中,孤掌難鳴,孤燈掌月的前進者。
人這一生,多和最差的自我交手,以後的前途不會差。難過時,擦擦眼角的眼淚。絕望時,多問問自己,活着為了什麼。
體制内攀援上升的職場人,想有好的未來,單靠踏實不夠,還有天分和運氣。
其實不光是林志為,劇中主角梅曉歌書記,他的兩次危機公關都表現出編劇的台詞之功和優秀演員的表演功力,凸顯了他真誠待人、重承諾、沒架子、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
還有像呂青山書記,給出了很形象的比喻,說以 " 就像腳踩獨輪車,手裡還有六七個球,哪個還都不能落地 " 形容光明縣的工作之難恰當生動,以及他在位期間的沉穩求進的工作作風等;
還有像艾鮮枝縣長一針見血地說," 有些老百姓不怕自己吃虧,但怕鄰居占便宜 ",對人心人性的剖析可謂一語中的,所以體制内一定要洞察人心的本事;
而劇中鄉書記李保平酒醉後吐槽形式主義,說實話,在劇中有着很強的共情力,很容易令人想起現實中是否也真如此,可是如何徹底改變呢?一個下屬又能改變什麼?唯有将手頭的工作不拖後腿罷了!
整體來說,這部劇很正能量,甚至說充滿了美好、希望的玄幻。電視劇也不過是電視劇,可最終還是沒有《人民的名義》火爆,為什麼呢?不得不說,祁同偉占了很大的功勞。
他寒門出身,考入名校,成績優異,被發配鄉村。就這一行經曆,共鳴的觀衆群就海了去了。要知道,有多少人,因為沒有背景,奮鬥一生,不過爾爾?有多少人,專業能力拔萃,因為不懂搞關系,而虎落平陽?又有多少人,沒有勇氣邁出祁同偉那一步,而看到了祁同偉圓夢的樣子。
這些,與祁同偉後來的黑化沒有關系,前面的坎坷以足夠觀衆回味了!
前幾天聚會,一位在體制内工作了十年的同學說:" 這幾年,我也有一點感悟,感覺工作的意義,又常常在公衆利益中混雜了部門利益、領導利益,甚至有些人的個人利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推動起來複雜萬分,最終誰受益往往不是口頭上宣傳的那些,其實,說到底,看透的人會有虛無感。剛剛過去的 2022 年,我就感覺很虛無…… "
另一位體制内的朋友随口說道:你這經曆,我早些年就體會了,如今仿佛又到了一個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隻有帶有一點理想主義色彩,但又放不下現實利益的普通人,精神内耗嚴重,才會越幹越窩火,才會有時感到虛無。
有上升的想法,沒摸到上升的路子,隻知道老黃牛幹活,結果發現老黃牛永遠犁地,被白 piao。
所以,在體制内從來都沒有 " 既要、又要 " 的模式,既要做一個清高的理想主義者,但又放不下現實的利益,又想利益最大化,怎麼可能呢?隻會自己心很累!所以,該容忍要忍,該拼命時要拼命,跟對人很重要,機遇更重要……
人生苦短,得樂且樂。
我就有一個女同學,她知道體制對她是最好的選擇。這樣的人,往往活的不糾結不擰巴也不懊悔。其實做什麼職業,獲得多大的成就隻是相對來說,沒人能定義哪種生活是好或者不好。
能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支持自己的理想生活,活好這并不太長的一生,就夠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