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
文|陳首丞
編輯|張友發
已經從輿論場中消失很久的元宇宙,最新的一條消息,是林俊傑的元宇宙房産投資大跌了 91%。
在 2021 年,元宇宙一度是幾乎所有行業的寵兒。這個集合了當下所有熱門概念(AI、VR、雲技術、區塊鏈)的綜合體看起來無比性感,也因此讓許多從業者、投資人乃至玩咖湧入其中。
林俊傑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去年 11 月,他在知名元宇宙平台 Decentraland 上購買了一塊價值 12.3 萬美元的地産,還曾表示對元宇宙非常感興趣,并計劃在 Decentraland 上建立音樂工作室和表演舞台。
不過,當風口退去,熱錢消散時,Decentraland 上的交易量和成交價大跌,林俊傑購買的土地價格也降到了 1 萬美元左右,較其購買時價格跌去 91%。
曆史正在發生戲劇性的轉變 ,本來被元宇宙納入子集的概念—— AI,正在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當人們的注意力一股腦地湧向這個看起來更務實也更能展現其能力的技術時,元宇宙成了明日黃花。
試圖在這個概念中投資并獲得收益的人,反而成了被鐮刀揮向的韭菜。
記得韭菜成熟時
由于技術層面缺乏實質性的突破,盡管被國内外各個互聯網大廠追捧,但元宇宙仍停留在概念的階段,而鮮有實際的應用。
即使有諸如改名爲 Meta 的 Facebook 号稱全力投入制作元宇宙,其打造出的面向公衆的産品 Horizon Worlds 也遭到了不少吐槽,留存用戶堪憂。而國内由百度打造的元宇宙産品,甚至在初始版本命名上直接從負數開始,充分體現了技術和應用雙重層面的不成熟。
不過,缺乏實際應用,并不代表資本市場不歡迎。經濟學家羅伯特 · 希勒曾提出過 " 動物精神 " 的理論,認爲金融市場的價格很大程度上會受到人們的信心和感情的影響,而這些因素不一定與市場基本面因素相一緻。
因此,盡管元宇宙并沒有實際産品問世,甚至連概念都不特别明晰,國内外的追捧仍然促使了資本市場的活躍。當不少人都相信元宇宙會成爲所有行業的未來時,投機者和投資者就同時誕生了。
2021 年 9 月 6 日,一家名爲中青寶的遊戲公司在其公衆号發文稱,公司緻力于打造一款虛拟與現實夢幻聯動模拟經營類的元宇宙遊戲《釀酒大師》,随後公司股價連續兩日漲停,因此中青寶被市場稱之爲 " 知名元宇宙概念股 "。到 2021 年 11 月 11 日,中青寶盤中一度漲至最高 42.63 元 / 股,總市值突破 100 億元,兩個多月時間漲幅超過 389%。
流行的概念促成了金融市場的火爆,而使用資本手段的人并不手軟。2022 年 2 月 20 日到 3 月 25 日,中青寶董事長減持了 786 萬股,套現金額達 1.9 億元。
與董事長的套現相反的是,據市場數據顯示,2021 年一季度,中青寶有散戶 4 萬人,到了 2021 年底變爲了 9.4 萬人,直到 2022 年一季度,依然有 9.2 萬散戶。一個合理的推測是,這多出來的五萬人沖着元宇宙的概念湧入,但并沒有能在合适的時間退出。
元宇宙的伴生品 NFT,也曾是資本市場熱炒的産品之一。NFT 被認爲是元宇宙的基石,中信證券曾發布公告稱,"NFT 将是元宇宙的數字資産确權解決方案。"
周傑倫就曾購買過與 NBA 球星庫裏同款的無聊猿頭像,2022 年 1 月,他還在 ins 上親自換上了幻象熊頭像,該産品由周傑倫和好友 Ric Chiang 創辦的潮牌 PHANTACi 推出。在周傑倫的宣傳下,10000 枚幻象熊 NFT 不到 40 分鍾就售罄,售出估值也達到了 6200 萬元人民币。
當然,這兩種産品也對應着不同的形式。後者是一種固定價格的 NFT 産品,且有偶像消費的含義在,一位購買了此産品的周傑倫粉絲告訴毒眸(ID:Domoredumou),她購買 Demo 空間并非爲了數字藏品,而是爲了支持正版 Demo。同時,該産品也限制交易行爲。但前者就更多有交易和炒作的意味在,但當用戶意識到,這類産品實際上并不具備高額價值時,交易價格也就瞬間下跌。
據《财富 Fortune》報道," 幻象熊 "NFT 在二級市場的售價,曾從 0.26 ETH(時值約 984 美元)瞬間飙升到 6.39ETH(時值約 21700 美元),但随後立馬開啓漫漫熊市。不到半年時間,該系列的最低買入價,自高點暴跌了 96.6%。
NFT 之外,元宇宙虛拟地産也曾是資本市場熱炒的方向之一。與周傑倫同爲娛樂圈人士的林俊傑則親自下場購買了元宇宙虛拟地産。隻不過,周傑倫幫助好友售出巨額 NFT 資産,林俊傑卻把自己套進去了。
據報道,林俊傑購買地産的元宇宙地産銷售平台 Decentraland,成交價中位數已從 2022 年的 45 美元跌至 5 美元,下跌近 90%。此前 2022 年 11 月,林俊傑花 12.3 萬美元在 Decentraland 購買的 3 塊虛拟地産,目前價值僅爲約 1 萬美元,浮虧 91%。
林俊傑則在社交平台發布了自己的錢包照片,表示 " 聽說最近很多人想幫我理财 ",疑似回應這條消息。
大廠換乘,遊客下車
林俊傑購買虛拟地産,多少有些玩票的意外在。但确實有不少人是沖着概念的興起去投資,并希望能夠從中獲利的。市場也确實給出了超出想象的回報,但并非所有人都在恰好的時間段内買入賣出,最終有不少人抱着割韭菜的心思入局,但卻被短線的價格浮動割了韭菜。
産生這樣的結果,也和市場信心的消失有關。前年開始,直到去年年中,衆多大廠的下場和大量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在無形之中增加了用戶的信心。不過,今年以來,元宇宙卻呈現出較爲衰退的狀态。
大廠的元宇宙進展停滞是直接的導火索。
其中,改名爲 Meta 的 Facebook 最爲明顯。2021 年 10 月,Meta 正式宣布從 "Facebook" 更名爲 "Meta",全力押注元宇宙。紮克伯格曾在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假設 Meta 在未來 5 年至少每年投資 100 億美元,到 2026 年 Meta 的投資就将達到 700 億美元。但這還隻是保守數字,Meta 到 2030 年初期的投資很可能接近 1000 億美元。
但重金投入顯然沒能給 Meta 帶來應有的回報,據 Meta 公布的 2022 财年第四季度财報顯示,Meta 四季度營收 321.65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 336.71 億美元下降 4%;淨利潤 46.52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 102.85 億美元下降 55%。
其中,公司元宇宙部門仍未實現盈利。2022 年四季度營收 7.27 億美元,同比下降 17.1%;期内虧損 42.79 億美元,這是由于虛拟頭顯(VRheadset)Quest 的銷售額下降;2022 全年虧損 137.17 億美元,與 2021 年虧損的 101.93 億美元相比,擴大 34.57%。
新項目虧損對于大公司來說并不意外,最直接也最影響投資人信心的,是其元宇宙産品 Horizon Worlds 的糟糕表現。一項對于 Horizon 用戶的調查顯示,用戶稱并沒有在該平台發現喜歡的虛拟世界,也找不到可以一起玩的人。還有用戶反饋虛拟形象看起來不真實,以及人物沒有腿部等。
這些原因進一步将用戶推離 Meta 的元宇宙,2022 年 10 月 15 日,《華爾街日報》報道稱,Meta 旗下的虛拟社交平台 Horizon Worlds 未能達到目标預期。該平台的用戶數量距離最初設定的 50 萬目标還差 30 萬,且用戶數量還在持續下降。
其他一衆本來有元宇宙計劃的公司也紛紛停下了腳步。據媒體報道,微軟裁撤了成立僅數月的工業元宇宙團隊,多個國内互聯網的元宇宙業務相繼停擺。隻有三年累計虧損 24.12 億元、急于上市的 soul,仍堅持在官網上聲稱自己是 " 年輕人的社交元宇宙 "。
大廠們的失勢進一步推走了本來僅僅是爲了短線收益而來的投資者們。林俊傑購買地産的平台 Decentraland,根據 NonFungible.com 的數據,目前日活躍用戶數(DAU)爲 650 左右,而月活躍用戶數(MAU)爲 3 萬左右。
資本市場受冷,仍然堅持元宇宙的變成了一些本來就不在輿論中心的行業,今年 4 月 9 日,廣西和重慶還聯合打造了 " 首個沉浸式溶洞元宇宙——賀州紫雲洞元宇宙項目 "。今年 1 月,張家界還推出了景區元宇宙平台 " 張家界星球 "。這些元宇宙項目多半主打沉浸式體驗和數字生态,雖然未必和最開始的元宇宙概念相吻合,但确實給一些景點提供了新的體驗項目。
在元宇宙退潮的時間裏,曾經被納入元宇宙子集當中的 AI,卻在近段時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進展。今年 3 月,全世界最早上馬元宇宙概念的 Roblox 也表示,會推出生成式 AI 遊戲創建工具。
RobloxStudio 負責人 StefCorazza 表示,這些工具可以 " 幫助自動化基本編碼任務,讓用戶可以專注于創造性工作。" 這意味着能夠用戶可根據簡短提示,生成代碼片段和遊戲内物件紋理。
Chatgpt 的火爆,更是再度促使資本市場火熱。且與元宇宙不同的是,Chatgpt 的技術更加看得見摸得着,這毫無疑問吸引了大衆新的注意力。
很快,國内不少項目開始上馬。自從百度最先發布文心一言之後,不少互聯網大廠也上馬了自己的類 Chatgpt 項目,諸如阿裏的通義千問、360 智腦、騰訊混元等等。沒有人順着李彥宏的意思在車輪子上造車,反而一個個又開始造起了輪子。
回想起前兩年幾乎同時間的元宇宙熱潮,這也不失爲一種諷刺。
1. 元宇宙概念股中青寶又上熱搜 網友:重點是營銷 94 年董事長
2. 中青寶連虧 2 年!董事長套現 2 億後辭職,機構跑光,散戶堅守 市場财經
3. 周傑倫快手開唱,露出了自己的元宇宙生意 電商在線
4. 一個空蕩蕩的元宇宙世界!Meta 元宇宙平台用戶不足 20 萬 澎湃新聞
5.Meta 半年内二輪大裁員涉及超萬人,重金押注元宇宙業務 2022 年巨虧 137 億美元 藍鲸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