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王賀
廣汽三菱銷量大幅下滑,最終将退出中國市場?
據媒體報道,三菱汽車決定停止在中國生産汽車,主要原因是電動汽車的普及和中國本土品牌崛起,使其在華銷量持續低迷。目前,三菱汽車已開始與在中國的合作公司廣汽集團就最終退出進行談判。
針對此事,三菱公關部門負責人井上徹二表示,該報道不是公司正式發布的消息," 還在繼續與股東對話,還沒有做任何決定 "。
針對上述問題,時代周報記者聯系廣汽三菱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尚未得到有效回複。
廣汽三菱成立于 2012 年,廣汽集團、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和三菱商事株式會社分别持股 50%、30% 和 20%。2018 年,廣汽三菱在中國市場迎來高光時刻,全年銷量 14.4 萬輛,同比增長 23%。此後,廣汽三菱銷量不斷下滑,2022 年銷量已縮減至 3.3 萬輛。
今年,廣汽三菱的市場表現更加低迷。據廣汽集團産銷快報,今年 3 月,廣汽三菱銷量爲 2471 輛。今年 1 月 -3 月,廣汽三菱累計銷量僅爲 3969 輛,同比下降 57.95%。
圖源:圖蟲創意
多次陷停産傳聞
廣汽三菱多次陷入停産傳聞。
三菱方面稱,負責中國業務的合資公司廣汽三菱第一季度銷量比上年同期減少 58%,降至 3969 輛。從 3 月 8 日到 5 月的 3 個月内,三菱在湖南長沙的工廠停産新車,部分零部件繼續生産;後續将根據庫存和銷售環境進行調整,預計 6 月重啓新車生産。
之後,廣汽三菱的聲量漸小——先是缺席 4 月舉辦的上海車展,又未在廣汽集團的産銷快報中出現。今年 4 月開始,廣汽集團連續三個月的産銷快報再未單獨披露廣汽三菱的相關數據。
三菱退出中國市場的猜測頻繁傳出。今年 5 月,三菱汽車社長加藤隆雄在媒體吹風會澄清稱,三菱沒有退出中國市場的計劃。盡管面臨困難,長沙工廠将按計劃于 6 月重啓生産。
這一生産計劃并未重啓,廣汽三菱卻等來裁員消息。今年 7 月,網絡流傳的一封《緻廣汽三菱全體員工的一封信》顯示,廣汽三菱産品受市場轉型的影響,銷售遠未達預期,經營陷入困境,公司經營層和股東方慎重讨論,決定于 6 月進入臨時停産階段。
對此,廣汽集團回應稱,目前,廣汽三菱的股東三方正盡全力推動企業的纾困轉型工作。廣汽三菱将根據實際情況,依法依規進行人員結構的優化,并盡最大努力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
市場消息稱,廣汽埃安将接手廣汽三菱的長沙工廠,并将其改造成廣汽埃安的第三工廠,年産能爲 20 萬輛。對此,廣汽埃安相關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該消息尚需進一步确認。
圖源:圖蟲創意
爲何折戟中國市場?
曾在中國市場輝煌一時的廣汽三菱滑落至此,與産品單一、換代較慢不無關系。
此前,廣汽三菱旗下擁有奕歌、歐藍德、祺智(EV)、勁炫、帕傑羅(進口三菱)等多款車型。企業年報顯示,從 2018 年開始,廣汽三菱的燃油車産品僅剩勁炫、歐藍德、奕歌三款,2022 年,燃油車隻剩下歐藍德一款。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1 年廣汽三菱銷量爲 6.6 萬輛。其中,歐藍德一款車型的累計銷量爲 5.59 萬輛,這款車型已有長達 10 年未有換代。2021 年銷量與 30 萬輛目标相去甚遠,廣汽三菱在 2021 年底推出新一代歐藍德。
廣汽三菱旗下均爲 SUV 車型,而 SUV 市場早已是一片紅海。據乘聯會數據,2021 年,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爲 2048.6 萬輛。SUV 的銷量達 922.1 萬輛,占比近一半。
廣汽三菱也正在逐漸喪失發動機領域的技術優勢。2023 款歐蘭德搭載了 1.5T 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 +CVT 變速箱,發動機型号仍是老舊的 4B40。
廣汽三菱在 2016 年深陷汽車油耗數據 " 作弊門 " 泥潭,原因是合作方日産公司質疑三菱爲其代工車輛的實際油耗與三菱提供的數據不符。
廣汽三菱的電動化轉型也較爲緩慢。2022 年,廣汽三菱曾試圖通過新能源轉型擺脫困局,但自身沒有純電平台,隻得使用廣汽埃安的純電平台。同年 3 月,廣汽三菱推出第一款純電 SUV 阿圖柯,但卻被外界視爲埃安 V 的 " 換殼車 ",平均售價還高出約 4 萬元。今年一季度,阿圖柯銷量僅 178 輛。
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中國新能源車發展之快、影響之廣以及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接受度,都遠超各界預期。
梅松林認爲,合資汽車品牌應更早、更快地引入符合中國市場的新能源車産品,接受中國新能源車的主流技術方向。它們也應認清市場發展大趨勢,果斷停掉不符合市場發展潮流的技術、産品,減少不必要損失。
圖源:圖蟲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