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伊姐(周桂伊) 葉子姚
五四青年節那天,中戲 02 級回母校聚會。
一張合影裏,唐嫣站在 C 位。站在她身邊的,是久違的文章。
衆人驚詫:唐嫣旁邊是文章嗎?
直接把驚歎送上了熱搜。
照片裏,文章确實肉眼可見地老了。或者更準确地說,相比老态,更多的,是一種疲态。
特别是在唐嫣的對比之下,唐嫣比他大一歲。
這畫面,倒是印證了兩件事。一是紅氣養人,除了唐嫣,合影裏大家眼熟的還有張小龍、李澤鋒、孫堅和楊爍,回想一下,文章最火的時候,我們還不認識這幾位男同學。
另一件事是,看一個人的年紀和境遇,臉和身材都不可靠,科技與自律可以解決。隻有眼神,騙不過人。
面對全網嗟歎,文章當晚就直接回應了。
" 對,是我。"
離婚 4 年,其實這不是文章第一次被稱衰老和潦倒。
去年他現身視頻爲電影《谷魂》打 call,整個人和面部線條就是下垂的狀态。
同年和謝娜合作賴聲川的話劇《十三角關系》,發布會上就狀态恍惚,發福略油。
演出現場來看,歲月的痕迹依然是追上了他的演技。
今年初被曝光的照片裏,他頭發花白地坐着,目光凝滞。這應該是他新話劇的老年妝。但人的狀态和目光,其實與這些年本人的狀态無縫銜接。
每次出現在鏡頭前,都與當年的 " 向南 "、" 小貝 ",天差地别。
" 周一見 " 直接斬斷了文章昔日風光無限的事業。縱然當年馬伊琍出面挽尊,也無法再讓他重返光輝歲月。
離婚後,文章基本轉戰幕後。
給電影《不期而遇的夏天》做監制。
加入劉天池表演工坊做老師。
在話劇上,其實他資源還好。這幾年與賴聲川多次合作。
與謝娜演《十三角關系》,劇中就扮演了一個 " 出軌男 "。
與倪妮演《如夢之夢》專屬版,化身憂郁的 " 五号病人 "。
今年,文章又加入到經典的《寶島一村》,賴聲川發布了彩排照片。
今年 10 月,他們還會一起去這屆的烏鎮戲劇節。
文章主動分享的生活裏,最多的兩件事,一個是演話劇,一個是健身。
我覺得他過得挺好,若眼下是蟄伏,想來磨練演技和錘煉體魄,倒是最好的選擇。
文章被說老了,而就在前段時間,前妻馬伊琍也被罵,因爲在劇裏強行 " 年輕 "。
在新劇《龍城》裏,46 歲的馬伊琍飾演 26 歲的女主鄭東霓,一個在原著裏漂亮至極、敢愛敢恨的姑娘。
結果馬伊琍在劇中的形象和造型被吐槽,颠覆原著粉對角色的期待。畢竟劇裏演她三嬸的劉琳,才比她大三歲。
剛開播網上就在讨論心目中的 " 鄭東霓 " 适合誰演。腦海裏出現的都是張雨绮、倪妮、迪麗熱巴。
說實話,我看了幾集,也很想跑進去把她别扭的長發齊劉海給薅下來。
還是更喜歡她在《愛情神話》裏适配度極高的氣質形象。
大家還吐槽她 " 無少女感 " 的一點是,覺得馬伊琍穿搭土,衣品差,甚至喊話勸她别再拿私服進組,但馬伊琍好像不在乎。
《我的前半生》裏衣服都是馬伊琍自己去買的,播出後被罵太醜,采訪時她依然表示這些衣服自己都能直接穿出門。
這讓我想起很多年前,馬伊琍的一段訪談,那時候,她和文章還是恩愛夫妻。
買衣服這件事,她說自己不買大牌,花很多錢買件衣服,不舍得,會去逛一些小店,還常被文章說 " 能不能買些好一點的衣服,别買地攤貨 "。
那時候,馬伊琍的大牌衣服和包都是文章出差時買的,她還反複攔着:" 别買了,浪費,我又不怎麽用。"
這麽多年,經曆了婚姻解體,事業跌宕,被數次吐槽衣品,但她從來沒有咬着牙要 " 改頭換面 " 證明給别人看的意思,畢竟請個專業造型師或花重金置辦行頭對女明星來說都不是什麽難事。
想想這幾年離婚後走上 " 大女主獨美 " 路子的女明星,基本都立刻以 " 離婚後形象更美、穿搭更靓 " 上過熱搜。
馬伊琍反而不需要這個人設,衣服照常穿,日子照樣過——她才是發自内心接受離婚單親這件事太久了,久到可以笑談之前的沉淪和狼狽。
她絕對不是不懂當下觀衆要什麽,但她可圈可點的造型,隻在時尚雜志裏——非營業,不迎合。
不過,離婚後的馬伊琍和文章,在事業上的勢頭,的确完全不同。
馬伊琍憑《我的前半生》獲封白玉蘭視後,電影《找到你》讓她獲得華鼎獎最佳女主角。
前後十年,從夏琳到子君,衣服全被嘲醜,但又怎樣,都成就了馬伊琍。
46 歲的她,坦誠地說自己戀愛還是會 all in,不 all in 有什麽意思。
但一以貫之地清醒,唯一的前提,就是誰也不能耽誤她的工作,這是命門。
" 來阻礙你工作的人,絕不值得托付。"
沒錯,寫到這裏了,大家該看明白了。
我并不想誇出那句很容易激勵大家的燙嘴雞湯——離婚後男人松垮油膩,女人逆齡獨美。人都無法違背自然規律,地心引力對衆生平等,它不參考民政局那個證。
大家總想腦補文章很慘,意淫馬伊琍一往無前,那真的隻是意淫,甚至恨鐵不成鋼她在新劇暴露了長相短闆,潛意識瘋狂希望她 "Hold 少女顔 ",隻能說這是另一種童話投射。
可是,在一場分道揚镳裏,沒有誰能全身而退,皆有代價。
" 出軌男活該落寞,離婚姐注定飛升 " 什麽的聽聽就好,熱衷口嗨立旗的,内心往往比普通人更脆弱。
說回馬伊琍新劇狀态被争議這事,大花的氣質本來就有一種沉穩和貴氣,的确不适合以大扮小。
上一輪被嘲的,是章子怡的《上陽賦》和周迅的《如懿傳》。
但被罵扮嫩、造型土、不該接這角色,馬伊琍沒有任何解釋,像自動屏蔽掉這部分一樣,還在微博上分享關于單親家庭教育的思考。
鄭東霓這個角色,應該是馬伊琍主動争取的,她說自己十多年前看小說就喜歡這個角色。
說白了,觀衆喜不喜歡沒有自己喜歡重要。
這個勁兒,就和當年閨蜜劉孜反對她和文章但也沒用,一樣。
這個勁兒,就和 " 我愛穿啥就穿啥,誰願意憋着勁演校園初戀或者辣妹,誰演 ",一樣。
我更想說的是,穩定的精神内核,對一個人有多重要,跟單身還是結婚離婚都沒關系。
文章口碑跌到地闆,不僅因爲離婚出軌。
站得高跌得重、一路順遂爲人張狂、耍大牌、德不配位、得罪太多人 …… 這些原因已經衆所周知。
心性和德行的不穩定,讓文章付出此生最大代價。就算不是 " 周一見 ",大概率也會在另一個坑裏摔跤。
前陣子聽一個播客,魯豫采訪曾黎。聊到中戲最美校花爲什麽就是出名不早,總是不溫不火,直到年過四十,才有一些聲響。
曾黎說,有些東西不是誰都能扛得住,就算二十幾歲紅了,那時候自己的心性,可能未必撐得住那些名利。
對文章來說,怒馬鮮花,突如其來得太猛烈了。
相反,馬伊琍的内核一直很穩。
從小接受了父親的鷹式教育,大衆傳統的評判她很早放棄了。
從婚戀到職場,從育兒到個人形象,她是真都活在自己的意志裏,也不在乎外界的标簽。
用白話講,就是三個字——主意正。
被嘲油膩衰老的文章,還會咬着後槽牙負重拉練一身腱子肉。
而當初産後拍戲被嘲胸部下垂、身材走樣的馬伊琍,絕對不會撩起衣服,突然給你展示腹肌和馬甲線。
口嗨雞湯總在強調,一個女人隻有成功,有錢美麗,才值得被愛。
但其實成功有錢美麗這些外化的東西,都是爲了内化自己的穩定感,讓自己更多選擇,可以不動聲色,也可以全身而退。
至于戀愛裏 " 被愛 " 這件事,全靠運氣和緣分,好消息是,越到人生的後半程,它越不重要。
活得最好的人,是不向任何人證明的人。
你聞不聞得到她的香不重要,她一直在自己的宇宙,種自己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