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隻要能投進去,其他都是後話。"
" 宇樹的老股搶不到,機器人的 BP(Business Plan,商業計劃書)看不完。"
這是一位硬科技投資人在朋友圈發的話。近期,行業中 " 宇樹老股 " 轉讓的消息傳出,不少投資人都在感歎 " 搶不到 ",搶到老股份額的投資人則慶幸 " 抓住了最後上船的機會 "。一位投資人向第一财經記者估算,下一輪宇樹估值很有可能由 C 輪的 80 億元飙升至 200 億元。與此同時,一位私募投資機構的投資經理向記者表示,40% 想要認購宇樹老股的客戶來自海外。
幾乎高于十倍的投資回報率可能,讓宇樹在具身智能賽道裏,成爲了每個人都想要拿到的 " 船票 "。

500 萬元起投,投資者瘋搶
春節前三天,Ethan 拿到了宇樹老股轉讓的項目。Ethan 所在的私募基金,把這個機會看成是一次給客戶的福利。" 投資回報率可能在十倍以上,大家認爲這是一個保守的估計。" 他對第一财經記者說。
天眼查數據顯示,宇樹成立以來共經曆了九輪融資,除了 2017 年 200 萬元的天使輪,B 輪以後的融資金額通常都在數億元人民币。
"2022 年的時候我們接觸到了宇樹科技,同時期還有另一家杭州的四足機器人企業。" 一位錯失了宇樹投資機會的投資者告訴第一财經記者,之所以選擇了後者,是因爲 " 根據投資經驗,後者團隊更加穩妥 "。" 名校背景,加上豐富的團隊管理經驗,比當時的王興興看上去更穩定一些。"
這位投資者告訴記者,創始人的學曆背景确實會給初創企業 " 鍍金 "。完成了 7 億元天使輪融資的銀河通用創始人王鶴,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博士畢業于斯坦福大學,師從美國三院院士 Leonidas J.Guibas 教授;星動紀元創始人同樣畢業于清華大學,直博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成立半年就獲得了超億元的天使輪融資。
相比部分創始人的學曆光環,王興興并不掩飾自己的 " 偏科 "。在知乎上,王興興對自己在上海大學研究四足機器人的經曆表示,自己在 " 考研失敗(英語悲劇了)" 之後," 機緣巧合 " 來到了上海大學。也就是這次機緣巧合,讓王興興做出了 XDog,一個靠電驅就能夠達到波士頓動力 BigDog 運動性能的四足機器狗。
" 宇樹的核心技術實際上就是從四足時代叠代發展而來的。" 莅未源資本合夥人劉蓉告訴第一财經記者,從四足到雙足,宇樹技術的高效叠代和成本控制讓其迅速鎖定了市場。在 2025 年 CES 上,宇樹的工作人員告訴第一财經記者,宇樹四足機器人的全球市場占比已經達到了 60%-70%。
核心技術的潛力和驗證過的商業模式,讓這家中國頭部機器人公司成爲了行業的黃金标的。" 三天時間裏,我大概接觸了十多個有意向投資的客戶,大概 40% 來自海外,有美元基金背景。"Ethan 說,本次合作的投資門檻是 500 萬元起。
宇樹下輪估值或翻倍,資本押注具身産業鏈
Ethan 告訴第一财經記者,本次宇樹一級市場的資本流動,其實是 " 意料之外 "。" 說是老股轉讓其實還不太準确。"Ethan 說,這次宇樹在一級市場流動的股資,實際上是由于一家參與了宇樹 C 輪融資的機構存在資金缺口,因此提供了一個 " 協議機會 ",重新募集與該投資份額等額的資金。
" 隻要能投進去,其他都是後話。" 劉蓉說,對于機構而言,搶到頭部項目份額意味着基金募資時擁有 " 标杆案例 ",即便短期無法退出,也能通過 " 隔輪退 " 的方式賺取估值差。" 畢竟下一輪宇樹的估值可能就要到 200 億元了。"
劉蓉透露,春節前後遞到自己手上的機器人 BP 非常多," 很多核心的零部件廠商都在準備下一輪的融資 "。她預估,今年除了本體廠商之外,機器人上下遊産業鏈的融資将會更加頻繁。" 因爲很多減速器、電機制造廠商,本身也在服務新能源汽車等制造業,随着機器人落地和需求量上漲,他們的财務模型會更加穩定。"
不過,劉蓉也表示,從這個角度來看,投資人必須把周期拉長," 可能會拉長到 5-10 年 "。
鼎心資本合夥人潘濤也告訴第一财經記者,今年會關注機器人賽道中的一些新領域。他透露,這些新的機會來自于機器人本體、大小腦、零部件、算法、數據訓練等多個方面。
" 目前的智能機器人,仍然是在用傳統工業控制的産業鏈來搭建的一個階段性産品。" 機器人所涉及的産業鏈複雜冗長,潘濤認爲,随着機器人産業的發展,專業化、定制化的零部件,和逐漸收斂的大模型等會逐步出現,這些都是他作爲投資者可能關注的領域。
行業仍處在發展早期,也意味着具身智能領域的産品落地節奏并非是具象的。" 畢竟機器人産品想要代替人,一定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潘濤表示,初創企業在公司的戰略和業務執行層面,要圍繞人、财、物、産、供、銷等一系列資源構建達成平衡。
" 企業面臨的很現實的問題是,這個行業可能需要 10 年之後,才會有一個很大的市場。" 潘濤表示,企業怎麽在這麽長的周期當中,持續獲得融資,将會是後續拉開競争差距的關鍵。
(文中受訪者 Ethan 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