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口罩之後,醫院人滿為患,火葬場排起長隊。有些獨居老人沒有扛過這次發燒,獨生子女不在身邊,結局令人唏噓。獨生子女四海為家、遠居各地,年邁的父母終将孤獨終老,他們都在悲歎自己的養老問題。
還記得前兩年金姓部長的悲劇嗎?女兒定居 M 國大别墅,金姓部長點蠟燭祭奠亡妻,因小型火災不幸身亡。很多老人感歎:學習不好的兒女,才是留在老人身邊報恩的。獨生子女父母養老問題令人揪心!
當年為了鼓勵計劃生育,消除人們對 " 養兒防老 " 的顧慮,1985 年的宣傳标語是:計劃生育好,政府來養老。随着養老壓力的增大,宣傳口号逐步演變成 " 政府幫養老 "" 養老不能全靠政府 " 一直到 " 自己來養老 "。
PS:1962-1976 年這一批嬰兒潮,也是獨生子女的父母,其中有五類人最苦,面對養老問題,他們估計要哭倒在地了。
第一類,養老金很低的父母,他們的晚年生活比較拮據;第二類,獨生子女生活艱難的父母,自己已經很難了,還要幫襯子女;第三類,失獨的父母,痛苦一生;第四類,喪偶的老人,獨生子女無法照顧,他們的歸宿是養老院;第五類,獨生子女定居在海外或大城市,無法照顧父母。
所以,有些獨生子女的退休老人呼籲:2023 年在養老金上漲中每月多漲 10% 養老金,作為當年執行計劃生育的回報。政府兌現當年的承諾,幫助解決這一茬獨生子女的父母養老。
PS:滿腦子裡隻有市場經濟的社保專家提出了反對意見。
一是各地區給獨生子女父母發了 300-3000 元不等的補貼。二是多漲 10% 養老金,違反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市場法則。三是養老基金不是慈善機構,沒義務關照獨生子女父母群體。四是給獨生子女父母多漲,對其他群體不公平。五是獨生子女家庭約有 1.8 億,社保基金沒有這麼多錢。
PS:獨生子女的父母也提出了合理訴求,希望能引起社保部門的重視。
【1】響應國家計劃生育的号召,做出了曆史貢獻。當年,突然實行計劃生育,大多數人并不接受。隻生一個孩子,也是為國家做貢獻。國家承諾 " 計劃生育好,國家來養老 "。這一批老人逐步退休,他們的獨生子女正趕上事業期、職場焦慮期,自顧不暇,根本沒能力照顧父母。
【2】解決獨生子女養老問題,需要建立長效機制。政府對獨生子女父母有一些待遇:一次性補貼、交稅享受一定減免、等等。這種 " 福利 " 隻是錦上添花,不是長效機制。養老長達幾十年,每月多漲養老金才是根本措施。
【3】共同富裕優先從獨生子女父母開始,給予體面生活。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問題是重大民生問題。現在的獨生子女都四海為家,無法照顧父母,這一批老人将面臨孤獨終老的局面,要麼請護工,要麼進養老院,沒有錢是解決不了本質問題的。
第四,政府應該也有渠道,徹底解決養老金不足的問題。養老基金庫存不足是政府的責任。美國的養老金規模是美國 GDP 的 150%,中國隻是中國 GDP 的 10%,壯大養老基金應探索更多的渠道。比如,2022 年中國 GDP 中的 75% 是由國有企業創造的。既然國企屬于全民所有制企業,多劃撥利稅進入養老基金,就能解決問題。
PS:您認同嗎?請多多轉發,呼籲政策更加務實、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