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是延遲退休提案 " 十周年 "。今年 2 月 2 日,某證券公司一篇 " 延遲退休 2023 年啟動 " 文章一經發布便沖上熱搜榜。可見這一政策牽一發而動全身,牽動着億萬家庭的心。
漸進式的延遲退休政策,首次在 2013 年召開的 18 屆 3 中 quan 會上被明确提出,至今已滿 10 周年,直到今日也沒出台時間表。其中,在 2014 年主流大報反複進行了宣講(見截圖)。所以,當 2023 年延遲退休方案即将落地時,一石激起千層浪。
為什麼斷言延遲退休在 2023 年啟動呢?主要有五個強烈信号:
一是 20127 年人社部承諾,經過五年成熟期,在 2023 年推出;
二是按照 " 十四五規劃 " 進度要求,必須 2025 年前啟動;
三是 2022 年山東、江蘇等地區試點結束;
四是 2022 年 10 月大會和 12 月經濟會及擴大内需規劃再次重申;
五是江西南昌今年打響了靈活就業女性人員延遲 5 年退休的第一槍。
延遲退休,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廣大人員最關心的幾個問題,咱們來分析一下:
【一】是否要學習西方國家的漸進式延遲退休呢?
人社部在曆次宣講中,均表示要實行漸進式的延遲退休模式,也是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漸進式模式,即:每年延遲 3 個月或 6 個月,利用十年二十年時間,過渡到延遲 5 年甚至是 10 年(比如,女性工人、女性幹部)。如圖所示:
從世界範圍内看,我國的退休年齡比較小,西方發達國家都是采取了漸進式的方式,逐步延遲到 65 歲及以上年齡退休了。看這些圖表就清楚了!
我們來看看 M 國的漸進式延遲退休的計劃表(下圖)。法國在今年 2 月 19 日爆發大罷工,反對政府推出的漸進式延遲 2 年(從 62 歲到 64 歲)退休的計劃。
可是,我國在江蘇、山東等地區的試點卻不是漸進式的,而是延遲 1 年至 5 年的方式。比如,山東規定副高職稱及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可申請延遲 1-5 年時間。江蘇采取自願申請、單位批準的方式可延遲 1-5 年。
所以,2023 年 3 月兩會上,延遲退休到底采取什麼方式,讓我們拭目以待。
【二】如果我國采取漸進式延遲退休,對各個年齡段人群有何影響呢?
人社保在宣講方案裡反複強調:延遲退休方案的基本原則是——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那麼,按照該證券公司的預測,2023 年啟動,2025 年正式實施,采取每年延遲 2 個月的模式,對 1965 年至 1990 年出生的人群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首先分為男性和女性。男性基本有兩個年齡(正常 60 歲,特殊工種 55 歲),女性有四個年齡,女性副處級以上幹部 60 歲、普通女性幹部(女性靈活就業)55 歲、女性工人 50 歲、女性特殊工種 45 歲。所以,影響的進程不一樣。
推算公式:2025 年實施延遲退休,1965 年出生的男性、1970 年出生的女性幹部、1975 年的女性工人、1980 年出生的女性特殊工種,成為曆史上第一批坐上延遲退休 " 首發車 " 的人。
以此類推:男性每年延遲 2 個月。從 2025 年到 2055 年合計延長 5 年(60 個月)達到 65 歲目标。2055 年,1995 年出生的男性年滿 60 歲(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已經完全過渡到 65 歲退休。
以此類推:女性幹部每年延遲 4 個月、女性工人每年延遲 6 個月。從 2025 年到 2055 年分别合計延長 10 年(120 個月)和延遲 15 年(180 個月),均達到 65 歲退休的終極目标。
【三】延遲退休落地 2025 年,三種人笑暈,三類人哭慘。
(1)管理人員笑了,普通人員哭了。企事業單位裡,坐辦公室的管理人員拿幾十萬上百萬年薪,延遲一年退休就等于普通工人一輩子的收入。普通人員隻有三四千元的工資,65 歲還要從事強體力勞動,不但幹不動了,還容易出安全事故。
(2)機關事業人員笑了,靈活就業人員哭了。機關事業人員端的是金飯碗,福利優厚,旱澇保收,多工作幾年還漲養老金。靈活就業人員端的是泥飯碗,朝不保夕,自己全額買社保,延遲五年退休,找工作難度和經濟壓力都倍增。
(3)既得利益人員笑了,獨生子女父母哭了。有些人進了圍城内的好單位,衣食無憂,子女也安排在好崗位,恨不能天天泡在單位裡享受紅利。普通的獨生子女父母,子女都進了私企,不幫忙兒女帶孩子,生活與事業難以平衡。父母都想早退休,照顧家庭。延遲退休,讓他們兩頭顧不上。
PS:延遲退休是一個重大民生問題,牽一發動全身。多多轉發,讓有關部門看到,更多人呼籲政策更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