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商業消費組
作者|齊敏倩
編輯 | 苗正卿
頭圖 | 視覺中國
寶潔放棄了曾寄予厚望的高端美容儀品牌 OPTE。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寶潔正逐步淘汰 OPTE,寶潔發言人在郵件裏面表示,OPTE 将不再履行新訂單。虎嗅通過 OPTE 官網發現,早在今年 1 月份,該品牌就表示将暫停業務。
據了解,OPTE 是寶潔創新投資部門孵化的首批品牌之一,這款産品于 2020 年上市,主打遮斑、淡斑,上市前還曾高調亮相 2019 年 CES 和我國進博會。據寶潔官方說法,這款産品研發曆時 14 年,有 40 多項專利,公司相關發言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 這是我們研發的最優質的美容産品。"
産品售價自然不菲,OPTE 在美國市場的定價爲 599 美元,在我國市場的售價約爲 5000 元,屬于家用美容儀行業的 " 高端玩家 "。
去年,OPTE 天貓旗艦店已經停止運營,當時還有消費者在小紅書吐槽其疑似 " 跑路 "。因爲這款美容儀需要搭配精華使用,而去年其海外旗艦店已經停止出售精華,導緻消費者購買的機器隻能閑置。
得益于顔值經濟的崛起,近年來家用美容儀備受消費者青睐,市場規模也與日俱增。
智研咨詢數據顯示,2014 年到 2019 年,我國美容儀需求量從 131 萬台增加到了 655.2 萬台,美容儀複合增長率高達 28%。具體到家用美容儀,有機構預測,到 2026 年市場規模将突破 200 億元。
在這樣一個增長快速的市場上,寶潔作爲國際快消巨頭爲何會選擇暫停呢?
有業内人士在接受化妝品觀察采訪時表示,這主要是因爲其銷售業績不佳。不止寶潔,歐萊雅的美容儀産品銷量同樣慘淡,一個原因是巨頭的主要精力不在美容儀産品上,不可能投入太多資源。
上述人士表示,目前我國美容儀市場上銷量較好的有兩大類,一類是雅萌、AMIRO(覓光)等專業品牌;另一類則是走低價路線的國内雜牌。
以雅萌爲例,一個品牌要想在家用美容儀市場上 " 走紅 ",營銷至關重要。雅萌母公司财報顯示,2021 财年其銷售費用占營收 46%,而研發費用隻占 1% 左右。
雅萌、ReFa 等先進入市場的專業美容儀品牌,在社交媒體以及直播間等渠道進行過大量營銷推廣,提前占據了用戶心智。而寶潔、歐萊雅等大集團在這方面的投入較少,所以銷量也相對一般。
從整個家用美容儀賽道來看,近年來這個行業進入者很多,也存在良莠不齊、亂象叢生的情況。
按照技術、功能分類,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美容儀一共有三大類:一是光電加熱類如射頻産品等,這類儀器的作用主要是緊緻皮膚、抗老等,所以受衆面很廣;二是電流類産品,主要功效是促進皮膚新陳代謝;三是光照類,比如常見的紅藍光美容儀。
由于之前缺乏相關标準,美容儀的安全性和功效性一直是消費者關心,甚至憂心的地方。之前就有被美容儀燙傷的案例,而功效方面,由于大部分美容儀都要長期堅持使用,所以關于美容儀是否有效,是不是 " 智商稅 " 的讨論一直不絕于耳。
面對市場亂象,監管也在趨嚴,而且很有可能造成行業大洗牌。
根據有關規定,射頻治療儀、射頻皮膚治療儀要按照Ⅲ類醫療器械管理,産品按《醫療器械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的規定申請注冊。自 2024 年 4 月 1 日起,上述兩類産品未依法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不得生産、進口和銷售。
有化妝品業内人士向虎嗅透露,Ⅲ類醫療器械需要做 3 期臨床試驗,申報周期長,花費也在百萬以上。所以,這個規定會大幅提高射頻産品的門檻," 小品牌不得不退出競争,留下有實力的大廠繼續競争。"
不過,上述人士認爲,對于消費者和整個行業來說,這個規定的影響是積極向上的。因爲,産品會更規範更安全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