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聯社 12 月 31 日訊(記者 陳俊蘭)2024 堪稱證券業 " 強監管年 ",随着年底的到來,券商收罰單更有密集之勢,12 月以來,券商收到的罰單數量創下了下半年以來單月最高紀錄。
易董數據顯示,截至 12 月 30 日,月内各家券商已收到 52 張罰單,至少涉及 27 家券商,罰單數量是去年同期(34 張)的 1.5 倍。
整體上看,經紀業務依然是違規重災區,違規占比達 42.31%,14 家券商經紀業務違規。投行業務也是監管關注重點,14 張投行業務罰單,8 家證券公司被罰。值得關注的是,時隔半年多時間,又有多家券商密集接收了與場外衍生品和資管業務相關的罰單。
12 月已收到 52 張罰單
易董數據統計顯示,自 12 月以來,券商罰單數量合計爲 52 張,其中,涉及機構罰單 31 張,人員罰單 21 張,共計 36 名從業人員被問責。

就違規業務類型來看,主要涉及券商的經紀業務和投行業務。經紀業務違規占比達 42.31%,14 家券商經紀業務違規。從 12 月以來多張罰單的違規案例來看,投資顧問、客戶經理等違法買賣股票、代客理财,仍是違規遭罰的多發地帶。提及證券從業人員違規買賣證券,借他人名義從事證券交易,私下接受投資者委托買賣證券等系列問題的罰單共計 10 張。
而在投行業務主要爲券商執業過程中的違規,多張罰單中提到券商投行披露的報告盡職調查不規範、出具的文件存在重大遺漏、虛假記載。而從處罰的情形來看,一案多罰情況極爲常見,通常是一張罰單中保薦機構、保代共同被罰。12 月内,有 14 張與投行業務相關的罰單中,至少有 4 張罰單爲雙罰。
時隔數月券商再因衍生品業務密集接收罰單
近期,證券行業的監管态勢持續加強态勢也體現在衍生品業務方面。據易董數據顯示,僅在 12 月份,就有 5 張罰單與場外衍生品業務違規相關。縱觀整個 2024 年,與場外衍生品業務違規的罰單爲 9 張。除了 12 月份的罰單外,上一次有券商因場外衍生品業務收到罰單是在今年的 4 月份。而在此之前,有關場外衍生品業務的罰單披露日期則要追溯到 2021 年。
12 月 27 日,監管披露 3 張罰單中提及券商因場外衍生品業務違規收罰單。其中,銀河證券和申萬宏源證券因存在對個别場外衍生品交易對手交易行爲監測不到位等多項違規行爲,分别收到上海證監局的深圳證監局的罰單。國信證券則是場外衍生品業務存在爲客戶違規開展業務提供便利、适當性核查不完善、風險監測管控不完備、内控管理不足等問題收到深證證監局罰單。
12 月 20 日,深圳證監局同日對 3 家券商開出了罰單,其中 2 張罰單提到,中信證券和招商證券存在經紀業務管理存在不足,場外衍生品業務管理存在不足等兩項問題被深圳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今年來的場外衍生品業務罰單顯示,至少有五個常見問題,包括适當性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不足、合規風控提示未落實、交易行爲監測不到位以及違規開展業務提供便利。衍生品業務具有高風險、高複雜性的特點,對券商的風險管理和内部控制要求較高。
券商資管業務收到 3 張罰單
除了場外衍生品業務,在 12 月券商資管業務領域也出現了多起違規事件。易董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包括甬興資管、興證資管、國信證券、銀河金彙資管、華泰資管、海通資管、中原證券、中山證券、以及華林證券等都因資管業務被出具罰單。除了 12 月份的罰單外,年内券商因資管業務密集收到罰單主要集中在上半年。
12 月 27 日,上海證監局披露的 1 張罰單顯示,上海甬興資管存在私募資産管理業務投資管理不規範,個别私募資産管理計劃主動管理不足,被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同日,興證資管存在部分單一資管計劃爲銀行理财規避監管要求提供便利、債券池管理不到位等 6 項違規行爲收到福建證監局的罰單。
12 月 20 日,上海證監局所披露的 2 張罰單顯示,華金證券主要涉及四個違規事項,一是私募資産管理業務投資管理不規範,個别單一資産管理計劃主動管理不足,二是私募資産管理業務股票庫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三是代銷金融産品準入制度執行不到位,四是銷售私募基金未審慎核驗部分高齡投資者的收入證明。因上述四項違規行爲,華金證券被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資管業務作爲券商的核心業務之一,券商防範資管業務違規,關鍵在于構建全面的内部合規框架、強化風險管理措施,并持續監控與改進。券商應該定期開展合規培訓,提升全員風險意識和合規能力。此外,券商還需确保風險管理措施能夠落地執行,對風險管理内部職能進行精細劃分,并形成垂直化管理。同時,券商應整合境内外操作風險典型案例和行業經驗,總結形成操作風險控制與緩釋的基本措施,強化風險管理的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