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瞿依賢 8 月 8 日,經濟觀察網獲得的一份《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專項審計調查報告(征求意見稿)》顯示,廣東省 3 家藥品生産企業套取資金 40.77 億元用于公關等用途,推高藥品出廠價格。
此外,在肯定廣東省高度重視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該審計調查結果還指出,多家藥品耗材經銷企業增加中間銷售環節,提高藥械價格,醫務人員長期接受醫藥企業輸送利益,醫療機構違規采購或使用醫療器械等。
審計署派出的審計組,自 2023 年 5 月底至 7 月,對廣東省(不含深圳市,下同)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生産經銷使用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調查,重點調查了廣東省藥品監督、醫療保障、衛生健康等有關管理部門,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等醫療機構,藥品和耗材的生産、經銷企業。
接近廣東省衛健系統的人士告訴經濟觀察網,廣東省衛健系統前段時間确實在接受審計,剛剛結束," 這次審計很嚴格 "。
上述審計調查報告的落款是 " 廣東省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生産經銷使用情況專項審計調查組 ",由廣東省衛健委辦公室轉發給廣州、珠海、佛山、河源、東莞、中山市衛生健康局(委),省人民醫院、省第二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廣東省醫學會。
上述一家醫院的工作人員向經濟觀察網證實,前述廣東省衛健委轉發的調查報告屬實。而另一家醫院的醫生告訴經濟觀察網,醫院層面多次下發反腐倡廉公告。
藥品生産企業套取資金用于公關
審計抽查發現,2021 年至 2023 年 5 月,廣東 3 家藥品生産企業向 1936 家第三方商務推廣公司支付費用,假借服務費用等名義套取資金 40.77 億元,增加藥品綜合成本,推高出廠價格。
這 3 家企業爲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廣東一方公司 ")、廣州一品紅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廣州一品紅公司 ")和麗珠集團。
其中,廣東一方公司以 " 技術服務費 " 等名義向 966 家商務推廣公司付款 23.9 億元,用于合作醫院藥房建設費用和用工成本。
廣州一品紅公司通過批量注冊會議服務公司套取資金 16.75 億元,指派第三方公司以 " 集群注冊 " 方式在同一地址注冊成立了 962 家會議服務公司,第三方公司按廣州一品紅公司要求将資金進一步分解後,轉入特定人員賬戶用于支付各區域醫院公關費用。
麗珠集團則通過其員工開設咨詢公司套取資金 1240.01 萬元,資金到賬後被轉入相關員工個人賬戶用于藥品公關。
除了藥品生産企業,審計調查組還發現,藥品耗材經銷企業增加中間銷售環節,推高藥械流通價格。涉及的企業有康朝藥業有限公司、國藥器械(東莞)有限公司等,涉及的産品有曹清華牌薏辛除濕止痛膠囊等藥品、脊柱内固定器等高值醫用耗材。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公立醫院增加采購中間環節向下屬企業讓利。如 2020 年至 2023 年 5 月,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指定工會下屬企業廣東冠華醫療服務公司爲其供應醫用耗材 1.04 億元,廣東冠華醫療服務公司獲利 748.82 萬元,耗材平均加價率 6.6%。
醫務人員長期接受醫藥企業輸送利益
審計調查顯示,國内權威醫療專家長期接受外資醫藥企業專屬服務安排。柯惠醫療器械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柯惠公司 ")爲外商獨資企業,主要銷售柯惠醫療(Covidien)品牌醫療器械産品,長期贊助國内各級醫療醫藥學會協會舉辦的學術交流活動,并要求國内經銷商按年銷售額的 2% 爲參會醫生和專家支付住宿、接送、機票等費用。
審計抽查發現,2022 年,該品牌經銷商佛山市太靈貿易有限公司按照柯惠公司指令,通過 9 家旅行社爲醫學專家及相關人員支付交通、住宿、餐飲等費用 1581.17 萬元,其中僅 1 家旅行社就在 7 個會議中爲全國 272 名(含廣東省 63 名)醫療領域權威專家提供專人跟進、專車接送、贈送禮品等。
此外,有 4782 名醫護人員違規接受外資醫藥企業以會議注冊費用名義輸送的利益,涉及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等醫藥企業。
此外,還有 4 名公立醫院醫學專家通過廣東省醫學會下屬基金會接受醫藥企業定向捐贈 237 萬元,涉及北海康成(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5 家醫藥企業。
醫療機構違規采購或使用醫療器械
審計調查發現,醫療機構違規采購或使用醫療器械,潛藏生命健康及資金安全隐患。
審計抽查發現,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增城分院(以下簡稱 " 南方醫院增城分院 ")等 3 家醫療機構存在事先内定中标人、高價采購大型醫用設備等問題,涉及資金 7308.28 萬元(其中設備加價 3020.9 萬元)。
如,2020 年南方醫院增城分院時任院長組織科室負責人對采購 X 線計算機斷層掃描儀進行可行性論證,内定了廣州市塘晫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報價的美國 GE 公司設備。2021 年 6 月,設備采購項目由該公司實際控制的企業以同品牌同型号設備中标,中标金額 2949 萬元,其購入價格爲 1428.7 萬元,差價達 1520 萬元。
此外,審計調查發現,2018 年至 2023 年 5 月,廣東省共有 491 家醫療機構委托國義招标股份有限公司開展了 1 萬多個大型醫療設備或耗材采購等項目的招投标工作,項目金額合計 223.86 億元。其中,近 9000 個項目僅有 3 家企業參與投标。
南方醫院增城分院在未獲得國家衛健委甲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的情況下,違規采購一台質子放射治療系統設備,主要部件尚未裝運發貨即從政府專項債中支付 50% 貨款 1.2 億元。
在違規使用醫療器械方面,中山市人民醫院等 2 家醫療機構重複使用一次性超聲刀頭 2409 個,涉及 1.51 萬人次,涉及醫保基金 773.06 萬元。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則将手術中使用的 " 超聲骨刀 " 套用 " 超聲刀加收 " 收費項目,違規收取診療費用 6720.31 萬元,套取醫保基金 570.11 萬元。
審計調查還發現,廣東省醫學會收受 329 家醫藥企業贊助費 5205.62 萬元,用于指定醫生爲企業産品宣傳。廣東省醫學會弄虛作假向醫學專家違規發放講課費、籌備費 16.96 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審計調查結果也指出,廣東省高度重視醫藥産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推進醫藥領域綜合改革,持續優化醫藥企業營商環境,取得較好成效。針對前述審計調查發現的問題,審計調查組也給出了多項建議。
經濟觀察網 8 月 8 日多次緻電麗珠集團投資者關系部門,未獲接通;向拜耳中國求證采訪,未獲回複;北海康成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其公司沒有接到配合調查的通知,不清楚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