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新能源行業觀察,作者|辛路,編輯|和暢
和很多家庭的做法一樣,阿威将家裏的第二輛車鎖定爲新能源車,通過多方比較,最終在去年,他成爲了某造車新勢力的車主。
不過略顯尴尬的是,阿威還尚未體驗到新能源車的經濟效益,就先被它的保費 " 上了一課 "。
" 買新能源車之前就聽朋友說過,新能源車的保險會比燃油車的貴,但貴出一倍确實是我沒有想到的。" 阿威告訴新能源行業觀察,他家裏的燃油車,現在一年的保險費用才 3000 元出頭,而如今這輛價位差不多的新能源車則是 7000 元多。
圖 /30 萬元新能源車第一年保費 7000 多元 來源 / 阿威供圖
" 這還是我删除所有附加險,三者隻上了 100 萬元的結果。不僅是車險貴,出險之後的定損、維修也都很貴。" 阿威去年因爲一些小剮蹭,定損的金額就有 2000 元。在阿威看來,自從買了新能源車,自己有些 " 吃不消 " 了。
和阿威一樣,深切感受到新能源車險和維修貴的,大有人在。
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學院副教授、雲課堂新能源汽車(武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楊勝兵就對新能源行業觀察表示,車險新規上線後,25 萬元以上價位新能源車的保費,相較于燃油車,會明顯高一些。
" 而至于維修貴的原因,首先體現在人工成本上,維修人員既要懂高壓電,又要能适應新能源車技術更新快的節奏;另外,不僅僅是新能源車,現在的汽車都在追求智能互聯,各種感知、雲端數據等,如果出了故障,維修費用也較高;最後,新能源車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行業标準,維保設備、配件采購,供應鏈等标準和規範也比較缺失,就導緻整個維保費用相對比較高,維修一次 3000-10000 元都很正常。"
保險行業從業者阿彪非常認同楊勝兵的觀點,并補充道,新能源車出險率較高也是其保費高的一大因素。
中國太保産險總經理曾義在近期中國太保 2023 年中期業績說明會上也提到," 新能源車出險率高出燃油車接近一倍。"
此外,在業内人士看來,基于新能源車的特殊性,保險公司在制定車險險種時,保障範圍也會擴大,比如除了消費者知道的車損險、三者險、車上人員責任險之外,新能源車還會有一些附加險種,包括但不限于外部電網故障損失險、自用充電樁損失險、新能源車增值服務特約條款等。
" 因爲很多車主都不太了解這些車險,所以在購買的時候就會抱着‘多一份保障總是好的’的觀念,保費也會随之增多。" 阿彪如是說。
新能源車險,5000 元打底?
很顯然,2020 年從燃油車換成新能源車的小栗就是阿彪所說的 " 車主 "。
小栗告訴新能源行業觀察,她給自己的車買了一些充電保護等相關的附加險,加上 " 明顯貴了很多 " 的車損險,15 萬元的車竟然花去了 5000 多元保費。
" 我最近還聽一些保險銷售說,之後三者險必須提高到 300 萬元,不過我去系統裏看下了,還是可以任意選的,感覺忽悠的成分比較大。"
小栗表示,她對比了很多家保險公司,4000-5000 元應該是新能源車險的起步價了。另外,小栗還發現,即便是同樣的險種、同樣的保額,不同保險公司的報價竟然能差 1000-2000 元。
今年 6 月入手了一輛阿維塔的小花,盡管在 3 家保險公司選了最便宜的一家,也在保費上花去了 6000 多元。
小花對新能源行業觀察表示,自己此前并未過多關注車險問題,直到這次提了新車才知道,油車的車險與新能源車的車險差了這麽多。" 我之前是一輛沃爾沃 SUV,開了幾年,最近一次買的保險還不到 2000 元,而阿維塔的車損險就有 4200 多元,再加上第三者責任險近 1400 元,以及一些其它附加險,比燃油車竟然高了 4000 多元。"
對于小栗和小花反映的問題,保險行業資深從業者喬柯告訴新能源行業觀察," 我們先讨論主險,以 20 萬元的車爲例,新能源車的保費一般能比燃油車貴 1000 元左右。其中,三者險新能源車和油車差别不大,主要是差在車損險上,如果主險的保費總額相差 1000 元,那車損險基本會差大幾百元,而不少消費者認爲的附加險,其實差别不大。"
喬柯也透露,不同保險公司的報價不同,是因爲在車險産品中,有一個涉及保費浮動的定價系數,就是在産品的基礎價格上有一個 0.55-1.5 的浮動空間。
" 這個系數,各個保險公司會根據自己公司風險管控的标準,以及車的風險情況去定。如此一來,有的公司可能就是 0.6,但有的公司就是 0.8,這也就導緻爲什麽車主買同樣的險種,最終卻有價格差。"
喬柯強調,"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浮動系數不僅僅是在新能源車上,燃油車也是一樣的。"
當然,并不是所有車主都認爲新能源車的保費就一定比燃油車貴。
去年 12 月小明花了近 40 萬元購買了一輛新能源車," 買車之前身邊也有朋友告訴我,新能源車的保費會比較貴,讓我做好心理準備。但真正上險之後,8000 多元的保費完全在我的預算之内,甚至遠低于我女朋友家裏燃油車首年保費。"
小明告訴新能源行業觀察,他女朋友家去年 3 月買了一輛奔馳 GLC260,落地價 40 萬元多一些,首年保費超過 1.2 萬元,而在未出險的情況下,今年的保費也超過了 8000 元。
新能源車險高價背後
但爲何車主會普遍反映,新能源車的保費較油車貴了很多呢?
對此,喬柯分析道,新能源車的保險和燃油車的保險本身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産品。新能源車的保險條款和費率,跟傳統燃油車都是不一樣的,尤其是理賠費率,價格确實是比傳統燃油車要高。
" 此外,從大數據反映的數據來看,新能源車整體賠付金額比燃油車高。" 喬柯表示,新能源車的電池比較昂貴,而很多新能源車,就是因爲電池的原因而理賠。比如發生較大事故之後,電池基本上都需要更換,少則幾萬元,多則十幾萬元。
新能源行業觀察獲取的保險行業内部資料(以下稱爲 " 資料 ")提到,新能源車産品呈現自動駕駛、移動能源、智能終端三個新屬性,而新能源車配備的攝像頭 、激光雷達 、毫米波雷達等多融合傳感器,也會使其維修成本變高。
此外,根據輿情統計分析,新能源車三電系統維修工時費、配件費用以及缺乏行業統一标準,導緻理賠成本高于傳統燃油車。比如,新能源車維修客單價是傳統燃油車的 1.4 倍,維修工時費是燃油車的 2 倍。
不僅如此,新能源車檢測、定損和理賠标準尚未統一,造成事故責任認定困難,定損流程複雜;新能源車若遭受碰撞,可能無法局部修理而需要更換整個電池組,增加小事故的修理費用。
對此,鍋巴比較有發言權," 我去年剛剛提了新能源車,牌子還沒上,就在并線的時候被後車追尾了。雖說是追尾,但責任評估之後,發現是我并線沒有掌握好車距,因此負了全責。"
鍋巴回憶,當時自己去保險公司定損時,看着也就是 " 皮外傷 "," 但定損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我,最好還是把後保險杠和電尾門都換了,以防萬一。"
就這樣,鍋巴爲自己的 " 冒失 " 支付了數千元。
另外,不同新能源車企也會推出一些個性服務,比如蔚來的無憂服務和理想的用車服務包等,讓消費者感覺保費 " 貴 "。
北京的大張剛剛成爲理想 L7 的車主,在交強險 950 元、商業險 4578 元等的基礎上,還花了 1399 元在理想 L7 用車服務包上,所以在保費上就花去了 7000 多元。
圖 / 理想 L7 第一年保費總計 7199 元 來源 / 大漲供圖
事實上,在燃油車和新能源車 " 保費之争 " 的問題上,消費者往往忽略了購車時間問題。喬柯就認爲,新能源車的市場滲透率是在這兩年呈現一個很大的增長的,放在消費端,就是新車投保。以車損險爲例,它是根據車輛原值來定的,如此一來,新車在投保的時候,價格肯定相對較高。
喬柯進一步強調,燃油車一般家庭都開了很多年,尤其是沒有出過險的燃油車,保費肯定低。所以在保費價格上,新車和舊車在車損險這方面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也多少給消費者 " 新能源車保險貴 " 的觀點帶來一定影響。
另一位保險行業從業者阿彪則直言,其實新能源車和燃油車的這個保費基本上差不多。
" 比如,你 10 萬元買的新能源車和 10 萬元買的油車,它的保費在計算時都是按車損來計算的,差距不會太大。但因爲新能源車的熱失控風險和故障率的風險較高,因此在保費上也會略高。"
寫在最後
誠然,新能源車險比燃油車車險貴已成爲車主乃至行業共識,但從上述多位車主的經曆中不難看出,大部分新能源車均處于新車上險的階段,這也在某種意義上加深了 " 新能源車車險更貴 " 的印象。
此外,由于新能源車的動力系統與燃油車截然不同,再加上電池在車體中的安裝位置,這也直接導緻新能源車發生事故時,三電系統 ( 電池、電機、電控 ) 發生損害的風險比較大,且維修成本高,故而影響了賠付金額。
但随着新能源車市場的不斷成熟,電池技術的不斷提升,車主在得到更好保障的同時,也可以享受到相對較低的保費。正如中信證券在研報中提到,從新能源車險的定價上看,目前高賠付導緻高保費,預計短期可能提價、中期逐步降價。
* 文中阿威、阿彪、小栗、小花、喬柯、鍋巴、大張均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