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市值觀察,作者 | 雲潭,編輯 | 小市妹
事發 5 年後,A 股最大造假案的主角——康美藥業,似乎出現了反轉的迹象。
扭虧
近日,淡出投資者視線許久的康美藥業發布了一份令市場振奮的業績預告。
公司預計 2023 年扭虧爲盈,預期實現利潤 9000 萬元到 1.35 億元。利好來襲,康美藥業在下一個交易日開盤直接漲停。
▲來源:康美藥業 2023 年業績預告
這背後,一方面是主營業務有所回升,2023 年公司預計營收增長 16% 左右,帶動毛利增加約 2 億元。
另一方面,則是非經營性收益,其中政府補助及債務重組收益約 0.6 億元,資産處置獲得近 1 億元,因債務和解引發應收賬款減值準備轉回 2 億元,此外還沖回了部分土增稅 4 億元左右。
也就是說,扒開外衣,扣非後康美藥業仍然預計虧損 9 億元到 6.5 億元。
自财務造假東窗事發後,康美藥業 2019-2022 年已經連續 4 年扣非後巨虧,雖然 2021 年因爲重整收益獲得一筆 175 億元的巨額收益,導緻當年大幅盈利。但實際上,康美仍然在刮骨療毒的過程中。
早在 2018 年,康美模式就遭到媒體質疑。當年底,證監會在日常監管中發現,康美藥業财務報告涉嫌虛假陳述等,當即立案調查。
次年 4 月,康美藥業主動 " 揭醜 ",承認公司在 2017 年虛增貨币資金 299 億元。8 月,證監會查明後的真相更讓整個資本市場咋舌,康美藥業在 2016 年至 2018 年上半年,分别虛增營業收入 89.99 億元、100.32 億元、84.84 億元,虛增金額高達約 300 億,累計虛增貨币資金 886 億元之巨,創下 A 股市場有史以來最大的造假紀錄。
▲數據來源:康美藥業公告,公開資料
要知道,康美藥業曾是 A 股知名的千億 " 白馬股 ",自 2001 年上市至 2016 年,公司業績穩步增長,股價(後複權)至 2018 年的曆史頂峰漲幅超過 30 倍。
誰曾想到,這些輝煌都是建立在謊言和欺詐之上的海市蜃樓。
康美案震驚 A 股,并成爲新《證券法》确立中國特色證券特别代表人訴訟制度後的首單案件,也是迄今原告人數最多、賠償金額最高的上市公司造假案。
最終,康美藥業原實控人馬興田及多名責任人受到嚴厲懲處,馬興田數罪并罰被判處有期徒刑 12 年,并處罰金 120 萬元;康美藥業因單位行賄罪被罰 500 萬元。
對于被坑慘了的 5 萬多名投資者,法院要求康美藥業賠償 24.59 億元,且馬興田夫婦及邱錫偉等 4 名原高管人以及審計機構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都要承擔 100% 連帶賠償責任。
如此巨大的财務造假,無異于毀滅性的打擊,由于影響太過深遠,康美藥業自此跌入了冰窖。
經過三年重整後,2023 年以來,康美藥業在新的話事人廣藥集團治下,營收有所回暖,但主營業務依然虧損。可見其自身造血能力并未完全恢複,重回健康成長的軌道還需要時間。
涅槃
康美藥業曾是 A 股第二大市值的醫藥股,2018 年市值最高時達到 1390 億元。如今,僅剩 260 多億元市值,相當于 1130 億元市值灰飛煙滅。
2020 年 9 月,原控股股東康美實業及實際控制人已無力管理上市公司,因此将康美藥業 29.9% 股份的表決權委托給易林投資行使,并放棄剩餘 8.38% 的股份。易林投資接管康美藥業生産經營以及資産債務處置。
易林投資成立于 2020 年 8 月 18 日,股東均爲清一色的國資,揭陽城投持有 40% 股權,廣東金服股權托管中心、廣州神農氏中醫藥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分别持有 30% 股權。
▲來源:天眼查
不難發現,易林投資就是爲了專門解決 ST 康美遺留問題而成立的,并且通過 " 托管 " 穩定了公司生産經營的基本盤,順利挺過了動蕩期。
次年 4 月,揭東農商行向揭陽中院申請康美藥業破産重整,7 個月後,揭陽中院裁定批準康美藥業《重整計劃》。
這時,易林投資股東之一的神農氏企業走到台前,作爲廣藥集團的代表,其和康美藥業具有天然的業務協同性,且屬地都在廣東。廣藥集團出面作爲重整人,也是順理成章。
按照重整計劃,神農氏企業以 54.19 億元現金和資産爲對價,獲得 35.09 億股的轉增股票,占重整後上市公司總股本的 25.3134%,成爲控股股東。
神農氏企業背後是廣藥集團,廣藥集團在重組過程中發揮的關鍵作用,是康美能夠涅槃重生的關鍵。
相比易林投資其他兩大股東,廣藥集團具備醫藥産業基因。自托管起,廣藥就組織近百人的團隊支持康美發展,并發揮自身産業優勢,以及在粵東市場的地位,主導康美藥業與廣藥白雲山進行協同融合。
而且,爲償還債務,康美藥業在重整過程中處置了部分資産,重整後雖然資産規模大幅減少,但負債規模也同樣大幅收窄,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後股東權益增加。
就像鳳凰涅槃一樣,康美藥業在财務造假後,勢必要經曆一段極爲慘烈的陣痛期。但剜出毒瘤後,在廣藥集團的支持下,康美藥業寫好 " 後半篇文章 " 也有了底氣。
重生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康美藥業要想絕處逢生,除了基于自身的底子,還離不開廣藥集團的助力。
重整之後,公司仍然以中藥飲片爲核心産品,并繼續實施中醫藥全産業鏈一體化的經營戰略。
目前看,中藥産業正處于黃金年代," 健康中國 " 上升爲國家戰略,中藥産業受到頂層政策的大力支持。
與此同時,疫情提升了民衆對中藥的使用需求,而 2022 年貴州等地的大旱,導緻多種藥材大幅減産。再加上中草藥種植成本連年上漲,供需錯配愈演愈烈,引發中藥材迎來史無前例的漲價潮,白術、黃連、當歸等多個品種的售價刷新曆史新高。
天地中藥材綜合 200 指數、康美中藥材價格總指數均在 2023 年 8 月前後均創下曆史最高紀錄,即使之後有所回落,但整個中藥材價格依然居于曆史高位。
▲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總指數
▲天地中藥材綜合 200 指數
華潤三九、同仁堂等中藥企業股價都走出了一波史詩級别的牛市,太極集團、達仁堂、昆藥集團、九芝堂、江中藥業等在 2023 年股價站上曆史巅峰。伴随着業績增長股價同頻振動,實現了戴維斯雙擊。
行業走牛,康美藥業迎來外部環境的巨大利好。公司是國内最大的中藥飲片生産商,雖然上遊漲價對中遊飲片生産帶來成本壓制,但康美以中藥飲片爲根基,布局了産業鏈一體化格局。
基于規模優勢,和上遊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同時建設康美中醫院打通下遊産業鏈,還與全國 1100 餘家醫療機構及 4 萬餘家連鎖藥店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
2023 年中報數據顯示,公司已建有 9 個飲片生産基地,可生産中藥飲片 1000 多個種類,超過 20000 個品規。
上下遊一體化,有助于公司平抑上遊藥材價格的周期波動。2023 年前三季度,康美藥業毛利率提升到 17% 的水平,已經是 2019 年以來的新高。
内部看,公司背靠廣藥集團,而廣藥的實力已經無需多言,集團是全球首家中醫藥世界 500 強企業,旗下擁有 A 股中藥行業營收排名第一的白雲山。
自重整之日起,廣藥就不遺餘力地支持康美的發展。2022 年新一屆康美管理團隊亮相,廣藥集團質量副總監、技質部部長、安全生産發展部部長賴志堅被任命爲公司董事長。此外,總經理、監事會主席等都來自廣藥集團。
派駐團隊人才,加上品牌背書和産業資源協同,從收入來看,康美藥業有回升的态勢。
隻不過,由于過往的造假行爲太過惡劣,公司已經傷筋動骨,更是陷入了無休止的訴訟案件之中。其中最重要是與渤海信托的債務糾紛,法院一審已經判決要求康美藥業賠償其 28.2 億元。
總的來看,康美藥業走出了 ICU,且并未退市,整體上處于向好的趨勢中。隻是目前身體仍舊虛弱,過往造假案的餘波還未停止,主營業務還沒有完全康複,風險警報解除還爲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