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國資委官網發布最新版《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果推薦目錄》!爲加快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果應用推廣,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國資委科創局組織開展科技創新成果征集遴選工作。經企業報送與專家評審,編制《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果推薦目錄(2022年版)》。國資委在此基礎上形成産品手冊予以公開發布,供有關單位在成果宣傳推廣、合作對接、轉化應用等方面工作中參考使用。
本次發布的科技創新成果推薦目錄,共分爲七個領域。"三桶油"的科技創新成果,在關鍵零部件、基礎軟件、關鍵材料、先進工藝、高端裝備五個領域均有入選。
01.中國石油
★超高溫高靈敏度聲波測井換能器★
【所屬領域】關鍵零部件
【成果簡介】
耐高溫高性能聲波測井換能器是聲波測井技術的關鍵核心部件,一直以來依賴進口,制約了我國聲波測井裝備的發展。聲波測井技術廣泛用于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及地熱等礦産資源勘查,能定量分析地層孔隙度、滲透率,獲取儲層力學特性,探測井旁數十米内裂縫、孔洞等地質構造,評價油氣井固井質量等。中國石油突破了模拟仿真設計、高性能壓電陶瓷材料研制、耐高溫粘接裝配工藝和标準化檢測等關鍵技術,成功研制耐175℃140Mpa高靈敏度聲波換能器,該成果配套的聲波測井儀器廣泛應用于現場,測井資料優質,儀器性能穩定,最高作業溫度176℃,最高井深6020米。此項技術的突破,帶動我國聲波探測技術整體提升,有效支撐了國家"深地"戰略實施。
【主要指标】
1. 溫度:-40℃~175℃
2. 壓力:140MPa
3. 單極換能器發射響應:最高≥140dB,在(8-20)kHz≥120dB
4. 偶極換能器發射響應:最高≥120dB,在(2-6)kHz≥100dB
5. 接收換能器靈敏度:≥-204dB(60μV/Pa)
【應用推廣需求】
1. 應用推廣方式:銷售、其它
2. 應用推廣領域: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及地熱等礦産資源勘查。
★構建基于雲架構的管道數字孿生體計算平台及載體平台★
【所屬領域】基礎軟件
智能管道,智慧管網建設是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新發展理念的有力實踐,數字孿生技術是智能管道、智慧管網建設的技術核心。基于該技術的WisPipeline管道數據孿生體載體平台可在全生命周期内支撐構建基于雲架構的管道數字孿生體,能夠實現管道數字孿生體數據解析、三維模型交互及數據融合等功能,徹底解決管道數據标準不統一、數據無法形成資産和多維度機理模型難以耦合等技術難題。平台産品共包含自主研發的10項核心技術,13項基礎引擎,自有化率達到100%,經專家成果鑒定,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
1. 管道實體分類及數量抽取率:95%
2. 管道實體分類及數量正确率:100%
3. 輕量化壓縮率:10%
4. 三維運行行幀數:60FPS
5. 自有化率:100%
1. 應用推廣方式:銷售
2. 應用推廣領域:平台應用于油氣儲運、城市燃氣等相關領域,包括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領域前台策略發布、業務實施,中台資源整合、統一服務,後台統一标準、數據治理。
★PETG共聚酯原料及全系列産品制備技術★
【所屬領域】關鍵材料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酯(PETG)是一種新型聚酯樹脂,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高透明性及可加工性能,在軌道交通、電子電氣等高端制造領域獲得廣泛應用,但PETG共聚酯及其原料1,4-環己烷二甲醇(CHDM)生産技術被國外壟斷,已列入《化工新材料産業"十四五"發展指南》,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加以重視。本成果是由中國石油自主研發,攻克了CHDM低成本、高性能催化劑制備及放大生産技術,形成貴金屬催化劑高分散負載制備的重大技術創新,建成2萬噸/年CHDM工業化示範裝置。攻克了PETG穩産技術、結構與性能調控技術,利用自産CHDM原料開發出應用于不同領域的9個牌号PETG共聚酯全系列産品,實現原料-産品一體化技術應用,在該領域形成集成創新優勢。
1. PETG系列産品特性粘度覆蓋範圍:0.66~0.80dL/g
2. PETG系列産品色相b值控制範圍:-1~3
3. 闆霧度%(6mm厚):≤1
4. CHDM産品純度:≥99.5%
1. 應用推廣方式:銷售
2. 應用推廣領域:食品級包材、電子電器、光學材料、建材。
★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膠工業化技術及産品★
【所屬領域】關鍵材料
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膠是高性能輪胎特别是新能源車胎不可或缺的關鍵核心材料,具有高耐磨、耐寒、低滾阻、低生熱和高回彈等優點。依托國資委1025專項,提出了官能化溶聚丁苯微觀結構控制原理與分子鏈結構設計方法,實現了官能團的分類定位定量調控;攻克了官能化引發劑原位制備技術及其核心裝備設計難題,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端基官能化溶聚丁苯工業化技術,完成了3.5萬噸/年産業化示範,填補了國内空白,技術和産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産品在賽輪集團完成輪胎生産應用示範,制備的輪胎經歐盟專業機構測定,表征節油性能的滾動阻力達到A級,表征安全性能的抗濕滑達到B級,較普通國産輪胎提高2-3個等級,推動了我國合成橡膠産業鏈的持續升級。
1. 門尼粘度:~63
2. 乙烯基結構含量:~61.2%
3. 苯乙烯含量:~22.9%
4. 分子量分布:~1.5
5. 工業化産能:3.5萬噸/年
1. 應用推廣方式:合作實施
2. 應用推廣領域:溶聚丁苯橡膠生産企業、高性能輪胎生産企業。
★極地冰區半潛式鑽井平台鑽井系統設計技術★
【所屬領域】先進工藝
本技術根據極地半潛式平台的形式、性能、總體布置需求、作業空間及載荷平衡等因素,結合鑽井包設備重量、鑽井工藝流程、極寒作業環境要求等,提出半潛式平台鑽井系統的布局設計、力學計算分析和設備選型,支撐極地半潛式平台的總體設計。鑽井系統設計技術是極地半潛式鑽井平台設計建造的關鍵技術和重要組成部分,半潛式平台設計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推進了大型海洋石油高端裝備設計與建造的自有化進程。
1. 載荷平衡度:小于1英尺
1. 應用推廣方式:合作實施
2. 應用推廣領域: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設計。
★AnyCem自動化固井技術與裝備★
該技術整合了固井各工序數據鏈,實現了固井複雜可預知、過程可控制和質量可保障,爲提高固井質量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該技術由AnyCem一體化軟件平台和自動監控水泥車、水泥頭、灰罐及井口閘閥系統構成,具有設計仿真、自動監控、大數據與技術管理等多項功能,國際首次實現了全流程自動化固井作業和全生命周期固井信息數字化管理。整體技術在中石油11個油氣田開展了規模應用,單井設計更加科學精準、施工參數更加精确平穩、工序銜接更加緊密可靠、工藝流程更加清晰明确、操作環境更加舒适友好,5個"更加"全面促進了施工作業水平和固井質量提升,示範引領固井作業模式變革,應用前景廣闊。
1. 軟件仿真模拟符合率:長水平井套管安全下入吻合度≥95%, 模拟仿真符合率≥90%
2. 數據監測精度:密度:±0.01g/cm³
3. 排量:±0.01m³/min
4. 壓力:±0.5MPa
1. 應用推廣方式:許可、合作實施
2. 應用推廣領域: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下屬油田、鑽探企業。
★CG STEER旋轉地質導向鑽井系統★
【所屬領域】高端裝備
旋轉地質導向鑽井系統是油氣資源高質量開發的關鍵核心裝備,能在地下數千米對油氣儲層進行精準追蹤,被譽爲地下"巡航導彈",是國家層面高度關注的油氣高端裝備領域難題。中石油領銜自主研發了CG STEER旋轉地質導向鑽井系統,具有造斜能力強、測量精度高、鑽井速度快、井眼軌迹平滑、功能擴展性強5大技術優勢。系統造斜率12.5度/30米,耐溫150℃、耐壓140MPa,具備近鑽頭井斜、方位、伽馬測量功能與零度造斜功能,已在國内多個油氣主産區完成150口井推廣應用,綜合性能國際先進,同比降低成本30%,多名院士評價"項目技術很複雜、難度很大、創新性很強,核心關鍵技術自主可控",一舉改變了我國該領域長期"依賴進口、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填補了國内空白。
1.造斜率(度/30米):12.5
2.耐壓(兆帕):140
3.耐溫(攝氏度):150
4.适應轉速(轉/分鍾):200
5.工作壽命(小時):260
6.單趟鑽最長進尺(米):3570
1.應用推廣方式:銷售、合作實施
2.應用推廣領域:石油鑽井領域。
★一鍵式人機交互7000米自動化鑽機★
中國石油成功研制了一鍵式人機交互7000米自動化鑽機。該鑽機可實現油氣勘探開發鑽井作業關鍵設備和工藝流程一鍵式作業;建立根、起下鑽、甩鑽等作業及管柱對扣、清扣、塗抹絲扣油等操作全面自動化;建立根與鑽井作業同步進行。鑽機具有自動化程度高、作業效率高、安全水平高、操控性能優的顯著特點。
該鑽機已完鑽2口井,累計進尺超15000米,創造該區塊4項鑽井紀錄。實現了鑽井作業"兩把座椅控全程",井隊人員配置減少1/3,勞動強度降低90%,起下鑽速度提高25%,本質安全水平大幅提升。該鑽機被國家能源局和中國石油評定爲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已實現小批量生産,将爲我國油氣高效低成本勘探開發做出重要貢獻。
1. 鑽機起下鑽作業效率:起下鑽作業效率最高達到25柱/小時
2. 獨立建立根:減少建立根輔助作業時間2-3天
3. 井隊人員配置數量:井隊人員數量實現20人量級
1. 應用推廣方式:銷售
2. 應用推廣領域:重點在石油、天然氣開采、地質勘探領域,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推廣。
★eSeis陸上節點地震儀器及采集系統★
1. 重量:0.99kg
2. 外形尺寸:110mm*97mm*97mm
3. AD精度:32位高精度Δ-Σ模數轉換
4. 時間精度:<10μs
5. 工作溫度:-40℃~+70℃
6. 功耗:<200mW
7. 防水等級:IP67
8. 前放增益:0,6,12,18,24,30,36dB
9. 采樣率:0.5ms,1ms,2ms,4ms
10. 适用激發源:井炮、氣槍、重錘、可控震源
11. 質控方式:手持、車載和無人機組成的立體式質控方式
12. 連續采集天數:24小時連續采集30天
1.應用推廣方式:銷售、合作實施
2.應用推廣領域:重點在石油、天然氣、礦産等地質勘查領域。
★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
針對複雜斷塊、碳酸鹽岩、地層岩性、火成岩、非常規等複雜勘探對象成像難問題,迫切需要一種經濟有效的高分辨率勘探利器。依托國家863課題和中國石油集團重大科技專項,發明了寬頻高精度可控震源,突破了低頻地震激發技術瓶頸,創新了一套全新的寬頻高精度可控震源設計、制造及應用技術,大幅提升了可控震源在油氣勘探開發中的技術服務能力,實現了激發頻從常規的6Hz-100Hz拓展到1.5Hz-160Hz,滿足了高精度、低成本的勘探需求,爲提高儲層分辨率、全波場地震反演、深部成像等提供了可靠的信号源,成爲國際上首例實現從常規邁向寬頻并規模化應用的高精度地震信号激發源。
1. 額定振動出力:56000 lbf
2. 激發信号頻寬:1.5-160Hz
3. 最大流量極限頻率:3 Hz
4. 重錘位移行程:±4 in
5. 重錘質量:13000 lb
6. 等效平闆質量:4600 lb
7. 振動平闆靜載壓重:320 KN
1. 應用推廣方式:銷售、合作實施
2. 應用推廣領域:重點在石油、天然氣、礦産等地質勘查領域。
02. 中國石化
★π-Frame地震一體化軟件平台★
【所屬領域】基礎軟件
π-Frame 是中國石化組織研發的大數據時代的新一代地震勘探軟件平台,是業界首個基于Hadoop大數據技術構建的大型地震軟件平台,具有海量數據管理能力及高效數據并行處理機制;目前在業界率先形成了支持全并行化的地震處理應用系統,研發集成高精度靜校正、高保真去噪、精細速度建模、高精度偏移成像等方面234個功能模塊,形成了面向複雜地表、複雜構造、複雜儲層的地震處理技術體系;處理效果與國外商業軟件整體相當,部分優于國外商業軟件,處理效率具有明顯優勢。處理系統已在中國石化地球物理雲計算中心、勝利油田、中原油田等單位安裝部署,廣泛應用于國内衆多探區,爲東部隐蔽油藏、西部縫洞儲層、南方山前帶複雜構造等油氣探勘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1. 海量地震數據管理能力:PB級
2. 單數據全流程處理能力:100TB
3. 集群節點部署規模:超萬核級
4. 智能化處理技術效率提升:100倍以上
5. 地震處理成像精度:優于國外商業軟件
1. 應用推廣方式:銷售、轉讓、許可、合作實施
2. 應用推廣領域:在國内外油氣地震勘探開發領域推廣,包括國内油田企業研究院、國内地球物理服務公司以及國外地球物理服務公司等,幫助相關企業單位提高地震資料處理精度和效率,以高精度、短周期支撐降本增效,服務國内油氣勘探保障能源安全,以及拓展海外油氣勘探服務市場。
★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膠産品★
【所屬領域】關鍵材料
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膠主要用于高性能輪胎的制備,通過在基體橡膠中引入官能化基團,可提高橡膠與增強填料白炭黑的親和性,降低輪胎周期性形變中的能量損失,改善生熱和滾動阻力。是制造兼具低滾動阻力、高抗濕滑性與良好耐磨性能輪胎(安全節能型輪胎)的關鍵材料。創新開發的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膠材料,自由遊離末端少,與填料相互作用強,填料分散好,具有優異的綜合性能。現已形成低成本、高質量、穩定的官能化SSBR工業生産成套技術,建成國内首套3萬噸/年官能化溶聚丁苯橡膠工業裝置。
1. 官能度%:0.3±0.1
2. 門尼粘度:60±5
1. 應用推廣方式:銷售
2. 應用推廣領域:産品可廣泛應用于高性能綠色輪胎、阻尼材料、工業制品等。
★48K大絲束碳纖維産品★
碳纖維産品因其輕質、高比強度、高比模量、耐腐蝕等特點廣泛應用于風電葉片、土木工程、體育器材、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領域。相比小絲束,48K大絲束碳纖維最大的優勢,就是在相同的生産條件下,可大幅度提高碳纖維單線産能和後道複合材料的制備效率,有效降低成本,打破碳纖維價格高昂帶來的應用限制。
上海石化采用自主研發的大絲束碳纖維成套技術已實現産業化轉化,1.2萬噸/年大絲束碳纖維裝置在建,首套國産線于10月10日投料開車并産出合格産品。該産品采用濕法紡絲工藝,制備的碳纖維截面爲圓形、表面有溝槽,能使樹脂與纖維充分均勻接觸,增加樹脂接觸的表面積,界面粘結強度高,複合材料可加工性好。
1. 強度:>3800MPa
2. 模量:>230Gpa
3. 密度:約1.79g/cm³
1. 應用推廣方式:銷售、合作實施
2. 應用推廣領域:産品可廣泛應用于新能源領域的大型風機葉片;交通領域的軌交車輛、船舶、汽車等輕質高強節能部件;建築領域的橋梁拉索、FRP筋等新型結構材料;油田領域的高效節能耐腐蝕抽油杆等。
★乙烯齊聚制α-烯烴技術及産品★
線性α-烯烴(LAO)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在高端聚烯烴、高級潤滑油和合成洗滌劑等領域有着廣泛的應用。本技術首創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鐵系三元複合催化體系。在該體系的催化作用下,乙烯在烷烴溶劑中轉化爲偶數碳的LAO産品,主要包括1-丁烯、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烯、1-十四烯、1-十六烯、1-十八烯和少量C20以上的烯烴,反應活性高、選擇性優且低聚物含量少。利用該技術在茂名分公司建成了全球首套鐵系催化體系的5萬噸/年LAO工業裝置,填補了國内系列高級α-烯烴的生産空白,産品成功應用于高端聚烯烴材料及高等級全合成基礎油等領域。經鑒定,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1. 乙烯單耗:1.008t/t産品
2. 能耗:248kg标油/t産品
1. 應用推廣方式:産品銷售、技術許可
2. 應用推廣領域:可在有高端聚烯烴、高級潤滑油、合成洗滌劑等産業鏈的行業和企業推廣該技術及系列産品。
★氫化丁腈橡膠成套工業技術及産品★
氫化丁腈橡膠(HNBR)中的飽和結構賦予它優異的彈性、耐熱性、耐氧化性、化學穩定性及低溫曲撓性等,是石油開采、民用交通、汽車制造、航空航天等領域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但由于技術限制等原因,現基本全部依賴進口,對我國經濟和國防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中國石化經過十餘年的研究,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5000 噸/年成套工業技術,掌握了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所需的氫化丁腈複合材料制備技術,并試制了系列制件,滿足應用要求。油井用高端氫化丁腈複合材料實現定型,試制的密封制件經測試評價,性能達到進口高端産品水平,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正在進行5000噸/年工業裝置建設,預計2022年底投産,2023年産品将投放市場。
1. 丙烯腈含量/%:28-40
2. 氫化度/%:90-99
3. 門尼粘度/(ML1+4 100℃):70-130
1. 應用推廣方式:銷售、許可
2. 應用推廣領域:汽車領域、石油開采、交通運輸、航空航天、其他工業應用。
★20萬噸/年精環氧乙烷成套技術★
環氧乙烷、乙二醇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環氧乙烷主要用于生産乙二醇,乙二醇主要用于聚酯生産。我國乙烯法環氧乙烷/乙二醇(EO/EG)裝置總計約50套全部采用引進技術;煤制乙二醇技術僅能生産乙二醇,不能生産精環氧乙烷産品。中國石化以自主開發的高選擇性YS-9010銀催化劑技術爲核心、開發了精環氧乙烷成套技術并建成示範裝置,取得了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該技術采用乙烯和純氧爲原料,在銀催化劑作用下生成環氧乙烷,進一步精制生成環氧乙烷産品,同時副産少量乙二醇。該技術與常規的EOEG技術相比,可将反應器生成的環氧乙烷最大程度轉化爲環氧乙烷産品,同時較常規EOEG技術流程簡單,節省投資和占地。截至2022年,采用該技術已建成1套20萬噸環氧乙烷裝置,技術許可2套,同時開發了30萬噸環氧乙烷裝置工藝包。
1. 乙烯單耗(噸/噸EOE):0.715-0.730
2. 氧氣單耗(噸/噸EOE):0.585-0.609
3. 精環氧乙烷産品規模(萬噸/年):30
1. 應用推廣方式:許可
2. 應用推廣領域:主要用于石化、煤化工(MTO)企業的乙烯下遊配套裝置。
★加氫裂化-異構脫蠟生産高檔潤滑油基礎油成套技術及産品★
爲适應汽車、機械工業的飛速發展和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潤滑油産品質量升級換代速度明顯加快,加氫工藝生産的API Ⅲ類及Ⅲ+類基礎油需求量不斷增加,該類基礎油具有飽和烴含量高、硫含量極低和粘溫性質好等特點,是制取高檔潤滑油的主要原料。API Ⅲ類及III+類基礎油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嚴重影響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中石化自主開發的加氫裂化-異構脫蠟一體化技術,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粘度指數基礎油生産成套技術,實現了生産API Ⅲ類及III+類潤滑油基礎油。
1. 黏度指數:124(API Ⅲ類4号基礎油)
125(API Ⅲ類6号基礎油)
131(API Ⅲ+類4号基礎油)
132(API Ⅲ+類6号基礎油)
1. 應用推廣方式:産品銷售、技術許可
2. 應用推廣領域:該基礎油産品調制的潤滑油可用于高檔車輛潤滑、機械制造業等。
03. 中國海油
★深水鑽井井筒工作液★
深水鑽井井筒工作液,包括深水鑽完井液體系、低水化熱水泥漿體系,聚胺抑制劑、防泥包潤滑劑、恒流變流型調節劑和低水化熱增強劑等高端核心化學添加劑,以及水合物地層固井模拟評價技術。滿足深水、超深水及深水高溫高壓井的作業需求,解決了深水深層鑽井過程中的水合物防治、窄安全密度窗口下井漏預防、長時間靜止後沉降穩定性,水合物地層固井等難題,形成了完整的深水鑽完井液及固井技術能力,實現了我國深水鑽完井液及固井技術從無到有,到深水高溫高壓井再到超深水井的完美跨越。該技術體系成熟,現場應用140餘井次,實現了國内深水作業市場100%占有率。
1. 恒流變溫度範圍:2~180℃
2. ∆ECD (當量循環密度增量)≤0.06 g/cm3
3. 返排壓力<3Psi,滲透率恢複值>87%
4. 水化放熱速率峰值:≤1.2mW/g
5. 水化熱:≤180J/g
6. 抗壓強度:≥10.5MPa@BHST
【應用推廣需求】
1. 應用推廣方式:銷售、合作實施
2. 應用推廣領域:化工領域、石油開采等其他工業應用。
★海洋地震勘探拖纜采集裝備★
"海亮"拖纜地震采集裝備是适用于海洋油氣勘探的新一代大容量、高分辨率拖纜地震數據采集系統。該成果采用先進電子學技術實現全雙路冗餘傳輸,支持GPS同步和連續采集作業,水下拖纜采用發泡式聚氨酯材料,堅固耐用、可靠性高,具有綠色環保、"真同步"采集、噪音壓制好、傳輸速率高、集成度高、易用性強等優勢,水下拖纜最大沉放深度達100m,拓展低頻至2Hz,可滿足深拖、斜纜寬頻等特殊地震采集作業需求,可爲海洋油氣勘探、海洋地質調查提供高品質的地震資料。該成果的産業化制造基地已在天津建成,拖纜年産能達100千米,并已裝配深水物探船投入商業化生産應用,入選2021年度能源領域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
1. 最大支持電纜數:24
2. 單纜最大記錄能力:1200道@1ms
3. 采樣率:0.25ms,0.5ms,1ms,2ms,4ms
4. 動态範圍:120dB;諧波畸變:-105dB
5. 最大工作深度:100m
6. 水聽器截止頻率:2Hz
7. 檢波器組靈敏度:20V/[email protected]@20ºC
1. 應用推廣方式:銷售、合作實施、其他
2. 應用推廣領域:本裝備産品可應用于海洋地質調查、大洋科考、海洋油氣資源勘探行業及上述領域相關企業。
★27萬方LNG全容儲罐★
大型液化天然氣(LNG)儲罐是LNG接收站投資最高、工期最長、技術最先進複雜的核心裝備。中國海油在已掌握大型LNG儲罐核心技術(CGtank®技術品牌)的基礎上,經過進一步技術創新和提升,成功解決了大跨度薄殼結構穩定性分析、超高剪力牆減隔震設計等超大型儲罐技術難題,在國内率先掌握27萬方LNG全容儲罐技術。該技術包含百餘項專利、二十餘種特殊算法和工程解決方案,其中儲罐三維全模型和多點接觸有限元計算等近十項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該技術成果入選2021年度能源領域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目前正在江蘇鹽城、廣東珠海共計11座27萬方儲罐項目中進行工程實施,單罐罐容刷新了世界紀錄,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一。
【主要指标】
1. 儲罐淨容積:270000m³
2. 單位占地面積儲氣量:36.84m³(LNG)
3. 儲罐靜态BOG日蒸發率:0.038wt%/day
4. 設計使用年限:50年
5. 耐火性能:混凝土穹頂表面火災輻射熱≤32 kW/m²,耐火極限不低于6小時
1. 應用推廣方式:轉讓、許可、合作實施。
2. 應用推廣領域:需要建設LNG接收站及LNG儲罐的單位、企業、相關LNG上遊液化廠,以及有低溫介質存儲需求的其他行業。
如果您對這些成果有需求
我們會給您對應聯系方式
并拉您進專業群獲取更多資源
↓↓↓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