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經濟觀察網 實習記者 朱涵琪 "2023 年,中美貨币政策周期深度錯位下,人民币兌美元破‘ 7 ’的時間有史以來最長,這是中美貨币政策周期曆史上錯位最嚴重的一次,前三次破‘ 7 ’都形成了雙向,這次目前尚沒有形成雙向,未來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黨委常務副書記兼副院長王晉斌表示,影響人民币彙率的有三大因素,從影響程度排序分别是經濟及經濟預期、利差、美元指數。
12 月 8 日,CMF 宏觀經濟研讨會(第 78 期)以 " 中美貨币政策周期深度錯位下的人民币彙率 " 爲主題進行了讨論。
王晉斌總結了中美貨币政策周期深度錯位的四個特征:第一,中美政策性利差倒挂形成峰值,在今年 8 月超過 190 個 BP(Basis Point),這是核心變量;第二,央行總資産存在變化差異,2020 年 6 月以來美聯儲縮表到 1.1 萬億美元,中國央行增加了 4.8 萬億元人民币;第三,貨币供應量呈反向增長趨勢,2022 年起美國 M2 開始負增長,中美 M2 增速差距擴大;第四,中美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倒挂,加息後倒挂曾在 2022 年 10 月份高達 220 個 BP。
王晉斌指出,這輪貨币政策周期中,美聯儲從激進寬松轉爲激進緊縮,從就業優先急轉向通脹優先;相反,中國央行強調穩中求進,疫情以來較少單獨采用逆周期政策,更強調完善跨周期設計和調節,整體上是降息周期,雙方的錯位尤其體現在利差 " 倒挂 " 上。
除了利差因素,王晉斌進一步指出,在貨币政策周期深度錯位下,人民币彙率的影響因素還主要包括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和美元指數。
一方面,中國經濟增速低于市場預期影響市場投資者行爲,進而影響彙率。另一方面,美元指數對人民币彙率的影響機制相對複雜:其走強可能由利差擴大所緻,例如美國單方面加息導緻美元走強,引發人民币貶值;也可能是由于流動性機制,即在中美利差不變情況下,美元指數由于其一籃子貨币弱而被動走強,增加美元資産吸引力,推動部分資金流向美元,對人民币彙率施加一定貶值壓力。
人民币彙率的表現如何?王晉斌總結了三個特征:
第一,相對穩健。自疫情以來,人民币對美元貶值不到 3%,均小于美元指數中的其他貨币的貶值幅度,名義有效彙率和實際有效彙率的變化幅度也不是太大。在全球主要貨币中,今年人民币對美元的走勢偏弱。
第二,市場化。央行曾使用三因子模型控制彙率波動以避免彙率破 "7"(三因子模型:中間價 + 上一日收盤價 + 逆周期因子),從 2020 年 10 月 27 日後至今未再次官宣啓用,即便今年九月彙率跌破 7.3 也仍未使用。
第三,彈性增加。在 2022 年和 2023 年,彙率波動幅度增加,年收益率變化也有所擴大,這顯示出人民币彙率彈性的提升。
中美貨币政策錯位的情況下,未來人民币彙率走勢也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 當前美國的核心 PCE 指标下降較緩,通脹仍是美聯儲關注的重點,在美國總需求大于總供給的背景下,限制性的利率政策可能會持續到明年二季度。與此同時,央行穩健的貨币政策可能會着重增長優先,同時平衡中美利差變化對人民币彙率的影響。" 王晉斌表示。
PCE 是指個人消費支出 , 其英文全稱是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主要用來衡量美國居民在一段時期内的個人消費支出 , 包括耐久品和非耐久品 , 進口和國内生産等。由美國商務部統計,通常在每季度初發布數據。
此外,王晉斌指出,從長期結構性因素看,2024 年的貿易順差可能會有所下降。據經合組織(OECD)預測,明年全球經濟增速将放緩至 2.7%,将成爲自 2020 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速最低的一年。尤其是美歐未來的經濟下行可能給中國出口帶來壓力,因爲美歐是中國順差的主要來源,占總順差的比例在 65% 以上。
" 自 2015 年彙改開啓了人民币一籃子調節制度以來,人民币兌美元彙率一直在 6.7 左右波動。根據人民币彙率的曆史經驗研究和超調的經驗研究,可以認爲人民币的合理運行區間(非超調區間)在 6.1 到 7.4 之間,圍繞着 6.7 上下 10% 波動。因此,當前的彙率水平是相對合理的均衡水平。" 王晉斌說。
11 月 27 日,央行發布了《2023 年三季度中國貨币政策執行報告》,提出了三個 " 堅決 ":" 堅決對市場順周期行爲進行糾偏,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爲進行處置,堅決防範彙率超調風險。" 這在宏觀審慎管理中發揮着關鍵作用,以确保人民币彙率的穩定。
" 當前,資本和金融賬戶下的直接投資或證券投資都存在逆差(雙逆差),未來要平衡跨境資本流動,因爲這直接影響市場彙率。雖然這種雙逆差情況可能不會一直持續,但一旦市場出現羊群效應,将帶來一定的超調風險。通過平衡增長預期和利差,穩定好外資外貿,加上宏觀審慎管理,明年人民币彙率能夠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穩定運行。" 王晉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