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界 S7 的預售會現場,當 " 途靈 " 智能底盤、" 巨鲸 "800V 高壓電池平台、泊車代駕等新産品接連登場,台下的觀衆席立刻響起陣陣口号,幾乎将台上的聲音蓋過。
場外的産品展示區,用戶排着隊體驗華爲即将量産的光場屏、AR HUD、智能車燈,直到催促離場的鈴聲響起,人群才逐漸散去。
與一年前相比,華爲此次展現了更多全新的技術與産品,且更具平台化能力。
一位業内人士告訴 36 氪," 途靈 " 智能底盤由華爲與奇瑞共同研發,華爲掌握核心技術。不過,根據發布會介紹,華爲将智能底盤标記爲華爲産品。
接近華爲内部的一位人士透露,華爲一直在研發多個軟硬件平台,基于平台服務不同車型。目前,華爲已研發車控平台、智能座艙平台、智能網聯平台、電子電氣架構平台等。
這是一種爲賽力斯提供高度定制化服務截然不同的模式,華爲不同産品線正在形成一個個軍團,将産品複用給其它主機廠。
平台化研發,加速車型推出
在智界 S7 之前,華爲智選車的合作主機廠隻有賽力斯一家,華爲有充裕的資金及人力,爲賽力斯提供定制化服務。
高度定制化服務,需要華爲與主機廠投入較多人力與時間共同開發,盡管能最大程度打磨産品,但無法保證市場銷量。而一旦一款車型銷量不佳,後續車型無法盡快推出,将對主機廠,以及華爲智選車造成巨大壓力。
賽力斯與華爲推出問界 M7 則是前車之鑒。2022 年,問界 M7 甫一上市就收到了大量訂單,月銷量一度超過 5000,然而今年 4 月後,M7 的月銷量持續低于千輛。
一位問界銷售表示,在新 M7 推出前的一年時間裏,門店最高月銷量隻有 20 台。因爲銷量慘淡,許多銷售同事離職。
不僅僅是銷售離職,問界部分經銷商高管也選擇離開。一位前問界經銷商高管告訴 Power On,自己及不少員工因爲問界 M7 銷量低,并且問界新車型的叠代速度慢而離職,如果車型叠代速度加快至半年一次,那麽至少還有嘗試推高銷量的機會。
而現在,華爲的智選車合作客戶不止賽力斯,還與奇瑞、北汽、江淮進行智選車合作。
合作車型的不同,增加着智選車的開發難度。公開資料顯示,華爲與賽力斯、奇瑞、江淮主要合作開發車型分别爲 SUV、轎車、MPV。華爲與北汽、江淮合作的車型将分别在 2024 年、2025 年公布。
多款車型同時開發,是一項不小的考驗。華爲的解決方法之一是平台化研發,各個軟硬件部門猶如不同軍團,将産品快速提供給客戶。在保證技術領先的同時,加快産品叠代速度。
36 氪獲悉,發布會介紹的 800V 高壓電池包是華爲與甯德時代共同研發,由奇瑞采購,該電池包也适用于江淮、北汽、賽力斯等後續智選車車型。
軍團式作戰效果明顯,華爲新款智選車型加速推出。問界 M7 與改款車型推出間隔時間約爲一年,在問界新 M7 推出後的 3 個月内,華爲計劃推出智界 S7、問界 M5 兩款車型。
多車型研發,如何降本增效
在智界 S7 發布會,餘承東提到,華爲智選車将研發受到消費者喜愛與信賴的産品。
華爲正在接近讓産品受到市場歡迎的目标。據了解,問界新 M7 上市兩個月的訂單量突破 8.5 萬,還未上市的問界 M9 預訂單量已超過 3 萬。
但是,産品的高銷量并不代表能帶來利潤。
餘承東曾表示:" 汽車業務是一個燒錢的業務,華爲每年投入研發十幾億美元,目前也是華爲唯一虧損的業務。" 目前,華爲的四款智選車全部處于虧損狀态。
而今年 2 月,賽力斯與華爲在深圳簽署聯合業務深化合作協議,聯合業務目标是 2026 年實現新能源汽車産銷達到 100 萬輛。無法扭虧爲盈,意味着車賣得越多,華爲與主機廠的虧損越多,這影響華爲智選車拓展更多合作客戶。
一位接近華爲的人士告訴 PowerOn,智界 S7 和問界 M9 純電版本的電驅是同一個,由數字能源供貨,從而在加速零部件的量産交付的同時,降低成本。
華爲智選車的平台化研發早有征兆。今年年初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餘承東表示:" 每個車廠做的産品是不重疊的,希望能夠組合起來,成爲一個車系裏邊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我們把車廠的産能、資源都充分利用起來,不會重複浪費資源,共同發揮作用 "。
華爲智選車進入了多品牌發展的新階段,華爲在汽車行業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但華爲面臨的營銷、研發、管理等困難也将成倍增長。而平台化軍團式作戰,将爲華爲智選車填充更多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