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夏淅
編輯 | 劉肖迎
運營 | 劉 珊
優衣庫漲薪
此前被網友吐槽 " 壓榨勞動力 " 的優衣庫,最近竟然在中國宣布漲薪了。
具體來說,優衣庫将首先針對國内北上廣深幾個區域的全職員工和實習生以及中堅力量員工群體實施漲薪,調薪後員工的年薪漲幅可達到 28% 甚至 44%,優衣庫的母公司迅銷公司(FAST RETAIL-DRS)爲此次漲薪準備了大約 3 億元的預算,占其 2023 财年收入的 0.22%,淨利潤的 2.1%,也隻占大中華區銷售收入的 1% 左右。
事實上 2023 年 1 月迅銷公司就宣布,從 3 月份起給日本優衣庫大約 8400 名正式員工漲薪,幅度最高可達 40%,新員工起薪從 25.5 萬日元漲至 30 萬日元(約合人民币 1.46 萬元),店長則從 29 萬日元漲至 39 萬日元(約合人民币 1.9 萬元)。
這一波漲薪之所以吸引關注,部分原因或在于優衣庫此前曾以 " 壓榨勞動力 " 著稱,當時有網友在社交平台吐槽表示,優衣庫兼職的時薪隻有 16 元 / 小時,條條框框不少,工作任務也相當多,還有輪流做衛生、長時間站立等要求。
那麽此次從日本到中國,優衣庫的漲薪動作背後是爲了什麽呢?
事實上,日本的工資水平已經保持了 30 年的相對平穩,日本經濟學家對于歐美各國工資每年上漲 2 到 3 個百分點,而日本一直是 0 個百分點的漲幅表示擔憂,照此趨勢,10 年時間就會形成 30% 到 40% 的差距。
與此同時,2023 年以來日元持續貶值,100 日元兌人民币的中間價從年初的 5.31 元降至 4.83 元,100 日元兌美元的價格也從 0.76 美元降至 0.67 美元,這就導緻在日工作的外國人面臨更加顯著的收入下滑,也将導緻人才流失等一系列負面影響。
在此大背景下,以優衣庫爲代表的衆多日本企業宣布漲薪,而日本 2023 年度最低時薪也在 7 月份上調了 41 日元至 1002 日元,首次突破 1000 日元大關,也是史上最大的調升幅度。
優衣庫在國内并不陌生,但很多人還是低估了優衣庫的實力。
成立于 1984 年的優衣庫,由日本商人柳井正創立,其于 2002 年第一次進入中國大陸市場,首家門店落地于上海。
▲(柳井正)
在長達數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優衣庫以自助倉儲式、實用、基本款和性價比爲特點,近幾年又通過科技面料和聯名系列強調其高品質和時尚特性。
依托于此,優衣庫母公司迅銷公司的收入從 2006 财年的 305 億元增至 2023 财年的 1385 億元,淨利潤也從 27 億元增至 148 億元。截至 10 月 16 日,其在港股最新市值已達到 6008 億港元。2023 年,柳井正家族也在《亞洲人物》的日本富豪榜上,以 354 億日元的财富連續第四年成爲日本首富,排在其後的是日本制造業大亨滝崎武光和軟銀創始人孫正義。
以服裝界巨頭爲背景的富豪不在少數,比如 ZARA 創始人阿曼西奧 · 奧爾特加一度超越比爾蓋茨成爲世界首富,在 2023 年福布斯富豪榜上居于第 13 位,HM 創始人斯蒂芬 · 佩爾森則以 950 億财富位列《2023 胡潤全球富豪榜》第 136 位,更不要說奢侈品牌 LVHM 集團創始人貝爾納 · 阿爾諾前不久剛剛成爲世界首富。
與别人不同的是,柳井正雖然也曾經表示希望 50 歲就交出優衣庫社長之位,但直到 2023 年,74 歲的柳井正才剛剛又交出了優衣庫社長的位置。不過,參照過往對幾任接班人不滿意後重新回到前台的經曆,新任社長塚越大介能否穩坐社長之位也猶未可知。
馬雲曾經說過," 我最崇拜兩位企業家,一位是賣咖啡的,把自己賣成了星巴克,還有一位便是柳井正先生。全世界有很多賣衣服的,但隻有他賣出了優衣庫,賣成了日本首富。"
财務底色
大幅漲薪背後,優衣庫近幾年通過數據呈現出來的,是怎樣的财務底色?
從 2006 年到 2023 年,優衣庫的收入從 4488 億日元增至 2.78 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币 1385 億元),翻了 6.19 倍,淨利潤則從 404 億日元增至 2962 億日元(約合人民币 142.95 億元),翻了 7.33 倍。
最近 5 年數據來看,優衣庫隻在 2020 年受疫情影響,當年其收入和淨利潤分别有 12.13% 和 44.42% 的同比下滑,其他年份都有不同程度增長。
10 月 12 日剛剛發布的 2023 财年(2022 年 9 月— 2023 年 8 月)數據顯示,優衣庫收入和淨利潤均取得新高,盈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和淨利率都是 2006 年以來僅次于 2022 年的水平,分别達到 51.92% 和 11.32%。
這在同行業上市公司中屬于什麽樣的水平?
如果和 ZARA 母公司(印第迪克)比較,迅銷公司 2022 财年收入是其 45% 左右,淨利潤則是其 42% 左右,盈利能力方面,ZARA 母公司的毛利率高出 4.5 個百分點,淨利率則基本相同。
在這背後,優衣庫以全流程管控的 SPA 模式聞名,從上遊設計到工廠生産多個環節的深度參與,聚焦于少量 SKU 的低價優質;而 ZARA 則永遠走在時尚潮流前端,通過高效的運營體系形成獨特的雙流通模式。但從結果來看,兩大服裝巨頭從最終賺錢能力上來看是殊途同歸的。
值得關注的是,優衣庫 2022 财年 152 天的營業周期和國内外一系列服裝巨頭相比其實隻屬于中等水平,但或許是得益于直營爲主的模式和供應鏈管控,其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隻有短短 6 天,比 ZARA 母公司的 10 天還要短,也遠低于海瀾之家、安踏體育、波司登和耐克等服裝巨頭。
業績增長、陸續漲薪的背景下,如果細看優衣庫各地區貢獻的收入,會發現龐大的中國市場正在成爲相當重要的業績支撐。
2022 财年的業績發布會上,柳井正曾表示,優衣庫的成功有一半要歸功于中國市場—— Wind 數據顯示,2023 财年迅銷公司優衣庫品牌海外收入 1.44 萬億日元,占總收入比重達到 51.95%,其中單是優衣庫品牌來自大中華地區的收入就達到 6202.32 億日元,占總收入的 22.4%,也是最大的海外收入來源地。
在中國的業績增長離不開其持續不斷的開店腳步——最新業績發布會上,迅銷公司首席執行官表示,優衣庫在中國已有 930 家門店,超過日本本土。而據其預計,截至 2024 年 8 月底,優衣庫全球門店數量将達到 2544 家,其中海外門店 1744 家——相當于中國不僅目前已經占了一半以上,未來比重也将繼續提高。
某種程度上,優衣庫此輪漲薪的底氣,相當一部分也來自于中國市場。
回顧 2020 年以來優衣庫擴張步伐,讓人想起該品牌 1984 年在日本成立後不久,就遇上日本 90 年代開始的泡沫經濟破裂,此後國内經濟斷崖下跌,消費者衣着消費也大幅減弱。
優衣庫首席執行官表示,後疫情時代的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消費者更注重價值而不是奢侈品," 人們希望減少多餘和花哨的東西,并以自己的方式簡單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