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開始兌現上台前給出的 " 結束俄烏沖突 " 的承諾以來,西方陣營内的一票歐洲國家突然發現,自己有在俄烏停戰一事上被美俄兩國 " 撇在一邊 " 的勢頭。說白了就是,歐洲似乎 " 沒資格上桌 " 了。要知道,3 年多的俄烏沖突打下來,歐洲多國是 " 錢也沒少給,槍也沒少送 ",眼看着到了該 " 瓜分成果 " 之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卻打算玩 " 獨吞 "。既然如此,歐洲諸國自然不可能輕易接受。于是乎,我們就看到了一場名爲 " 沒桌硬上 " 的表演……

歐洲多國代表在巴黎舉行會議
據美媒報道,歐洲 30 餘國代表在法國巴黎舉行會議并做出了一個共同的決定,那就是爲烏克蘭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但具體實施方式爲何,各國尚未達成一緻意見。據悉,英國和法國正在商讨一項計劃,即成立一支可部署于烏克蘭境内的 " 維和部隊 ",這支 " 維和部隊 " 将配備諸如坦克、步兵戰車和火炮等在内的重型裝備,具備一定的快速反應能力,可在數小時内前往俄烏停火一線。不僅如此,英國和法國還希望在歐洲部署一支 " 快速反應航空預備隊 ",以便在黑海上空實施 " 常态化巡邏 "。

英法欲組建歐洲 " 維和部隊 "
那麽,爲何這支 " 維和部隊 " 需要打上引号呢?原因很簡單,從英法兩國爲其設定的功能來看,與其說這支部隊肩負的是 " 維和 " 任務,倒不如說其是專門被用于 " 威懾俄軍 "、甚至可說是 " 随時準備襲擊俄軍 "。

這支 " 維和部隊 " 将配屬重裝備
在英國和法國的讨論内容中,隻提到了這支 " 維和部隊 " 可随時 " 打擊越界的俄羅斯軍隊 ",卻對烏克蘭方面可能采取的動作隻字不提,顯然沒有 " 一碗水端平 "。況且,從 " 打擊俄軍 " 這幾個字出現之時起,就已然說明這支可能被組建并部署到烏克蘭的部隊,早就偏離了真正意義上的 " 維和 " 功能和定位。

維和部隊的職責并不包括 " 直接參加戰鬥 "
通常來說,維和部隊的具體職責有 4 項:
其一,監督停火協議的執行,确保各交戰方遵守停火承諾,防止沖突升級;
其二,重建停火地區的秩序,幫助當地平民恢複社會秩序、修建基礎設施和排除未爆彈等潛在危險;
其三,開展人道主義救援工作,如爲當地平民提供臨時住所、食品、藥品、醫療和其他人道主義援助;
其四,促進各方對話談判,爲達成全面和平而努力。

駐紮海外的中國維和醫療分隊
從中不難發現,維和部隊的職責和作用從來都不在于 " 直接參加戰鬥 ",更不可能成爲 " 爲某一方而戰 " 的力量,而是僅局限于維持和平與安全。這就是爲什麽當以色列軍隊在加沙地帶開啓軍事打擊行動時,當地的維和部隊隻能盡力保護受到戰火波及的當地百姓和難民,卻難以直接阻止以軍的行動。沒有辦法,維和部隊絕不能去做什麽 " 超出自身職責範圍 " 的事情,否則就不叫 " 維和 " 了。

英法幾乎是打算爲烏克蘭而戰
但現在看來,英法兩國讨論組建的所謂 " 維和部隊 ",幾乎充滿了 " 單方面維護烏克蘭,随時準備打擊當面俄軍 " 的色彩。與其說這是去搞 " 維和 ",倒不如說是想以軍事力量威脅俄羅斯,甚至是在爲瘋狂而可怕的 "S3 賽季 " 拱火。對此,普京政府大概率不會接受。

烏軍炮擊俄軍陣地
畢竟,莫斯科方面要的就是 " 烏克蘭永不加入北約 ",這才能避免北約的兵鋒壓在俄羅斯領土周邊。而英法兩國作爲北約中的兩個重量級成員,若是它們的軍隊被長期部署在烏克蘭境内,那即便是頂着所謂的 " 維和 " 旗号,也仍是在事實層面讓北約的軍事力量來到了俄羅斯的 " 卧榻之側 "。即便日後俄烏實現停火,普京也絕不會輕易答應這件事。

英法烏三國領導人會面
爲了能 " 上桌分得哪怕隻是一碗湯 ",英國和法國就不惜生出堪稱 " 玩火 " 的想法,隻能說部分歐洲國家是真的急了,更體現出美國和歐洲之間的罅隙越來越大。在各方于利益方面瓜分和争奪明白之前,這場俄烏沖突恐很難在短期内走向終局,俄羅斯和烏克蘭還得再打好一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