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7 日,起亞對外公布 2023 年第二季度經營業績報告。報告顯示,二季度起亞銷售額爲 26.24 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币 1467 億元),同比增加 20%;營業利潤爲 3.4 萬億韓元,同比增加 52.3%;淨利潤爲 2.8 萬億韓元,同比增加 49.8%。此外,業績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起亞營業利潤率爲 13.0%,超過現代汽車的 10.05%,而同期特斯拉的營業利潤率降至 9.6%。
對于經營業績報告,起亞相關人士表示:" 在銷量保持堅挺的情況下,由于生産正常化帶來的供應擴大,銷售增加,在以高收益車輛爲中心的銷售擴大、獎勵減少等收益結構持續改善的情況下,再加上友好彙率的影響,最終讓起亞在二季度收益大增。" 另外,起亞表示,自 2021 年大規模品牌煥新以來,全球各地的品牌力持續增強,根本收益結構正在改善。起亞決定提高今年的年度銷售和利潤目标。其中,銷售額從原來的 97.6 萬億韓元上調至 "100 萬億韓元以上 ",營業利潤目标從 9.3 萬億韓元提高至 "11.5 萬億韓元至 12 萬億韓元 ",營業利潤率從 9.5% 上調至 "11.5 到 12.0%"。
新車銷量方面,今年二季度起亞全球銷量爲 80.78 萬輛,同比增長 10.1%。其中,本土市場銷量爲 1.58 萬輛,同比增長 7.1%;海外市場銷量爲 65.70 萬輛,同比增長 10.8%。
本月初,起亞通過官微公布,今年前 6 月,起亞全球總銷量爲 157.59 萬輛,同比增長 11.0%,創上半年銷量曆史新高;其中,海外市場銷量爲 128.11 萬輛,同比增長 10.8%;韓國市場銷量爲 29.21 萬輛,同比增長 11.5%。此外,外媒最新報道稱,今年上半年,現代汽車及其子公司起亞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合計爲 10.6%,同比增長 0.3%,這是現代和起亞去年在美國市場的份額首次上升到兩位數。其中,現代汽車占 5.5%,起亞占 5.1%;而通用汽車公司以 16.7% 的份額位居第一,豐田汽車占 13.5%,福特汽車占 13%。
銷量數據中,起亞并沒有公布細分市場的銷量情況,如今起亞在中國市場和全球市場的表現完全不同。相比于全球業務,起亞在中國市場顯得十分落寞。以 2022 年銷量數據爲例,上險數顯示,2022 年起亞在華銷量爲 94345 輛,同比下滑 40.5%,與 2016 年起亞在中國市場達到 65 萬輛的銷量巅峰相比相差甚遠。行業認爲,起亞在華銷量沒有起色的原因與其産品品牌力下滑和電動化轉型緩慢有關。
更爲棘手的是,銷量下滑的同時,起亞在華也出現了資不抵債的窘境。财報顯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起亞在華合資公司江蘇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負債總額已達 24768 億韓元(約合人民币 130 億元),資産總額爲 20809 億韓元(約合人民币 109 億元)。按此計算,江蘇悅達起亞已陷入資不抵債困局,資産負債率達 119.3%。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起亞在中國市場銷量萎靡,但起亞多次強調不會放棄中國市場。按照規劃,從 2023 年起起亞将在中國每年推出至少 1 款基于 E-GMP 平台開發的純電動車,到 2027 年共計将推出 6 款純電車型,力争到 2030 年,實現純電動車年銷量 18 萬輛的目标,銷量占比爲 40%。換而言之,新能源車将成爲起亞打開中國市場的敲門磚,但按照計劃,起亞首款在中國生産且首發上市的全球車型起亞 EV5 要在今年 11 月份才上市。
在第十五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起亞中國首席運營官(COO)楊洪海在公開場合表示,合資車企的技術積累、人才積累、全球化經驗,包括全球化盈利,遠遠大于本土企業。楊洪海直言:" 我今年一季度全球掙了 21 億美金,貼得起中國市場,你本土企業有這些資金實力玩?你先燒死了,我後面再等着進來搶市場也可以。讓敵人先去試傷好了,我兜裏都是錢,都是技術,我又沒有放棄這個市場,在合适的時間進來收拾你們也是一種策略 "。
汽車行業關注 人氣汽車新傳媒
每天分享有價值的汽車新聞
汽車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