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9 月 20 日訊(編輯 周穎) ,中秋、國慶假期 " 合體 " 的超級黃金周已在路上,本次中秋和國慶長假,A 股一共休市 10 天,衆多投資者又要面臨 " 持股還是持币過節 " 的艱難選擇,在經曆了 9 月的磨底行情,A 股能否迎來 " 紅十月 "?對于後市,又應該采取怎樣的投資策略?
近期股市弱勢震蕩
本次中秋國慶假期之前的盤面走勢并不算友好,回顧此前 10 個交易日,A 股三大股指表現不佳。交易行情數據顯示,9 月 7 日 -9 月 19 日,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闆指已分别累計下跌 1.05%、3.7%、4.7%。
(數據來源:wind)
融券交易行爲在近期市場下跌的過程中成爲了輿論的風波中心。金帝股份上市首日出現的 2 億元融券 " 賣盤 ",引發了市場關于限售股出借是否意味着繞道減持的巨大争議。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 9 月 19 日表示,已關注到相關情況并進行了核查。根據目前核查情況,金帝股份上市首日的融券業務符合當前監管規定,未發現相關主體繞道減持、合謀進行利益輸送等問題。
上述負責人表示,證監會對戰略投資者出借證券行爲嚴格監管,明确要求相關主體不得通過任何方式變相減持、不得通過任何方式合謀進行利益輸送,一旦發現将依法嚴肅處理。
融券交易,是指投資者向具有交易所會員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該交易所上市證券并賣出的行爲。
近日,天風策略劉晨明也在研報《理性看待融券交易,市場終将迎來曙光》中指出,無論從規模還是交易規則等角度看,融券都不是市場下跌的主要原因,需要結合全球經濟周期、行業生命周期、公司基本面等多方面來分析。融資融券本身是中性的,融資融券制度在市場中發揮着積極作用。近期政策對市場呵護有加,相信腳步的前方就是曙光。他表示," 應理性看待融券行爲,理性分析市場回撤,相信風雨之後總會有彩虹。"
持币還是持股?
由于今年黃金周 A 股休市時間較長,中秋、國慶假期從 9 月 29 日至 10 月 6 日,共 8 天,緊接着 10 月 7 日和 8 日是雙休日休市,10 月 9 日 ( 周一 ) 才到下一個交易日, 所以多數投資者又在糾結持股還是持币?
如果選擇持股過節,在此期間将面臨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果選擇持币過節,又擔心踏空節後上漲行情,的确兩難。
從曆史表現來看,國慶假期節後通常爲普漲行情,布局節後行情勝率較大。
從統計來看,2013 年 -2022 年 10 年間,無論是國慶節前 10 個交易日,還是節前 5 個交易日,滬指都是跌多漲少,上漲概率分别爲 30% 和 20%,但節前最後一天上漲概率較大,達到 70%。
不過投資者也無需悲觀,從節後來看,無論是節後第一天,還是節後 5 個交易日、節後 10 個交易日,上漲概率都非常高,分别爲 80%、70%、70%。
(數據來源:wind)
安信證券研報顯示,從交易情緒上看,國慶節前一周對比節前一月的日均換手率呈現萎縮趨勢,節後有所提升。
從行業上看,安信證券研報顯示,國慶前一周一級行業平均收益率普遍偏低,大部分行業的平均收益率均爲負值,僅有少部分行業,如食品飲料、煤炭、銀行平均收益率爲正。然而,國慶後一周的一級行業平均收益率得到顯著提升,絕大多數行業的平均收益率均爲正值,平均收益率最高的行業爲農林牧漁和機械設備,其平均收益率分别爲 2.60%、2.01%。
機構如何看?
而對于持股還是持币,機構的想法也并不一緻。川财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要看自己的均衡配置,沒有一個絕對答案。
" 因爲中間跨度時間比較長,大部分的會選擇現金多一點,因爲從消費角度來講的話,也會增加。" 陳靂分析,如果是持有中長期價值投資的股票,拿着沒問題;如果隻是短期的,這個交易空置時間比較長,就會有更多不确定性。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爲,市場整體處于曆史低位,特别是一些優質股票已經跌到位了,估值上也處于曆史底部區域,所以如果持有的公司沒問題,或者持有的基金是好的基金,是可以持股過節的。
楊德龍表示,在市場低位的時候,布局好公司所帶來的超額收益是比較明顯的,一旦市場出現大幅上漲,許多好的公司的股價會很快反應,甚至可能提前反應。而很多投資者總希望在股價最低的時候買入以獲取最大的收益,但這往往是做不到的,在股價最低點進行買入是非常困難的,甚至可以說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爲在市場低點,很多人會出現恐慌,很難買入優質的股票。
對于行業配置,東吳證券表示,四季度風格來看。成長和消費可能占優。一是複盤曆史,政策和産業趨勢是四季度風格的核心決定因素;當盈利改善且政策寬松時,四季度市場風格以成長和消費爲主;當盈利偏弱且政策偏緊時,四季度市場風格以穩定、金融等偏防守型爲主。二是今年四季度來看,預計成長和消費風格可能占優。建議四季度前半段配置順周期、TMT,後半段配置 TMT、核心資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