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中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呈現逐步下滑最後企穩的趨勢,但因 2021 年同期高基數效應、投資結構出現分化、民間投資增速整體較低等因素的影響導緻固定資産投資累計同比增速逐漸走低,并趨于穩定。展望 2023 年,一方面在制造業投資維持較高增長趨勢猶存、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民間投資增速有望回暖、新冠疫情不确定性消失等有利因素的影響下,固定資産投資将實現持續平穩增長,另一方面卻因房地産開發投資恢複仍需一定時間、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對固定資産投資構成不利因素,從而一定程度上會壓低未來投資增速。因此,預計 2023 年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速會略微下降,總體保持平穩,累計同比增速在 5.2% 左右。
一、2022 年投資形勢回顧
2022 年 1-11 月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 5.3%,低于 2021 年 0.1 個百分點,增速整體呈現逐步下滑最後企穩的趨勢(如圖 1 所示)。分産業來看,2022 年 1-11 月制造業投資累計同比增長 9.3%,較 2021 年下降 4.4 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累計同比增長 8.9%,較 2021 年上升 8.4 個百分點;房地産開發投資累計同比下降 9.8%,較 2021 年下降 15.8 個百分點(如圖 2 所示)。分季度來看,第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産投資額(不含農戶)為 104872 億元,累計同比上漲 9.3%;上半年為 271430 億元,累計同比上漲 6.1%;前三季度為 421412 億元,累計同比上漲 5.8%。
2022 年固定資産投資累計同比增速表現出以下幾方面特點:
第一,受 2021 年同期高基數效應的影響,投資增速呈現逐步下滑企穩的趨勢。
2021 年第一季度在新冠疫情基本穩定以及 2020 年同期低基數效應的共同作用下,固定資産投資累計同比增速處于高位,對 2022 年第一季度形成了高基數效應。随着高基數效應消退,從 4 月開始,投資保持平穩增長,增速圍繞 6% 上下波動。
第二,投資結構出現分化。
基建投資持續改善以及制造業投資繼續保持在較高水平上是推動固定資産投資平穩增長的主要原因,而房地産開發投資持續走弱一定程度上壓低了投資增速。一方面,2022 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增強制造業核心競争力,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着力培育 " 專精特新 " 企業,為此政府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關于科技創新的稅前扣除力度、央行為制造業企業設立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以及監管部門鼓勵銀行進一步加大對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等都支撐了制造業尤其是高技術制造業投資維持高增長。另一方面,在财政前置、新增專項債券發行進度明顯加快,以及在新增 6000 億元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額度基礎上依法用好 2019 年以來結存的 5000 多億元專項債結存限額等多重政策作用下,基建投資增速不斷加快。
然而,盡管 2022 年房地産市場持續釋放了一些寬松的信号,比如因城施策、合理确定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貸款利率,階段性調整差别化住房信貸政策,下調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但受 " 停貸潮 " 事件的影響,房地産市場供需兩端承壓,商品房銷售面積、商品房銷售額、房屋新開工面積及本年購置土地面積同比持續下降,導緻房地産市場長期走弱,壓低了投資增速。
第三,民間投資增速整體較低。
2022 年民間固定資産投資累計同比增速一直低于全國固定資産投資累計同比增速,且增速差距呈現持續擴大态勢(如圖 3 所示),這一情況與 2021 年截然相反。由于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維持在 55% 以上,民間投資缺乏活力較大程度上壓低了整體投資增速。而影響民間投資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民間投資者的信心,疫情反複導緻經濟修複放緩、需求不振都是造成投資信心不足的重要因素。
二、2023 年固定資産投資展望
綜合拉升和壓低因素,與 2022 年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速相比,預計 2023 年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速會略微下降,總體保持平穩。
從拉升因素看:
第一,制造業投資增速穩中有降,繼續維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上。
一方面,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是實體經濟,必須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實施産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這有利于推動制造業投資尤其是高技術制造業穩步增長。11 月央行降準有助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穩定市場主體的信心和預期,而此前央行為制造業企業設立了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監管部門鼓勵銀行進一步加大對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這些政策都有望支撐制造業投資繼續維持較高增長。另一方面,2022 年的高基數效應、出口回落疊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仍在下滑,都将對制造業投資形成下行壓力。總的來說,在打造制造強國的政策支持下,制造業投資仍将保持較快增長,但增速較 2022 年略有放緩。
第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或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
能源、交通、水利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仍是基建投資的重點領域。2022 年下半年在專項債不斷擴容、政策性金融工具持續加量的支持下,實物工作量加快形成,或迎來一批新項目開工小高峰,對 2023 年基建投資形成支撐。此外,由于 2022 年基建支持力度較大,2023 年财政增量工具更加緊缺,可用結餘資金與往年相比略顯不足,預算内資金對基建的支持力度将有所減弱,同時疊加高基數效應,預計基建投資難以長期保持高增長。總的來說,預計 2023 年基建投資依然強勁,但增速較 2022 年也有所放緩。
第三,民間投資增速有望加快。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市場需求将逐步恢複,有利于提振民間投資者信心,從而推動民間投資恢複。2022 年 11 月 7 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意見》,明确了六方面 21 條重點任務,提出支持民間投資參與 102 項重大工程等項目建設,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新型基礎設施及相關領域投資建設和運營等。另外,政府提出推進并擴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支持包括房地産企業在内的民營企業發債融資,大大提振了民營房地産企業投資信心,增強了投資者拿地欲望,由于房地産投資是民間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舉措将直接推動民間投資加快恢複。
第四,新冠疫情不确定性消失或将拉高投資增速。
從當前情況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将得到有效控制,市場預期轉好,經濟不确定性顯著下降,中小微制造業企業、勞動密集型制造業企業預期利潤上漲将會擴大投資需求。
從壓低因素看:
第一,房地産開發投資有望企穩回升,但時點可能較為靠後。
2022 年受 " 停貸潮 " 事件的影響,政府對房地産企業預售資金監管趨嚴,同時疫情持續使得房地産市場需求不足,最終導緻房地産企業投資信心不足,房地産開發投資同比增速從 4 月開始由正轉負,且降幅不斷擴大。進入第四季度後,房地産利好政策不斷加碼。2022 年 11 月 8 日,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文稱,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在人民銀行的支持和指導下,交易商協會繼續推進并擴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支持包括房地産企業在内的民營企業發債融資,從供給端發力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2022 年 11 月 11 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出台十六條措施支持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具體包括穩定房地産開發貸款投放、支持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需求、穩定建築企業信貸投放、支持開發貸款、信托貸款等存量融資合理展期等。2022 年 11 月 25 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 2022 年 12 月 5 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0.25 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 5% 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可以有效地降低房地産企業的融資成本。此外,針對房地産融資 " 三支箭 " 齊發,從 " 貸款、債券、股權 " 三個方面支持民營房企融資。這些政策可以有效提振房地産企業信心,從而加快房地産行業修複速度,然而房地産市場從底部企穩回升需要一定的時間,經濟增長動能乏力,房地産市場複蘇亦将延遲,預計 2023 年房地産開發投資對整體投資的拉動作用有限,前期可能還會繼續壓低投資增速。
第二,勞動力成本上升導緻投資需求減少。
長期來看,随着中國總人口減少、老齡化加劇,勞動力短缺現象日益加劇,進而導緻勞動力成本日益上升。作為企業生産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勞動力成本上升會壓低企業利潤,導緻投資需求減少。
綜上所述,在政府強調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必須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政策環境下,制造業投資尤其是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将保持穩步高速增長,能源、交通、水利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仍是基建投資的重點領域,在财政增量工具繼續支持下,2023 年基建投資依然強勁,同時疊加民間投資增速有望回暖、新冠疫情不确定性消失等利好因素,2023 年固定資産投資将實現持續平穩增長。然而,盡管針對房地産市場供需兩端的政策都在不斷優化,但房地産開發投資恢複仍需一定時間。另外,勞動力成本上升也對固定資産投資構成不利影響,從而一定程度上會壓低 2023 年投資增速。因此,綜合以上邏輯判斷,預計 2023 年全國國定資産投資累計同比增速在 5.2% 左右。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簡介: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成立于 2004 年。挂靠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依托北京大學,重點研究領域包括中國經濟波動和經濟增長、宏觀調控理論與實踐、經濟學理論、中國經濟改革實踐、轉軌經濟理論和實踐前沿課題、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教學研究等。同時,本中心密切跟蹤宏觀經濟與政策的重大變化,将短期波動和長期增長納入一個綜合性的理論研究框架,以獨特的觀察視角去解讀,把握宏觀趨勢、剖析數據變化、理解政策初衷、預判政策效果。
中心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對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産生了較大影響。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推動了中國人口政策的調整。中心主任蘇劍教授從 2006 年開始就呼籲中國應該立即徹底放棄計劃生育政策,并轉而鼓勵生育。(2)關于宏觀調控體系的研究:中心提出了包括市場化改革、供給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的三維宏觀調控體系。(3)關于宏觀調控力度的研究:2017 年 7 月,本中心指出中國的宏觀調控應該嚴防用力過猛,這一建議得到了國務院主要領導的批示,也與三個月後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 " 宏觀調控有度 " 的觀點完全一緻。(4)關于中國經濟目标增速的成果。2013 年,劉偉、蘇劍經過缜密分析和測算,認為中國每年隻要有 6.5% 的經濟增速就可以确保就業。此後不久,這一增速就成為中國政府經濟增長速度的基準目标。最近幾年中國經濟的實踐也證明了他們的這一測算結果的精确性。(5)供給側研究。劉偉和蘇劍教授是國内最早研究供給側的學者,他們在 2007 年就開始在《經濟研究》等雜志上發表關于供給管理的學術論文。(6)新常态研究。劉偉和蘇劍合作的論文 " 新常态下的中國宏觀調控 "(《經濟科學》2014 年第 4 期)是研究中國經濟新常态的第一篇學術論文。蘇劍和林衛斌還研究了發達國家的新常态。(7)劉偉和蘇劍主編的《尋求突破的中國經濟》被譯成英文、韓文、俄文、日文、印地文 5 種文字出版。(8)北京地鐵補貼機制研究。2008 年,本課題組受北京市财政局委托設計了北京市地鐵運營的補貼機制。該機制從 2009 年 1 月 1 日開始被使用,直到現在。
中心出版物有:(1)《原富》雜志。《原富》是一個月度電子刊物,由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辦,目的是以最及時、最專業、最全面的方式呈現本月國内外主要宏觀經濟大事并對重點事件進行專業解讀。(2)《中國經濟增長報告》(年度報告)。該報告主要分析中國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中長期問題,從 2003 年開始已經連續出版 14 期,是相關年度報告中連續出版年限最長的一本,被教育部列入其年度報告資助計劃。(3)系列宏觀經濟運行分析和預測報告。本中心定期發布關于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的系列分析和預測報告,尤其是本中心的預測報告在預測精度上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免責聲明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屬學術機構,本報告僅供學術交流使用,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觀點僅供參考,亦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緻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報告版權僅為本研究中心所有,未經書面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制、發表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