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被年少時不可得之物所困一生。
從 1993 年至 2023 年,鄭秀文與金像獎之間的過招:
2023《流水落花》(獲獎第 41 屆最佳女主角獎)
2020《聖荷西謀殺案》(提名)
2020《花椒之味》(提名)
2014《盲探》(提名)
2013《高海拔之戀Ⅱ》(提名)
2006《長恨歌》(提名)
2005《龍虎鬥》(提名)
2002《鍾無豔》(提名)
2002《瘦身男女》(提名)
2000《孤男寡女》(提名)
1993《飛虎精英之人間有情》(獲得第 12 屆最佳新人演員獎)
鄭秀文終于拿到了她最想要的那座金像獎杯!
有人說她早已不需要一座獎杯的肯定,但在夢想成真面前每個人都是小朋友。
開獎前的她,"連笑都不敢,擔心笑完之後發現是在做夢。"
獲獎時她說," 我等到花兒也謝了。"
" 追尋夢想的路途很困難,但希望大家記住,記住我拿獎的畫面,夢想是留給堅持不放棄的人。"
接拍電影《流水落花》是一切的起點。鄭秀文從劇本中感受到很深的觸動,她也認爲" 劇本看不到昔日鄭秀文的影子,讓我更有興趣去試。"
《流水落花》片名寓意了故事的内核,父母和子女如同流水和落花一樣的關系,有時候父母是流水,有時候父母是落花。花落于水後,水不會爲花而停留,一切終将消逝。電影的新意在于它的設定,并不是一個常規的親情故事,而把目光放在了寄養家庭。
鄭秀文飾演的天美通過做寄養家庭維持生計,她先後接受和照顧了 7 個孩子的生活起居。在天美看來,做寄養家庭既 " 當一份工,又能賺錢,做不來就把孩子還給他們 ",在内心深處又可以将自己的喪子之痛「移情」。她與七個孩子相伴的七段歲月,這七段羁絆成爲她治愈内心傷痛的縫合針。
天美在每個寄養孩子身上傾注了自己的母愛。其中有一個小女孩是 " 兔唇 ",天美爲了守護孩子的心靈,便在玻璃鏡子上面貼了一朵小花,剛好可以擋住她和小女孩嘴唇。她對兔唇的女孩說," 記住,擡高頭,不用理會他人。" 女孩回答," 知道!" 親情不單單緣于血緣關系,即便她與孩子們之間隻是寄養而非親生,但在心靈上卻成爲了真正的家人。
如何形容鄭秀文在電影《流水落花》中的表演,影評人點評:" 雖然不是無懈可擊,但是含蓄内斂,層次分明。這是她多年來刻意抛卻喜劇路線多方面嘗試最圓滿的表現,堪稱修成正果。比去年任何一位資深或新進女演員都強得太多。"
孩子像落花,落入水中如同寄養,流水帶落花走一程之後便隻能目送。把天美比作落花,她隻是落入孩子們生命中的一片花瓣,流水潺潺終究離花而去。鄭秀文用她細膩的表演接住了這部電影。
歲月帶給了鄭秀文閱曆,50 歲的她再也不是都市電影裏生龍活虎的女主角,像《孤男寡女》裏的 Kinki,《龍鳳鬥》裏的盜太,她可以接住人性的百轉千回。所以這座獎杯不是成全一個人的年少不可得,而是名副其實。它是一個努力且進取的女演員爲自己赢得的勳章。
在接拍這部電影時,鄭秀文也心存一份「前浪」的責任感," 過往香港電影在我的事業裏給予了很多,明白導演要嶄露頭角不易,不論是爲電影圈、爲新晉導演也好,既然這事有意義,我覺得就一起走下去吧。"
人們說她是 " 香港的最後一位天後 ",她做的事情也都無愧于港女精神。
玉女時代裏她是香港第一個染金色頭發的女明星。她特立獨行,敢于反叛。作爲歌手她擁有完美主義,也真的做什麽都出色。
她理解自己被愛的理由是:" 其實在我的身上,我覺得他們看到一個平凡人的特質,比如說我的經曆、我的軟弱、我的堅強、我的堅持。"
她理解的" 涅槃重生 ":" 這次我真的要好好生病。我要徹底地生病,病到「死」爲止,然後讓它從裏面好起來,我要完全好起來。"
她在演唱會上特别讀過這段話," 人生是一場自己跟自己的競技,與人無關,與人無尤,戰勝一個懦弱的自己,更勝于擊敗其他的生命。"
許志安 " 出軌門 " 後,面對愛了半輩子的戀人,她選擇了原諒。這也是外界認爲她唯一不夠符合大衆期待的地方。" 幸福不隻是一場場順利美滿,當中也有試煉,也一起去經曆高低狀況,讓夫妻之間的感情厚度帶領着前行。不放棄自己,不放棄對方。"
面對年紀,她說," 年紀就像是呼吸,每個人都要經曆的,無論是 50 歲還是 60 歲都可以保持很樂觀活潑的心态。希望我們心裏都能住一個小女孩,保持童心。" 50 歲,她也是 " 時尚天後 "。
鄭秀文的年少不可得終于圓滿。這是她努力送給自己一份禮物。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