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王新喜
在過去,在消費市場曾有一個消費價值排序的認知是,消費價值從高到低依次是少女>兒童>少婦>老人>狗>男人。
這裏的男人,其實更多說的是中年男人。但是當他們真正爲自己消費的時候,你會知道這個社會到底是誰在賺錢。這一點在 Mate 60 RS 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華爲官網從 25 日晚開始預售這款 HUAWEI Mate 60 RS,截止 26 日中午 12 點,已有 138 萬人預約,截止目前華爲官網預定人數已超過 185 萬人,總價值超過 221 億元。
華爲 Mate60 RS 在不到一天時間内,預定量就超過了 138 萬台,一天半的時間達到 185 萬台,這個增長速度已經超越了 iPhone15 Pro max(當時一天内京東預約量接近 100 萬台)。
支撐華爲 Mate60 RS 預定量的基本盤,大概率是中年人
事實上,在這背後,支撐華爲 Mate60 RS 預定量的基本盤的,大概率是中年人,尤其是中年男人。早在 2019 年,《智能手機 / 智能硬件:2019 中國網民購買力報告》就指出,在年齡方面,華爲中年用戶占比非常龐大,30~39 歲占比 27.9%,40 歲以上占比 33%。而蘋果小米用戶較爲年輕,oppo 和 vivo 大多數則是 20~29 歲。
華爲 Mate 60 RS 邀請劉德華擔任非凡大師的品牌大使,本質就是想抓住這群擁有消費力的人群,從劉德華代言華爲 Mate60 RS 之後," 劉德華爲在,不怕沒柴燒 " 的段子就開始流傳,這款手機的銷量增長就幾乎沒有太大的懸念了。
從中國明星中要找一個人爲華爲代言,從個人氣質、影響力、奮鬥者精神、常青樹、頂流、正面形象、老中青通吃這些與華爲品牌契合的關鍵詞來看,可能劉德華是不二之選。很明顯,聽着《中國人》長大的這一代,劉德華之所以能在他們心目中有更高的地位,也是因爲劉德華身上一直有着努力、拼搏、天道酬勤這種勵志的标簽,劉德華與華爲 " 奮鬥者 "、行業頂流、不服輸等諸多标簽上無一不契合。
從劉德華音樂作品與電影作品的影響範圍與受衆來看,劉德華幾乎是整個 70 後、80 後乃至 90 後群體的集體偶像,而 70 後、80 後這兩個群體,是中國當前消費力、資産實力最強的兩個群體。華爲 Mate60 RS 賣 11999,且找劉德華代言,這款手機整體的風格都是走成熟商務風,這種主打消費者群體的意圖就非常明顯不過。
問題是,中年男人買 iPhone 的多嗎?當然也多,但 iPhone 消費者群體中,年輕人更多。但是,從華爲 Mate60 RS 猛增的預定量來看,中年人或許是這款手機的基本盤。華爲奮鬥者形象也同樣是 70、80 後這一代的精神信仰中國這一代 70 後、80 後,其實與 90 後、00 後、05 後們有着明顯不同。他們吃的苦不比 60 後少,也吃到了中國發展的紅利,更加推崇通過個人奮鬥改變命運,也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近 50 年來的巨變。他們中很多人從一窮二白走到了有車有房有事業的階段,有着較強的家國情懷。
這種家國情懷的背後,其實就是他們清楚自己一路走來的不容易,看到了中國發展的不容易,也理解華爲這種企業的不容易。原本他們當中的很多人,他們所受的教育,其實是非常崇尚西方的自由、民主、公正、平等、開放等精神與價值觀的,但是美國對華爲的歇斯底裏的打壓與制裁,改變了這一切。這或多或少讓這些人對西方價值觀與認知層面發生了一些改變,而與此同時,蘋果依然在中國這個自由市場暢行無阻、收獲它的紅利,幾乎吃掉了華爲退出後在中國高端市場的幾乎所有市場份額,這讓更多人看到了華爲的難處。
因此,華爲 Mate60 系列引發這麽強烈的輿論支持與搶購熱潮,源于 5G+ 麒麟芯片的回歸,這種逆襲與突圍,其實就是一個爽文的故事。恰如周潤發的那句:" 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要争一口氣,不是想證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訴人家,我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
這符合從那個年代的人走過來的人,對逆境重生,打破封鎖,對奮鬥者精神的诠釋,華爲奮鬥者形象也同樣是 70、80 後這一代的精神信仰。這可能是華爲 Mate60 RS 預定量增長超過 iPhone15 Pro max 背後的一些非市場方面的因素。
而從産品溢價方面來看,華爲因制裁而突圍導緻其品牌溢價進一步上升。這些層面的加持,更契合中年男人對人設、标簽與崇尚的價值觀等方面的追求。
華爲 VS 蘋果,身份彰顯價值的此升彼降
因此,從當前輿論潮來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趨勢,華爲 mate60 系列的身份彰顯價值開始凸顯了。在過去,iPhone 的價值不僅體現在軟硬件一體化的産品體驗優勢,也體現在身份彰顯價值,擁有最新款 iPhone,在多年前,也有一定的社交炫耀價值。但由于現在各個年齡、各個階層的人都在用,現今這一層的标簽價值其實開始弱化了,買 iPhone,更多還是一種對蘋果生态與産品體驗的依賴。
但目前從各種網友搭地鐵秀華爲 Mate60 背面的圖片來看,現在消費者心态層面有了一些改變。爲什麽會有這層轉變呢,其實也如前所述,一方面是大衆的家國情懷。一方面是産品的稀缺性,比 iPhone15 要難搶得多。一方面是華爲突破的價值認同與支持。
正如有網友指出,不讓用 Leica,有了 XMAGE;不讓用藍牙,有了 NearLink 星閃近距離無線連接技術;不讓用康甯玻璃,有了昆侖玻璃;不讓用三星電視屏,有了京東方的合作;不讓用軟件,自己搞生态;不讓用芯片,自己幹了一整套 …… 在人們看來,華爲诠釋了一種不屈的精神,這種不屈精神,其實就契合了人們從小受到的教育與内心追求的一種人格精神。
加上如今劉德華爲華爲站台,在不少業内人士看來,劉德華這麽做,是有可能丢掉一些西方品牌代言的,經紀人肯定會跟劉德華談到這層,除非他自己鐵了心這麽幹。這已不是簡單的商業約,這可能是生死約——賭上了他自己的未來,旗幟鮮明地站了隊。
因此,劉德華這種态度,某種程度上進一步影響了他的粉絲群體。當然,在 Mate 60 RS 身上,一方面是國産技術,另外一方面設計方面融合了科技潮與古典的商務範,辨識度非常高。另一方面是稀缺性。
事實上,蘋果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很多年來,iPhone 也一直面臨産能問題,具備稀缺性價值,也因此催生了黃牛生意,影響了很多商務人群的選擇,但如今由于使用群體更加泛化,蘋果的個人标簽已不再明顯。從 Mate 60 RS 的預訂的增長趨勢來看,華爲很可能已拿下不少商務群體、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中年男人。
不過在年輕人市場,短時間内,華爲可能依然不是蘋果的對手。因爲年輕人的消費更多偏理性,他們更依賴 iPhone 産品帶來的系統流暢度以及使用體驗與習慣。
擴大産能,是華爲當務之急
盡管當前 Mate 60RS 的預訂量在快速增長,從目前來看,華爲面臨的最大一個問題是産能。餘承東表示目前正在加班加點緊急生産。由于預購用戶還在增長,在産能極度不足的情況下,現在官網訂購搶到的要到下月才能到貨。先不說 Mate60 RS, 現在 mate 60pro 75 天的預約申購都已經顯示無貨,90 天的預約申購也被取消了,很多線下實體店幾天前就已經不再接受付款預定了。線下店店員也表示不明白爲什麽很多人還在門店排隊。
今年華爲 mate60 系列是出其不意的提前發售,也導緻備貨時間被進一步壓縮了。按照傳統的産線規律,每條生産線大概一天 3000 台,100 條才 30 萬,以前都是發布會之後十天左右才開售,但今年是發布會前一個月就開售了,備貨時間更加緊張。
大量新設備需要購買,一般得提前 6 個月。相反,從蘋果供應鏈産能來看,富士康 + 立訊精密 + 和碩三家代工,全球供應鏈支撐,産能充足,第一批與第二批貨完整銜接,而華爲依賴中國供應鏈支撐,從産線到人工都緊缺,進度受影響很大,這是華爲目前争奪高端市場的短闆,也是亟待解決的重大痛點。
在 Mate60 RS 預定量快速增長的當下,如何降低等待時間,擴大産能,最大化争奪中年人基本盤,考驗華爲的産能優化進度,如何盡快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是華爲的當務之急。作者:王新喜 TMT 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