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财經雜志 ,作者李飛
作者 | 《财經》特約撰稿人 李飛
内容來源 | 管理智慧,《财經》
德國發布 " 中國戰略 " 呼籲德企對華去風險,但多年來德國制造業對中國形成的不對稱依賴讓 " 去中國化 " 既不現實也不容易
2023 年 7 月 13 日,德國發表該國首份 " 中國戰略 " 文件,試圖在中德經貿利益與管理風險的必要性之間取得平衡。對于歐洲對華最爲友好的大型經濟體來說,這是一種新戰略導向,将給兩國經貿關系帶來深遠影響。
對于德國的戰略轉變,中國外交部表示,以 " 去風險 "" 降依賴 " 之名行競争和保護主義之實,将正常的合作泛安全化、泛政治化,隻會适得其反,人爲制造風險。以價值觀和意識形态劃線鼓噪所謂 " 制度、利益、價值觀競争 ",更是逆時代潮流而動,隻會加劇世界分裂。事實上,中德共識遠多于分歧,合作遠大于競争,雙方是夥伴而不是對手。在當前複雜動蕩的國際形勢下,希望德方全面、客觀看待中國發展,制定理性、務實的對華政策,同中方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爲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更多穩定性和正能量。
這份長達 64 頁的文件指出,中國不應再隻被視爲經濟夥伴,還應被視爲競争者和系統性對手。德國将與歐盟夥伴合作,加強對中國投資的審查,并考慮建立德國對華投資審查機制。德國将尋求增加激勵措施,鼓勵企業進行多元化投資,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 近年來,系統性競争方面的問題更加突出……中國已有所改變,因此我們的對華政策也必須改變。"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在介紹這份文件時表示,德國不想與中國脫鈎,而是要盡可能地降低風險。
翻番的貿易逆差
外界普遍認爲," 中國戰略 " 核心就是要以去風險之名将德國的供應鏈去中國化,然而德國是對中國經濟依賴度最高的歐盟國家,這讓德國降低與中國經濟關聯的代價尤其高昂。
德國對中國的高依賴度是由其特殊的經濟結構決定的,德國對制造業和出口經濟的依賴在大型發達經濟體中是不同尋常的。據世界銀行數據,2021 年,制造業占德國國内生産總值(GDP)比例高達 19%,大約是美國、英國和法國的兩倍。與七國集團其他成員國相比,德國工廠雇傭的工人比例也更高。經合組織(OECD)數據也顯示,2023 年前三個月,有 810 萬人在德國工廠工作,略低于德國人口的 10%,而美國的這一比例不到 5% 。
幾十年來,德國靠制造業出口一直保持貿易順差,它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出口國,在世紀之交的幾年裏領先于中國和美國,但自 2016 年以來,德國的出口順差一直在萎縮,2022 年達到了近二十年來最低水平。
這種貿易順差并不總是有益于德國經濟,卡内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的資深研究員邁克爾 · 佩蒂斯(Michael Pettis)指出,因爲這種順差隻是德國将疲軟的國内需求成本外部化,同時保留重商主義政策的好處。
全球貿易下行讓制造業主導的德國經濟弱點展現無遺,通脹和加息帶來的經濟放緩讓外部市場對德國産品需求下降。與此同時,德國的消費和服務業也沒有振作起來,因爲國家貼補制造業導緻内需長期疲軟,這就是爲什麽消費在德國 GDP 比重遠低于英美。俄烏沖突自 2022 年爆發以來,食品和能源價格飙升近一步抑制家庭支出,國内消費徹底熄火,曾經的歐盟增長引擎幾乎成爲地區經濟複蘇的拖累。
這種經濟結構讓德國對出口市場和生産原材料比其他歐洲國家敏感很多,而中國正是德國的主要原料供應國和出口市場。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馬塞爾 · 弗雷茲策爾(Marcel Fratzscher)将之稱爲對中國形成 " 不對稱依賴 ",即德國依賴中國的程度遠超中國依賴德國。這也就是爲何德國政府在歐盟國家中最緻力于維護對華良好經濟關系。
這種不對稱的依賴體現在三方面:第一,中德貿易逆差;第二,德國對中國加工的不可替代原材料(例如稀土)高度依賴;第三,德國對華直接投資遠超中國對德投資導緻德國旗艦企業利潤主要來自于中國業務。
德國對中國的依賴首先體現在貿易關系上,中國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國。德國經濟研究所研究指出,德國經濟對中國出現前所未有的高度依賴,因爲德國對華貿易逆差越來越大。2022 年,德國總共從中國進口 1919 億歐元商品,同比增加近 1/3。德國主要在中國購買電子産品、紡織品、機械以及化工制品。而德國對華出口則隻增長 3.1%,出口額爲 1070 億歐元。德國對華貿易的逆差爲 840 億歐元,同比增長一倍之多。
中德貿易聯系在過去 20 年不斷加強。雖然在本世紀初,中德貿易僅占德國貿易總額 5%(進口占 3.5%,出口占 1.5%),但今天這一比例約爲 20%。與德國進口相比,中國的權重更大,因爲在 2022 年,11.8% 的進口商品來自中國,而對中國的出口份額爲 7.5%。
中德貿易關系以德國進口低附加值産品和出口高附加值産品爲基礎。然而就貿易平衡而言,這種雙邊關系在結構上存在傾斜。自 2021 年初以來,德國與中國的貿易逆差大幅擴大,到 2022 年年底達到 840 億歐元,中德貿易已經出現了單向發展趨勢。
德國對華貿易逆差在短時間内大幅增長主要由于兩方面原因,首先,德國進口價格在某些生産要素短缺的情況下大幅上漲,再加上歐元貶值,這加劇了進口價格的上漲。其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對德國貨物的需求大幅下降,其他歐洲國家則沒有那麽明顯。
關鍵原材料依賴中國
中德貿易關系的依賴還着重體現在對關鍵産品的依賴,因爲中德經貿關系實際是由特定商品主導的,例如汽車和工業原材料。與普遍認知不同,德國在絕對數量上并不比其他歐洲國家更依賴對中國的投入。中國要素在德國最終生産中的份額與法國或西班牙等其他歐洲國家相當,與 20 國集團(G20)其他國家相比,這一賬面數字遠低于平均水平。
德國經濟研究所曾用中間投入(Vorleistung,工業活動中消耗的外購物質和服務)作爲标準衡量對華經濟依賴度,該研究指出,德國工業界在 2020 年來自境外的中間投入中隻有 6.6% 來自中國,因此中國對德國工業雖然重要,但并不具備舉足輕重地位。
然而經濟關系不能隻從會計角度來看,這種純粹的定量分析并沒說清戰略依賴關系。因爲盡管德國在從中國進口的數量上并不比其他歐洲國家更依賴中國,但在進口産品的類型上卻更依賴中國,特别是工業原材料,因爲全球 50% 精煉工業原材料來自中國,中國在稀土、锂、钴、鎳、銅的全球冶煉和産量中分别占 87%、58%、65%、35%、40%。
德國是稀土主要進口國,稀土是制造高附加值産品(醫療成像、低消耗燈泡、混合動力汽車、風力渦輪機轉子電池)所必需的,這種原材料對于德國向清潔能源和交通工具轉型的計劃至關重要。德國稀土需求的三分之二要從中國進口,一些特定稀土種類從中國進口的比例甚至更高,例如钪和钇等金屬從中國進口的比例就高達 94.4%,在德國方面看來,這種高度依賴造成戰略脆弱性。
雖然早就有專家建議德國企業多元化進口來源,但這個建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多元化意味着從多個國家少量訂貨,而不是從一個國家大量訂貨,這必然會提高成本,這對于需要海量大宗原材料的德國制造業太不現實,價格的提升會削弱德國制造業産品的市場競争力,進而導緻出口萎靡,出口不行了,德國經濟也就陷入了前文所述的不良狀态,因爲德國沒有美國那樣的内需,全靠制造業出口。政府補貼也不會奏效,因爲補的越多,就會越抑制内需。所以,這種對關鍵原材料的依賴不是輕而易舉就能 " 去風險 "。
利潤中心在中國
不僅是成本,德企在利潤方面也比其他歐美國家更加依賴中國市場。從 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德國公司成爲最早一批不僅将中國視爲低成本制造基地還作爲市場對待的西方企業。德企助力中國工業化的同時,也從中國的發展中獲益巨大,一些大型德企在華銷售額占其全球銷售額 20%,而一些車企市場份額更是達到 40% 左右。不僅如此,歐洲高昂的能源和勞動力成本使一些德企嚴重依賴來自中國的銷售以幫助維持其在歐洲的業務。
以德國經濟兩大引擎爲例,根據大衆汽車數據,2023 年迄今爲止,中國市場新車銷量約占大衆全球新車銷量的 37%。6 月,大衆汽車首席執行官奧博穆(Oliver Blume)向投資者表示,大衆汽車 2022 年在華新車銷量 320 萬輛,幾乎與整個歐洲的銷量相當。
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首席執行官薄睦樂(Martin Brudermuller)4 月向股東表示,中國業務目前占巴斯夫年銷售額的 15% 左右。他還指出,來自中國的收入讓公司能夠有效抵消歐洲的高能源成本和嚴格的環境保護法規帶來的損失。
" 如果沒有中國的業務,在這裏進行所需的重組會變得不可能,能說出一項讓我們賺錢的歐洲投資項目嗎?" 薄睦樂今年 2 月的年報會議上對記者說。
在過去十年大部分時間裏,德企持續大力投資中國市場,接受德國直接投資的國家排行榜上,中國不是位列第一就是第二;在 2008 年金融危機後的幾年裏,德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激增。尤其是 2015 年前後,亞洲其他國家對德國投資來說都是次要選擇。
雖然疫情導緻 2020 年德國對華投資銳減,但随後又大幅回升:德國央行的數據顯示,截至 2021 年底,德國對中國大陸和香港的外商直接投資淨額已回升至 64 億歐元,接近 2019 年(新冠疫情暴發前)投資總額的兩倍。2022 年德國企業對華投資更是高達 115 億歐元,創曆史新高。
如果說德國政商兩界沒有就減少對中國依賴達成共識,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德國大公司仍在繼續大規模投資中國,這讓德國供應鏈去中國化的努力變得更加複雜。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VDA)主席希爾德加德 · 穆勒(Hildegard Muller)就曾指責現任德國政府,與中國脫鈎不僅在經濟上是錯誤的,而且在地緣政治戰略上也是錯誤的。
雖然短時間内去中國化不易,但中德貿易關系中一些新的趨勢卻值得注意,因爲劇變總是從小小的裂痕開始。
長期主導德中貿易關系的領域之一是汽車工業。但最近的數據顯示,德國人似乎正在失去對中國市場的控制,因爲中國國産電動車受歡迎度大增。雖然德國品牌繼續主導中國的内燃機汽車市場,但其受歡迎度正在讓位于電動車。更令德企不安的是,中國在今年一季度成爲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中國品牌電動車正在進入德國市場,對德國本土的車企構成威脅。這種變化可能會增加德國對華貿易逆差,這種改變是否會爲德國支持去中國化政策的政治勢力提供借口值得關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