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迪爾說史 ,作者 SOUL 迪爾
筆者曾介紹了朝鮮戰争初期人民軍在南方解放區組建的 12 個治安聯隊及負責地方人民委員會安保任務的第 300 聯隊,這 13 個聯隊不受人民軍總參謀部指揮,而直屬于負責國内安全事務的内務省。那麽其實在戰争初期呢,内務省還曾組建過一支旅團級鐵路安保部隊,即筆者這回要介紹的第 10 治安警備旅團。
人民軍裝甲部隊通過漢江鐵路橋
第 10 治安警備旅團的前身是 1948 年成立于平壤的第 5 安全警衛旅團,代号第 3159 部隊,1950 年 7 月改稱第 10 旅團,旅團長是李紅廉(이홍엽)少将,參謀長是李成臣(이성신)上校。其中李紅廉于 1909 年出生于南韓慶尚北道,戴眼鏡,二戰期間曾在日本讀大學,後被舊日軍強征入伍,結果在中國華北作戰時開小差投奔了朝鮮義勇軍,并擔任延安的朝鮮軍政學校教員。1946 年 1 月,李紅廉返回朝鮮,在戰争之初曾任第 22 炮兵聯隊上校聯隊長。
第 10 治安警備旅團的職責是保衛半島上所有鐵軌、車站、隧道、橋梁和列車等鐵路設施的安全,因此該旅團在某些美軍審訊檔案上也被稱爲第 10 鐵路警備旅團。該旅團原轄四個大隊,1950 年 7 月 10 日越過三八線南下,将總部搬遷至漢城,并又新組建了八個大隊,以滿足解放區各地區保衛鐵路設施的需求。這十二個大隊的駐地分别平壤(1)、順天(2)、元山(3)、清津(4)、漢城(5)、永登浦(6)、東豆川(7)、大田(8)、大邱(9)、烏山(10)、論山(11)和釜山(12)。
編制上,第 10 治安警備旅團的每個大隊下轄四個中隊,每個中隊下轄四個小隊,每個小隊下轄四個分隊,以每分隊有 10 名官兵計算,這樣每個小隊有官兵 10x4+2(正副小隊長)=42 人,每個中隊有官兵 42x4+8(中隊部)=176 人。再往上,大隊部直轄一個 10 人的偵查分隊、一個 30 人的通訊小隊、一個 20 人的後勤小隊和一個 30 人重機槍小隊,使得每個大隊的官兵數量能達到 800 人左右,這樣理論上,再加上旅團部直屬的通信中隊、警衛中隊和醫療小隊等,第 10 治安警備旅團的總兵力竟可達到 1 萬餘人。
人民軍偵查部隊大量裝備沖鋒槍
由于是負責鐵路安全的内衛部隊,所以第 10 治安警備旅團的武器裝備水平顯然不能與在前線作戰的人民軍正規軍相提并論。該旅團的每個中隊有蘇制莫辛甘 M1891/30 型步槍 160 支、蘇制 DP 輕機槍 2 挺,蘇制 PPsh-41 型沖鋒槍 12 支;重機槍小隊有重機槍 4 架;偵察分隊有沖鋒槍 10 支;通訊小隊有野戰電話 20 部;後勤小隊有蘇制卡車 4 輛。
與普遍由高中生、大學生構成的治安聯隊的下級軍官不同的是,第 10 治安警備旅團大概需要分散駐紮的緣故,故下級軍官對學曆要求不高,能讀完小學六年的課程就行,但年齡普遍不小,都是一些具有一定社會經驗的年輕人,比如 1950 年 9 月 30 日在洪川被捕獲的第 8 大隊 1 中隊隊長金現京(김현정,26 歲,平安北道原昌郡人)上尉,1950 年 10 月 2 日在報恩被捕獲的低 11 大隊 2 中隊 2 小隊隊長姜賢琦(강현기,22 歲,鹹鏡南道興南市人)少尉,1950 年 10 月 10 在日漣川被捕獲的第 7 大隊 1 中隊 1 小隊隊長崔成侖(최성윤,25 歲,鹹鏡南道永興郡人)少尉等,都是如此。
由于是鐵路安保部隊,第 10 治安警備旅團各部在南方各地活動期間,基本沒遭遇過什麽戰鬥。據 1950 年 9 月 21 日被捕獲的第 12 大隊 3 中隊 1 小隊 3 分隊戰士金申泰(김신태,18 歲,平安北道甯邊郡人)下士招供說,盡管是被強征入伍,但部隊官兵士氣一直很高,因爲他們被普遍告知,前線人民軍部隊已經攻占釜山,把美韓軍趕下海已不過是時間問題。隻有小學文化的金申泰等普遍對這一宣傳深信不疑,直到他們遇上真正的戰鬥。
通過鐵路運輸的中朝聯軍坦克
1950 年 9 月 15 日,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仁川登陸作戰時,旅團長李紅廉少将正在位于大田的第 8 大隊司令部視察工作,在得到後方急電後,他暗自罵了一聲:" 該死,西八!" 然後匆匆帶着身邊随從緊急返回漢城司令部,第 8 大隊長李柱表(이주표,26 歲)少校和文化副長崔學範(최학범,32 歲)少校想問旅團長到底發生了什麽事,也沒得到明确回複。
李紅廉少将沒有向下級透露戰況的做法,看似無情,卻也在正常邏輯之内,因爲目前第 10 治安警備旅團 90% 的普通戰士都是南韓預備役人員,還不是戰意最堅定的那批,如果美軍在背後登陸的消息一旦走漏,他們恐怕不會再安心待在部隊裏,那麽作爲人民軍兵力調動和物資運輸大動脈的鐵路運輸的安全就無法得到保證了。考慮到這些南韓預備役人員中的大部分人不會願意撤回北方,那麽現階段也就隻能想盡辦法多利用一下他們的價值。
再加上美軍轟炸機的狂轟濫炸,将第 10 治安警備旅團各路賴以聯絡的野戰電話線路全部炸斷,因此直到 9 月底,留在漢城以南的各大隊才意識到自身所處形勢的嚴重性,接下來該如何向北突圍,隻能留給各大隊長自行判斷和處置了。而少數已經提前得到小道消息的人,比如第 8 大隊後勤小隊隊長李燦瑞(이찬서,26 歲,吉林省延吉縣人)少尉,早已帶着所掌握的情報偷偷溜出部隊駐地,向美韓軍投降。
向美軍投降的人民軍官兵
處在最前沿的第 12 大隊首當其沖,1950 年 9 月 23 日,反攻中的美軍一部 500 餘人在 4 輛坦克的掩護下,突然打到該大隊在倭館的駐地,一部分官兵逃到山上,但在美軍大炮的威吓下不得不下山投降。大隊長李鍾光(이정판,35 歲)中校率該大隊殘部突圍後向大田轉移,9 月 30 日,當他們抵達大田時發現該地已經失守,李鍾光中校隻好下令解散部隊,并在臨走前給每位官兵發了半袋大米。
1950 年 9 月 28 日晨,美軍第 24 師 19 團攻占人民軍前方司令部所在的大田,李柱表少校率第 8 大隊殘部撤出大田後,命手下各中隊長率部分散向原州轉移,第 8 大隊至此解體。而沒有意識到局勢嚴重性的第 11 大隊甚至還不自量力地下令反攻大田,該大隊第 3、4 中隊長知道事已至此,無力回天,便在反攻途中解散部隊,下令官兵們以三人一組分散向北撤退,該大隊其他部隊則在大田附近被美韓軍殲滅。
9 月 28 日,一同下令向原州轉移的,還有洪順普(홍순보,47 歲)中校指揮的第 9 大隊,10 月 2 日,該大隊殘部在走到原州以北 8 公裏處時,眼看前面道路已經被美韓軍截斷,洪順普中校隻能下令解散部隊,讓官兵們分散突圍。而駐烏山的第 10 大隊雖然在大隊長高崇煥(고숭환)中校的命令下決定堅守該地,結果與美軍一觸即潰。與第 10 大隊一樣,駐東豆川的第 7 大隊在美軍的連日空襲下也依然堅守崗位,保證了三八線上鐵路的正常通車,并直到 10 月 5 日韓軍逼近後才放棄陣地撤退。
解散後的人民軍源源不斷成爲俘虜
9 月 28 日,漢城失守後,李紅廉少将将第 10 治安警備旅團司令部撤往平壤,美韓軍越過三八線後,該旅團即宣告解散,其餘部全部被分散編入各新編旅團、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