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部電影狠狠地罵了一回豆瓣。
但。
豆瓣用戶好像被罵得很開心?
其實不止豆瓣。
幾乎整個文藝圈的熱門大腕、藝術名家、著名作家,被它罵得一個不落。
是連韓寒看完都要心梗的程度——
二手傑作
海報上倒是殷勤,直書八個大字:
" 壞笑喜劇,多有得罪。"
壞是夠壞,得罪,也是得罪了不少人。
80 後導演王子昭,第一部長片作品,豆瓣 6.8。
說實話,這個分,該。
尤其是最後的結尾彩蛋,基本上就是狗尾續貂。
不廢話,Sir 周末看完,今天就跟你們絮叨絮叨這部電影。
01
一個陽痿的男人
電影的主題,就是 " 兒子傻 x,老子裝 x",爲了要掩蓋兒子是扶不起來的阿鬥,老子費盡心思,卻最後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兒子,由郭麒麟飾演;
老子,于和偉擔當。
兒子在老子教書的重點高中上學,本就 " 資質不高 ",卻還迷戀起偷拍女同學的照片。
夜裏偷爬女生宿舍偷拍,從牆上摔了下來,重傷,差點成爲植物人。
學校的輿論,一時風起雲湧。
學生跳樓,居然是爲了偷拍女生?
爲了洗清兒子 " 臭流氓 " 的嫌疑,老馬夜裏憤怒地爲兒子 " 代筆 " 敲出一篇遺書。
在 " 流氓 " 罪名的面前,有風骨的 " 自殺 ",反而更體面。
沒想到因爲這封遺書,馬墨靠 " 文學才華 " 火了。
被出版社發現商機後,一代奇才,年輕有爲的(躺平)作家馬墨,居然從此誕生 ......
故事翻拍于羅賓 · 威廉姆斯的《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原版裏,兒子的死因更爲 " 丢人 " ——爲了獲得性高潮,窒息而死。
也能看出來,國内的翻拍版本爲了過審,而做了些 " 老少鹹宜 " 的長度修改,讓這個不成器的兒子繼續活了下來,結尾,不得不以 " 誰才是真正的作家 " 的鬧劇,打到了最後。
但,故事的主旨,并非演着兒子與老子之間,誰才是 " 作家 " 的這一鬥争發展(否則真的就成 " 代筆門 " 事件了)。
反而,像是一個中年男人爲了追求 " 面子 " 而鋪設出來冠冕堂皇的一場 " 春夢 ",希望以此,讓 50 歲,已經力不從心的自己,再一次獲得 " 勃起 " 的能力。
在電影的一開頭,馬寅波與妻子(倪虹潔 飾)在屋裏,就正準備進行 " 二人世界 ",光聽這房裏的聲音,觀衆也明白個大概。
老馬倉皇出逃,穿着性感内衣的妻子,垂頭喪氣。
說白了,就是男人的中年危機,陽痿了。
而這件事,才是所有鬧劇的開場,他要在别人面前 " 硬 " 起來。
馬寅波這個人,在生活裏就是個軟蛋。
房子,是老丈人的;當老師,在學生面前也樹立不起威嚴;當父親,兒子成績實在不佳;當老公,他就算是吃了偉哥,就還是難以一戰。
空有寫作的夢想,書房被妻子支在了小陽台上,跟襪子、内衣放在了一起;屢次投稿失敗,在出版社的師兄面前,也是一個慫包。
躺在床上,看着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
也着實是,永别了他的 " 武器 "。
馬寅波就是想找點東西,證明自己還能硬起來。
所以,兒子跳樓後,老馬無心插柳的舉動,引爆商機,拿下一百萬的版權費,真正實現老馬 " 夢想 " 的藍色小藥丸。
他此時,是 " 硬 " 了。
并且更加張狂地想要 " 持久 " 些。
他第一部作品叫《少年的你去哪了》,第二部作品,叫《歸來仍是少年》。
是在指馬墨嗎?
更像是在說 " 無能爲力 " 的自己。
他管這一騙人的舉措,叫——
爲家裏打下一片江山。
可,現實,卻又一次,讓他夢醒了。
就像是王小波的那句話一樣——
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硬要證明自己還硬着。
隻能在強撐過後,把自己輸得一敗塗地。
02
一群 " 爸爸 "
《二手傑作》中有一場 Sir 比較喜歡的戲,來自影片的後半段。
說的是父親以自己的名義出書,結果接連失利,于是爲了 " 證明自己 ",跑去了學校,當着衆人的面揭開兒子出書的真相:那都是他代寫的。
可誰信呢?
哪怕是兒子親口承認,圍觀群衆也依然不相信這個真相。
此時。
突然冒出了一個小保安。
保安把當初馬寅波與自己聊天時 " 偷錄 " 的錄音用大喇叭放了出來,那時,馬寅波因爲瞧見了錄音筆,假意 " 承認 " 他以前的投稿,是兒子代寫的。
這下,圍觀仿佛找到了 " 鐵證 ",于是群情激奮,責罵馬寅波。
本來是想證明自己的能力。
結果,徹底失掉了 " 作者 " 的身份。
這場戲有意思的不僅是它對大衆輿論的諷刺,人們往往固守着自己的立場,在 " 比誰更大聲 " 的輿論場上非此即彼,颠倒黑白。
更讓 Sir 留意的是這個小保安。
一個表面上懷揣着正義之心,念叨着警察夢想的普通人,有朝一日有了行使話語權的機會,是如何的得意與滿足。
而話語權。
正是影片的另一重表達:這是一個所有人都想當 " 爸爸 " 的時代。
怎麽理解?
不知道你們注意到一個細節沒有。
郭麒麟與于和偉在學校門口吃早飯的這條路上,背景音響起的是郭德綱的《探清水河》。
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郭麒麟作爲郭家大少爺,從相聲行業再到娛樂圈的道路,走得那麽虎虎生風。
也許,是導演的别有用心。
但,可以說,在這部電影裏,父親,是無處不在的。
老馬控制着兒子,想讓他也成爲作家,好滿足自己當作家的夢。
妻子道出了老馬的野心:
" 請你不要用我的兒子,治你的病。"
他是什麽病?陽痿嗎?
不,更像是 " 爸爸 " 病。
他想要管束一切,讓兒子聽自己的,讓學生聽自己的,讓出版社聽自己的。
就像老馬說的——
我聽說過我爸是誰誰
沒聽說過我兒子誰誰
" 父親 " 在電影裏,已經不再是一個身份,而是一個符号。
一如在《封神》裏," 父親 " 不再是父親,而是一個制度的縮影,一個權力的化身,一個欲望的本體。
說白了。
" 爸爸 ",就是一個 " 頭銜 "、一種 " 榮譽 ";
" 爸爸 " 是指定規則的人," 兒子 " 是參與的人。
誰有權力,誰能掌控利益,誰就是爸爸。
在這場遊戲裏,好幾次,導演用誇張的鏡頭,突出着位居中間的 " 爸爸 "。
比如,要出版馬墨文集的出版社老總。
或是,被一群中年人圍着青文學社的主編,對他的指示俯首帖耳。
你以爲那些諷刺文藝青年、文藝圈、出版圈是導演的犀利。
但它其實在更犀利地在諷刺——
在一個誰都能當 " 爸爸 " 的時代。
那遍地 " 兒子 ",不也很正常?
但。
有時候," 爹味 " 也是會傳染的。
當你緻力于去諷刺一個人的 " 爹味 " 心态時,往往會不自覺地,把自己變成了那個人。
一個最明顯的例子。
結尾,當馬寅波想自殺時,發現另一個想要自殺的女孩子,爲了挽救她,還是把她摁在了座位上,看自己闆書,說些雞湯話。
諷刺嗎?
諷刺。
你看這些寫在黑闆上的詞語:人生、虛榮、認知。
也就是因爲他的 " 人生困境、渴望虛榮、毫無認知 ",才走上了絕路。
可。
有意思的是,導演居然此時就安排他信了。
而且憑借拯救 " 失足少女 ",實現了他與自己的和解,達成了他人生的高光時刻。
你分不清。
此時,到底是在諷刺,還是肯定。
03
沒有少年
雖然整部電影圍繞着都在講 " 少年 " 的故事。
但老實說。
《二手傑作》裏,并沒有真正的少年。
兒子馬墨勉強算半個。
他在面對喜歡的女同學時依然能說出,會做個普通人的想法,但與此同時,他的偷拍行爲,他的逆來順受,也實在太油膩世故了些。
而其他人呢?
故作風雅的女同學,或是那些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豆瓣小組 er。
都被電影諷刺爲 " 僞文青 "。
少年,其實就是歲月增長時依舊保留自己當初的沖動的人。
他們不需要有多偉大、高尚的理由去包裝自己,而是,一如既往地在人海裏浮沉,但依舊堅持自己所熱愛的。
電影裏。
少年,早就已經死了。
一如老馬在給自己的新書做推薦會時,那個場景,不像是一個會場,更像是一場葬禮。
而真正的少年呢?
編劇或導演可能覺得," 少年 " 正是他們自己。
你看,他們在諷刺着社會百态——
先是把矛頭直指文壇的烏煙瘴氣;
然後,對流量、噱頭、熱搜的諷刺;
中間帶夾帶罵罵 " 爹味 " 社會;
爲了電影有些讨論的 " 話把兒 ",還把韓寒曾經的 " 代筆門 " 又被翻出來,生怕觀衆看不懂還直接引用人家的台詞;
是不是 " 很勇 "?
但。
看着看着你就會發現,與其說它勇敢,倒不如說它就像是在抖機靈,撓你癢癢肉,并指着這些笑料與諷刺跟你說——
" 你看,我罵了,哎,我又跑了。"
畢竟,所謂諷刺文壇(現在文壇還有影響力嗎),諷刺流量(反正大家都在諷刺),諷刺 " 爹味 "(還有比這更政治正确的嗎)。
實質上。
他們隻是以大膽辛辣的名義,做着一些躲在安全區的事。
而這。
與其說少年,恐怕,更像是中年人的世故。
更重要的。
作爲一部原版就帶有消極色彩的作品,主創硬是要在《二手傑作》裏整點正能量,以達到 " 讨好所有人 " 的目的。
妻子要逆轉老公的騙局,所以讓兒子封筆;
老馬爲自己的書刷單時,工商就出現了,讓他們依法競争;
甚至,在最後,老馬就是要挽救自殺女孩的性命,并露出大無畏的笑;
而在他蘇醒後,與妻子的婚姻危機又完美修複了;
學校與老馬之間的鬧劇,又因爲一個 " 特級教師 " 的職位,讓他們和好如初。
這電影劇本,比《讀者文摘》都要正能量。
所以說。
這部《二手傑作》,表面上是罵這個社會。
但,實質上,它若有似無添加的 " 正能量 " 細節,與最後的結尾,一點都沒有硬起來。
" 二手 " 倒是勉強沾邊。
所謂 " 傑作 ",不過是打腫臉充胖子。
尤其是結尾。
當偷拍女同學的兒子,最終憑借其 " 攝影天賦 ",考上了電影學院。
你說,這是不是也是一種 " 反諷 "?
如果不是。
那可真是太搞笑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小田不讓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