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于智能化的認知來自于新勢力,确實在電動化時代下,諸多新勢力迅速崛起,帶給用戶眼花缭亂的科技氛圍,也帶給傳統汽車品牌不小的壓力。但在雄厚的技術積累,多年的市場經驗當中,傳統品牌當中也誕生了不少電動化世代的科技,比如我們今天要體驗的上汽大衆 IQ. 科技,作爲傳統車企下的智能化技術,能追得上智能化時代的腳步麽,本期《玩轉車機》就從用戶的角度,爲大家展現上汽大衆的 IQ. 智慧科技。
ID.3 前大燈貫穿式的設計很有特點,增添了靈動的感覺,在車輛解鎖之後,車燈會緩緩點亮,大燈也提供了回家和離家照明功能。在兩個大燈組的内部,可以看到一個單獨的輔助照明燈,它可以在轉彎時提供輔助照明,同時開啓全天候模式照明會常亮。
IQ. Light 靈眸矩陣共提供五種燈光模式,分别是基礎近光模式、低速模式、高速模式、全天候模式和靜态彎道照明,在不同模式下,車輛會根據車速自動調節大燈的照射亮度、角度、範圍。
基礎近光模式提供夜間近處的視線範圍,在時速 30km-110km 的常用工況下,點亮近光燈給予近處足夠的照射範圍;低俗模式在時速 30km 以下,在基礎近光模式上,自動打開全天候燈到 30% 亮度,提供更大的近距離視線範圍;高速模式在時速大于 110km/h 時,近光燈會自動上翹,提供更遠距離的視線範圍,駕駛者能夠及早對危險作出反應;全天候模式在基礎近光上,打開全天候燈到 60% 亮度,大燈光束照射範圍增寬到左右各 65 °,來應對惡劣天氣時可以擁有更好的行車視線;而靜态彎道照明,需要車速低于 40km/h,在轉動方向時,近光燈基礎上全天候等點亮達到 100% 亮度,提供更大的轉彎照明範圍。
相比當下的新勢力品牌,ID.3 的車機系統并不算花哨,簡單的系統形成了自我特點。界面的設計,功能的排布,操作的邏輯接近手機。
光語系統是一條貫穿内置于整片儀表台前端的交互式燈帶,豐富的燈光動效能直觀反饋各種關鍵信息,從此成爲你與車對話的新語言,信息傳遞更直觀,更容易引起駕駛員的注意,同時增添交互樂趣。由分布均勻的 54 顆 LED 組成,用 7 種顔色搭配顯示,反映當前車輛信息狀态。采用流水式動态效果及閃爍等不同點亮方式,能表達 4 類共 28 種燈語,實現人車交互新方式。
智能科技介紹
車機功能隻是電動化的基礎,如今更加熱門的智能輔助駕駛才是重頭戲,作爲新能源車的核心賣點,ID.3 上自然也不能缺席。那麽接下來我們就針對不同路況,對這套輔助駕駛系統進行一個體驗彙報。
單一功能按鍵設計,在操作時要更加簡單,同時面闆上的凹凸處理,熟悉後也更加适用于盲操作。輔助駕駛功能開啓後,并且調節巡航速度、跟車距離等功能時,儀表都會進行相應的操作顯示。
ID.3 的 AR-HUD 增強擡頭顯示功能,提供平視顯示和增強顯示兩種效果,其中平視顯示信息除了車速意外,也包含了輔助駕駛功能的顯示,而 AR 顯示的輔助内容更大,同時也提供了動态效果,駕駛者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來進行兩種顯示模式的切換。
選定好車位,泊車輔助系統開啓後,倒車影像和車身上的超聲波雷達也會同時開啓,爲駕駛者觀察周邊提供輔助。
編輯點評:ID.3 的智能化體現,诠釋了大衆品牌簡單、實用主義,相比當下的新勢力潮,大衆對于科技智能化的思路并沒有随波逐流,或許沒有浮誇的大連屏設計,也沒有看花眼的複雜功能,簡單的系統設計布局,清晰的操作邏輯,實用可靠的功能,帶給駕駛者的是友好的,讓上汽大衆 IQ. 科技在每一次出行不僅可以幫助你、保護你,也可以取悅你、陪伴你,帶給用戶有智慧、有溫度的智能化科技。
精彩内容回顧:
ID.3 輔助駕駛體驗